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外作家"文心相通".贾平凹和杰克·伦敦以狼为主题的小说,都以狼为生命力的艺术符号,表达了对强健的人性理想和文明的向往;对人性中的"狼性",尤其是动物本能在特定状态下"迷狂"的艺术解剖,展现出作家对人类文明的疑虑和对人生存境遇的关注.不同在于, 杰克·伦敦以狼的艺术视角反观人类行为,张扬社会达尔文思想和"超人哲学",也有对人性异化和社会文明的批判,流露出对爱和人道主义的呼唤;<怀念狼>对人性中"狼性"的艺术开掘,隐含了作家对当下人类困境的忧虑和对东方"天人合一"观的怀念,给人以哲理启迪.两位作家关于"狼"的小说艺术,极富哲学意蕴,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2.
人性的恶在现代派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这并不意味着学的人道主义创作原则的终结。现代的学走了一条全新的探索人性的道路,对人性恶的挑衅,为的是重新唤起人们对本真自我的反省。而这种人性的探索,不仅与人道主义没有对立关系,相反体现了一种更为深层次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正在大多数人眼中,斯巴鲁这个品牌似乎总是和性能脱不开干系。坚持水平对置发动机研发装配、精准的底盘调校以及引以为傲的全时四驱系统,都是斯巴鲁注重驾驶体验最典型的表现。然而,面对国人多样化的购车需求,"重性能,轻颜值"的斯巴鲁就注定成为了部分国人眼中的小众车型。现如今,大概是经历了一番"痛定思痛"之后,斯巴鲁将新品研发的目光放在  相似文献   

4.
东北作家迟子建老练、流畅的笔下表现着人生世相的复杂,对世界和世道人心的把握举重若轻,她的小说更多地带有人间烟火的气息,凝重、开阔、浑厚。纵观她的小说创作,无论她前期还是后期容量较大、意蕴深厚的小说都充满了爱意的温情书写。通过对迟子建小说整体与细节的把握,去探究她在对庸常"生之挣扎"的琐碎描写中所透出的抹抹温情,及这抹抹温情背后所蕴藏的对人性与世道人的心批判。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对跨度近三百年的,处于不同国度的两位杰出女性的"爱情"悲剧命运进行梳理与对比,展示了她们异中有同、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揭示出中外妇女在争取人性解放的漫长道路上,所呈现出的不同特色与巨大内蕴.  相似文献   

6.
很难想象以领先的技术和主打都市运动风格为卖点的两款轿车皆出自自主品牌,也许是国人购车观念的改变,也许是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增强,总之,这两款产品都将颠覆国人对自主品牌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不久前十八大报告里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国人描绘出一个令人期待的蓝图,那么近几天来全国多地因PM2.5严重超标导致的持续雾霾天气则更像是地球对人类的一个警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距离生态文明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与之紧密相关的交通运输行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因此更显重要和紧迫!"世界末日"远去PM2.5袭来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文化语境中比较、分析<红字>中丁梅斯代尔与<圣经>中大卫王的犯罪、认罪、直至最终归回的经历,对<红字>所表现的"罪"的主题、神性与人性的探讨、以及人神关系的恢复与重建等进行了一定探究,从而进一步解读霍桑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9.
对人需要的肯定和价值观的认可,把原本属于不同范畴的"幸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在一起。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把幸福教育作为切入点,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践行习近平的幸福观,构建契合政治理想、人文价值与人类情感共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幸福理念两相宜的"集合"式教育模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定位、价值引领与人文导向的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教育真正回归人性和生活。  相似文献   

10.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奠基者.他对中国古代关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在老子哲学中,美是老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并将其与作为最高实体的"道"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对人性自然本真状态的理想追求.老子的美学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抽象的思辨,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整体性、含蓄性、自然性和柔弱性,这对以后美学的发展及现代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西不同的人性论预设,导致了不同的治国方略和制度路径.人性善或经验主义人性恶假设是人治和专制治理的理论基础;理性主义人性恶假设是法治的理论基础.人性善强调了道德自律的可能性,但缺乏预警机制,理性主义人性恶的不足在于过分强调人性中的阴暗,忽略了人的主动性.人性善或经验主义人性恶假设是人治和专制治理的理论基础;理性主义人性恶假设是法治的理论基础.人性善强调了道德自律的可能性,但缺乏预警机制,理性主义人性恶的不足在于过分强调人性中的阴暗,忽略了人的主动性.理想的治理结构应该是德治与法治的统一,其理论基础是理性与非理性,善与恶相统一的人性论假设.理想的治理结构应该是德治与法治的统一,其理论基础是理性与非理性,善与恶相统一的人性论假设.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综合实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人才资源能力的发挥程度,本文从分析人才资源的特点入手,对人才资源进行合理的人性假设分析,这无疑将有利于更好地分析和把握他们的行为,使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令人难以预料的消极影响。其中,环境问题就是人类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文章认为,坚持环境道德中的人类中心原则,才能维护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在社会中的作用愈加重要,人性化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人性化管理就是把人看成是最重要的资源,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我国古代儒家文化提倡“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主张“仁者爱人”,其中所蕴含的“以人为中心”的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今的“人性化管理”思想有着很好的借鉴力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石器是作为人类使用的工具形态存在的,更多地包含了文化的涵义。石器设计对于现代设计思维是一次全方位的启蒙,已经考虑到人与工具、工具与材料的关系。石器文化反映了原始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石器的造型、装饰手段,无不体现出原始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精神以及人与自然达成的初步和解。  相似文献   

16.
荀子的“天人”观是儒家一贯的“天人合一”论,而不是所谓的“天人相分”。其“明于天人之分”强调的是天、人各有其职分,人应遵守其本分;“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亦并非忽视甚至罔顾自然规律,一味片面地强调改造自然,而是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裁取自然界中可以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或规律为人类服务。同时,荀子还继承了儒家之“时禁”等生态保护的思想,提出了诸如“应时”等不“失万物之情”的“天人合一”的原则,极力主张保护和有节制性地利用自然资源,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劳动异化: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把异化劳动作为基本范畴来研究,既没有淡化对现实的人的研究,也没有离开人类生活与活动,这恰恰是研究现实的人的最佳切入点,马克思关于劳动异化学说揭明了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肪其现实的人的本质,为构建科学的人学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伊丽莎白.毕肖普的诗歌《鱼》,把道德寓意和个人信念糅合在一起,诗中的“鱼”不仅仅可看作是一条普通的鱼,她是自然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主义观点。同时,诗歌中的鱼也是男性象征,表现出了作者超前的的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如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现代景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包括: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让自然做功,和显露自然等几条基本原理.自然辨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景观设计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然要遵循自然辨证法.系统观、辨证观和科学观组成了自然辨证法理论体系,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景观设计进行哲学的思考,以启迪思维,开阔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