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常德市柳叶大道-紫缘路交叉口改造为例,通过调查现状流量和交通组织方式,从交通设计理念入手,以提高交叉口安全性和优化运行效率为目标,设计了交叉口渠化和信号控制优化方案,并对改善结果进行延误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交通改善方案使得交叉口通行能力增大了58%,车均延误减小了30%,明显改善了该路口的交通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2.
对于过饱和平面交叉口运用传统的左转交通组织设计来改善路口的运行性能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此文章针对国外提出的USC型交叉口,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特殊的左转交通组织方式。运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对USC型交叉口和常规4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进行模拟。在对比分析模拟数据的基础上,发现USC型交叉口能有效减少交叉口冲突和延误。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特别适用于左转流量较大的交叉口。但是.这种类型的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特殊.在投入实际应用前.还须深入研究以下问题:标志标线设计、与其他交叉口的衔接、信号配时的优化设计、行人过街组织、具体技术指标的确定。  相似文献   

3.
城市中心区道路建设基本完成的情况下,通过优化交通组织提高道路运行效率是缓解中心区交通矛盾的必然选择.以杭州主城核心区——湖滨地区为例,通过对区域功能定位、路网条件、交通流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现状交通组织存在的症结,在明确交通组织优化目标与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单向交通组织改善方案设计及利弊分析,以期对大城市中心区交通组织改善提供一定的借鉴帮助.  相似文献   

4.
交通环岛在改革开放初期十分流行,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一些环岛交通路口已经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随着城市化、机动化的快速发展,部分环岛路口交通拥堵严重,成为城市交通的瓶颈,面临着是否保留,如何优化等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中小城市环形路口的适用范围、环形路口优化策略,并对滕州市环形路口优化设计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交通路口可变相位信号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集合理论的一些相关知识,研究了孤立交通路口的信号控制,提出了孤立交通路口可变相位信号控制的方法。与传统交通路口模糊信号控制的方法相比,可变相位信号控制的相位顺序、相位时间以及相位组合更加灵活,更适应交通路口实时变化的交通状况,同时可变相位信号控削能够适应不同形状交通路口的信号控制。用TslS仿真软件仿真结果表明可变相位信号控制的效果要优于传统模糊控制,是进行路口信号控制的一种实用和有效的算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微观仿真的远引掉头选址规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保障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远引掉头交通运行效率,分析了远引掉头措施的适用条件,定义了典型应用环境,提出了借鉴国外相关规范以及结合临近路口配时设计的远引掉头选址规划优化方法,并将规划方法放入典型应用环境中,采用微观仿真软件进行评价。仿真结果表明:两种选址规划方法下的远引掉头措施都优于直接左转,其中规范法使平均延误减少了约3.8s,结合配时设计的方法使平均延误减少了约6.8s。可见,在遵循规范的基础上,对临近路口配时进行优化,既保证了行车安全性,又能显著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7.
VISSIM在交叉口交通设计与运行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的模型及理论基础.将该软件用于长春市工农广场交叉口交通分析,对其交通现状进行仿真模拟,验证了VISSIM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精确性,改进并优化了工农广场交叉口交通设计方案.通过在实际交叉口交通运行状况分析中使用VISSIM这一微观交通仿真软件,提出了在复杂交通条件下确定交叉口交通组织方案的新思路、新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刘恒  凌镜珩  唐易 《交通与运输》2021,34(z1):48-51
在立体高速公路工程设计中存在交通组织和转换形式复杂、分流区与合流区交通流线交织、驾驶行为特性与城市道路差异明显等问题需进行评估分析.通过建立精细化三维微观仿真模型,采用驾驶模拟实验与多源交通数据进行参数标定,得出可视化设计方案交通运行评估情况.以迭代优化评估设计方案交通运行效率与安全为手段,提出优化建议反馈至工程设计.并以上下匝道设计方案、连续分流合流区设计方案为例进行精细化评估,说明精细化三维模型微观仿真在立体高速公路设计中的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东芳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12):168-169,171
交通仿真软件为方案实施前后的效果对比提供了手段,同时可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交通情况。目前交通工程中应用的仿真软件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多个软件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以成都市九里堤路-二环路交叉口为例,针对信号交叉口的现状拥堵问题,采用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和Synchro信号配时软件结合分析。首先,借助Vissm可以有效直观地对现状交通进行仿真,探寻造成路口交通拥堵的因素;然后利用Synchro优化信号配时并将新的信号加载到Vissm中,结合Vissim仿真中关于交通设施以及渠划上的修改方案进行综合优化,最后提出路口交通状况改善的具体措施,通过仿真前后路口延误及排队参数对比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在定性定量结合的基础上证明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VISSIM软件的交叉口仿真与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哈尔滨某交叉口交通情况进行数据调查和分析,从时空交通设计优化方面提出交叉口优化方案,并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交叉口的现状和优化方案进行仿真研究。通过新旧方案的对比,得出利用新方案能够提高交叉口交通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不对称交通流导致信号交叉口进口道交通负荷分布不均、通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对交叉口对向交通流的分布形式及其适用的相位方案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信号周期动态相位方案的生成规则,并以综合交通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交叉口不对称交通流的动态相位信号控制参数优化模型,并给出了其求解算法.分析了不对称系数大小及其阈值变化、不对称信号周期比例对优化方法的影响,并以哈尔滨市红旗大街-淮河路交叉口为例,VISSIM仿真结果显示,采用动态相位优化方法后,该交叉口的车均延误、平均排队长度和停车率等评价指标下降了27.8%以上,验证了动态相位优化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能减少直行车流的停车等待时间、避免交叉口部分进口方向时空资源的空耗,有利于信号交叉口通行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交叉口交通压力增加,采用禁止左转车辆通行成为缓解过饱和交通拥堵和提升通行效率的重要手段。为克服现有禁左方法多以单个交叉口为研究对象,而对干道和区域禁左措施缺乏科学评价依据的局限性,本文基于宏观基本图(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MFD) 区域性交通状态刻画的优势,分别建立单点、干道及区域等不同评价范围的禁左交通组织评价方法。首先,基于Logit模型刻画交叉口禁左后流量转移;其次,以左转流量转移比例与道路等级为关键因素构建禁左后的MFD,得出基于MFD的禁左交通组织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对昆明市北京路片区VISSIM交通仿真分析评价模型可靠性。结果表明:在仿真区域内,当左转车流占比小于 15%时,采用单点禁左或干道禁左可以提升路网交通运行效率;当左转车流占比为15%~20%时, 仅单点禁左可以提升路网运行效率;而在任何左转车流比例状态下,对区域禁左均会降低交通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为交叉口位置不当,标志标线、交通信号设置不合理,交叉口交通环境复杂等。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确保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需要在明确交叉口交通安全改善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交叉口几何设计,改善交通标志标线,完善交叉口交通信号设置,并设置相应的保护设施等。  相似文献   

14.
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是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针对北京市交叉口渠化问题,总结阐述平面交叉口的典型渠化设计问题及相应措施,以HCM中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流程为基础,结合北京市某大型交叉口调研数据,利用VISSIM软件构建交叉口仿真模型,并对比分析改善措施实施前后相关交通运行评价参数.仿真分析表明,通过移除占路线杆,并渠...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逆向可变车道交叉口通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逆向可变车道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方法.假设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基于逆向可变车道交叉口车流运行特征,构建了逆向可变车道交叉口通行能力和延误计算模型;以周期时长、主预信号控制、逆向可变车道长度及饱和度等为约束,交叉口通行能力最大和平均延误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交叉口信号配时双目标优化模型,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选取南昌市某交叉口分析了其设置逆向可变车道后,在高、中、低流量及不同左转比例下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在不同流量下均能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并减少延误,且更适合高流量交叉口;当高流量交叉口左转比例大于 20%时,交叉口通行效率改善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单路口交通流运行的高度复杂性和随机性,本文通过引入演化博弈理论和选择机制,以路口车辆平均延误时长最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灯控制算法——基于演化博弈的单路口信号灯配时优化控制(EGSTOA).为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在VISSIM仿真软件中进行实验,并将该方法的控制效果与优化定时控制和基于遗传算法的控制效果进行比较.对比结果表明,使用EGSTOA方法有效降低了路口车辆平均延迟时长,改善了路口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型混合交通环境下的交叉口交通控制可通过信号灯控制与自动驾驶车辆的轨迹控制协同实现,能够极大地优化道路通行资源利用效率。已有研究中,信号配时与车辆轨迹集中优化的控制策略难以应用于车辆自组织控制的现实场景,且往往计算复杂度较高。本文提出一种无中心框架下基于逻辑的交叉口信号与车辆轨迹协同控制方法。基于协同理论中的快慢变量主动伺服控制原理,设计一种交叉口信号配时慢变量与车辆轨迹策略快变量协同框架,并分别提出基于逻辑的信号配时优化和网联自动驾驶车辆轨迹协同控制方法。协同控制方法可以在车辆自主控制的条件下,一方面,实现交叉口信号配时动态适应交通需求;另一方面,实现网联自动驾驶车辆主动优化驾驶速度,高效通过交叉口。而且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在进口道可引导混合车队高效通过交叉口,降低绿灯启动损失,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的协同控制方法相较于传统控制方法可显著降低交叉口车辆平均延误,同时,基于逻辑的决策模型可实现快速求解。通过对网联自动驾驶车辆控制策略关键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讨论新型混合交通流交叉口通行公平性,并比较在不同网联自动驾驶车辆渗透率下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信号交叉口对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以及车辆的燃油消耗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在自动驾驶车辆和人工驾驶车辆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自动驾驶车辆的轨迹优化方法。基于交叉口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构建车辆旅行时间估计模型,并以自动驾驶车辆燃油消耗最小以及通行效率最大为目标,构建自动驾驶车辆轨迹优化模型,对车辆进行动态轨迹规划和控制。车辆轨迹滚动优化模型采用高斯伪谱法进行离散化求解,并基于SUMO仿真平台对模型结果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自动驾驶车辆可以通过优化自身控制变量影响人工驾驶车辆的运行状态,减少交通流的排队以及时走时停现象。本文提出的车辆轨迹优化方法对于降低车队整体燃油消耗、提升车队平均速度、缩短平均行程时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