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朱执信哲学思想含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因素,这基本上构成了他哲学思想当中的马克思主义内核,反映了朱执信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亲缘关系,这是其哲学思想之所以能超越同时代的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哲学思想,从而趋近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莱辛作为启蒙运动时期德国伟大的思想家,其神学认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范式之上的,他主张通过理性地思想来确立自己的信仰.在他的神学认识论中,他把人类精神的完善作为人类生活的终极目标,把认识的过程看成是"启示真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道德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认识论上,他虽然承认理性,却把人看成是生物学意义上会思考的动物,而看不到人的社会性的本质,否认人最终能掌握真理.这种思想方法的矛盾是他不能成为体系思想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作为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精神人格符号,对他进行发生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活体意义.如果对沈从文进行内心考古学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他的灵魂的底色是文学的诗性,这也是他最“顽固”的精神人格基因.经过共和国初年一次次的思想改造运动,沈从文获得了进入新社会的通行证,也试图通过体现主流价值需求的文学创作实践与新中国政权保持步调一致,但是,他的诗性基因并未消失,因而导致了他创作中的矛盾与困惑,精神人格出现了裂隙.  相似文献   

4.
无论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中,还是在他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具体分析(即对于资本主义矛盾的揭示)中,矛盾概念都成为其方法的核心。本文试图论证这种矛盾概念是受其人本哲学观点浸润的,而这种哲学观点亦构成了他整个社会理论的基础。马克思的哲学方法产生于他在1843—1846年间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为表述清晰起见,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考察:第一,关于本质矛盾的思想。这是他在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采用的。与此有关,也体现在他  相似文献   

5.
试论华兹华斯思想转变中的心路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华兹华斯生平、思想研究中的“前后分期”观点提出质疑,通过分析华兹华斯从威廉一戈德文和爱德蒙一伯克处接受的思想影响及接受过程,提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是华兹华斯一生思想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因素,是他思想历程中用扬弃求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观具有世界观意义,它提供了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全新视野。只有立足于实践的观点,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历史观和思维观及其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7.
在虚拟社区网络中,持极端观点的个体往往会对社区的群体观点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本文将RAS模型拓展到社区网络上,建立极端个体模型,并分析其观点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虚拟社区中的个体观点总是具有极端化的趋势,而一个极端个体发生观点转化的概率会随着观点系数的增加而快速减小.结果还说明,所提出的极端个体模型适合于描述网络社区环境下的极端个体的观点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从毛泽东“一个中间地带”观点到“两个中间地带”思想之间,存在“两类矛盾三种力量”的中间环节,这些思想发展到“三个世界”理论的过程,既是毛泽东深刻反映战后国际局势不断变化的过程,也是他观察国际局势的意识形态视角不断转换的过程.“三个世界”理论在实践上的功绩,不仅在外交上鼓舞了世界人民反霸斗争,改善了我国的国际环境,而且在内政上为中国改革开放在某种意义上开辟了道路.其思想价值,则是区分“敌、我、友”三个层面的意识形态视角.“三个世界”理论的局限性是夸大了战争的现实危险性,高估了世界革命的形势,其主观原因在于固守关于经济、政治、战争和革命的传统意识形态.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调整了经济、政治、战争和革命关系上传统的意识形态,并进一步将视角转向人类的高度,是对“三个世界”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政治认同是公民对某种政治单位、地理区域和团体的归宿感."服从的政治"、"选择的政治"和"认同的政治"是政治合法性的三种主要模式.政治认同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包括个人自我认同、集体认同和政权认同三个层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集体认同的弱化是影响政权认同水平的结构性因素.政治认同建设应当认识和尊重政治认同的科学规律,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化过程;发展选举政治和公民参与机制,提高公民的制度认同水平;运用和开发集体认同资源,构建国家与"新集体"的合作关系,以建立公民的"新集体认同",巩固和扩展政权认同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某种意义上讲,司马迁也是位经济学家,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自己的经济思想做了阐述.就消费思想而言,司马迁提倡自由的消费思想,在"黜奢崇俭"的古代社会独树一帜.司马迁这种消费思想的形成有合理性和必然性,但由于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的影响,这种思想在一定时间内有所超前,也没有被统治者所采用.重温司马迁提倡自由的消费思想,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现实的人、现实的社会、现实的社会问题的关注,是历史唯物主义生成的思想起因。历史唯物主义首先并主要是从对现实社会与历史的批判研究中获得经验材料,从对前人的哲学观点社会历史意义的批判性考察中获得理论进步的。“改变世界”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终目的和理想。因此,历史唯物主义本真精神不同于一般地抽象谈论实践精神的关键点在于来自社会实践的全部理论,以将其付诸社会实践为目的。综合性与整体性、过程性与开放性、以及人道性与人文性,是本真精神观照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是人道性和历史唯物主义本真精神在当代的回归与弘扬,本文对此作了详细诠释。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应纳入唯物史观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对社会资本的概念作了重新界定,阐述了社会资本的产生、构成和双重社会功能。进而指出,确立科学的社会资本范畴,把它纳入唯物史观的范畴体系,可以深化唯物史观的研究,开拓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3.
制度: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热点问题。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制度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和研究,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本文以为.制度不仅是各学科的研究对象,更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制度概念,是指建立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基础之上的并体现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思想状况的人的行为规范。将制度纳入唯物史观的范畴体系,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制度本质的一般说明,同时也为诸如制度变迁、制度创新等制度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章太炎认为民族的危亡,革命的成败主要在于国民的道德品质,而道德的提升主要就靠个体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文章从主体性的角度出发去解读章太炎革命道德思想的诱因、具体内容和实践方式,从而体现他提出的革命之道德是时代的强音,是为当时的现实政治服务的。  相似文献   

15.
陈毅同志不仅是我党我军卓越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也是我党我军重要的政治家与理论家,其早年就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党内较早地提出并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其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与丰富,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自己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最具创造个性、最有争议的重要作家之一。他对自然的依恋,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分析等都值得研究。劳伦斯一生都在思索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其作品中此主题始终被国内外学界所关注。本文主要从劳伦斯的历史背景、文化熏陶和生活经历等方面来探讨劳伦斯的生态思想渊源,从而揭示劳伦斯的创作动机和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7.
俞樾的学术观、文学观和戏曲观具有某种同构性,在学术上俞樾为东南朴学大宗,膜拜郑玄的治经方法,并且私淑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而在文学上,则瓣香白居易,主张流丽轻浅的文学风格。俞樾的这种文学主张贯穿在他的诗文乃至戏曲小说创作中,形成隽永、含蓄而清新流丽的风格。而在文学内容上则严格遵守传统儒家的教化伦理,其小说和戏曲有着浓厚的说教意味,甚至出现了以经学为戏曲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针对历史学科中时间知识的描述特点,给出了在计算机上历史时间知识的表示方法,分析了历史时间之间的包含关系和前后关系,较好地解决了历史知识库中与时间相关的知识表示和知识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史研究中比较常见的失误是对古人见解的误读。在对中国古代的时空观问题、古人的大地形状概念、月食解说、陨石成因等问题的研究上,都存在着比较典型的误读现象。辉格史学倾向对这种误读现象有一定的引发作用,而造成这种误读的主要原因则在于对现代科学知识的不求甚解和对古代相关知识背景的忽略。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党着眼于中国现实、历史条件、时代要求创新而形成的社会建设理论,致力于各种社会矛盾的政治整合,避免社会矛盾的解决以社会阶级对抗的方式进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论,从理论上看是对阶级斗争理论的双重政治终结,从现实上看,完成了党从夺取政权的革命党到社会建设的执政党的真正的政治转变,调整政治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政治控制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