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综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变化规律。影响反射裂缝的因素可分为路面结构材料特性、路面结构温度场特性、路面结构荷载特性、路面结构层之间结合状态和反射裂缝长度等。  相似文献   

2.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形成受多方面影响,温度裂缝是其最根本的原因,因此,防止反射裂缝应该从材料性能、结构设计、施工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4.
从不同的方向来探讨半刚性基层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根据不同的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6.
宋顺 《北方交通》2004,(11):28-29
从不同的方向来探讨半刚性基层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根据不同的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刚性基层早期出现收缩裂缝,是目前尚未很好解决的施工技术问题。结合沪宁高速公路扩建的施工实践,对基层收缩裂缝的成因机理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在施工中防治裂缝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在辽宁省不同地区选取了典型路面进行调研,通过大量的调研数据分析了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缝的原因,提出了抑制半刚性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工程措施,对提高我省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及工程的具体实施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合梅河高速公路路面5标工程,简述在半刚性基层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出现,并简述处理方法,减少对混凝土路面造成质量损害.  相似文献   

10.
应用路面专用软件Bisar对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的应力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柔性路面与半刚性路面的结构特点存在明显区别。只有了解各自的结构特点,才能进行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1.
在总结半刚性路面非荷载型裂缝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四个重要的可控因素 ,即沥青品种质量、基层材料类型、碾压时的含水量及基层曝晒时间。  相似文献   

12.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疲劳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振动法制作了4种半刚性基层材料不同结构类型的梁试件, 应用MTS试验机进行了疲劳性能试验, 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疲劳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 建立了不同材料不同结构试件的室内疲劳寿命预估模型, 分析了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结构类型和弯拉强度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半刚性基层材料疲劳方程的回归系数ab有差别。水泥稳定类材料的疲劳方程除骨架空隙结构类型外均较接近, 回归系数a为0.969~1.110, 回归系数b为-0.073~-0.096。二灰稳定类材料的疲劳方程的回归系数a为1.129~1.173, 回归系数b为-0.079~-0.083。0.70应力水平下水泥稳定碎石骨架密实结构的疲劳寿命对数为3.602, 悬浮密实结构的为3.118, 因此, 骨架密实结构的抗疲劳性能优于悬浮密实结构。0.70应力水平下二灰稳定碎石的疲劳寿命对数为5.006, 水泥稳定类材料的疲劳寿命对数最大为3.724, 因此, 前者的抗疲劳性能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3.
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粘结性能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国外LPDS剪切试验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室内直剪试验和斜剪试验, 以剪切强度和单位剪切强度(剪切强度与破坏变形的商) 作为评价指标, 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粘层材料、半刚性基层材料、沥青混合料与粘层材料的界面、粘层材料与半刚性基层的界面对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之间抗剪切强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提高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和压实度将有利于增强层间粘结性; 高强度、粗糙、密实型的半刚性材料也将有效改善基层与沥青面层的粘结性; 粘度不是选择粘层材料的主要因素, 应结合工程实际, 通过试验选择粘层材料的品种与剂量; 基层表面清理是提高层间粘结性的重要措施, 透层油应在基层清理后撒布, 剂量宜为0.3~0.6 L·m-2; 在层间热沥青上撒布一定的单一粒径, 较粗规格, 且与沥青粘附性较好的碱性碎石不仅具有工程意义, 对提高层间粘结水平也有较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半刚性基层材料振动试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最大程度地模拟现场碾压工况和效果为原则, 测试了室内外振动压实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干密度和级配, 研究了振动仪的振动参数对半刚性基层材料压实的影响, 提出半刚性基层材料振动试验方法。发现工作频率为30 Hz, 激振力为7.6 kN, 名义振幅为1.2 mm和工作质量为300 kg时振动效果最佳, 振动100 s时的最大干密度与现场干密度相等; 运用振动试验方法确定的最大干密度的准确度平均为100.0%, 振动法成型试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准确度平均为112.6%, 而重型击实试验方法的准确度平均为96.9%, 静压法成型试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准确度平均为42.9%。分析结果表明: 振动试验方法能够更好地模拟基层实际碾压效果, 成型的试件能真实地反映基层材料实际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基层开裂状态的沥青路面应力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基层裂缝形态不同时, 湿度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面层及基层内应力的变化情况,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含不同深度、宽度与间距基层裂缝的路面模型, 采用实测的基层有限元参数, 分析处于不同开裂状态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在失水和降温时, 基层内的最大应力与应力分布情况, 以及对沥青面层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新铺筑的基层, 因失水引起的收缩应力较温差的影响更为显著; 其他条件一致时, 基层模量为4000MPa左右时, 对于减少基层开裂最有利; 无论对于失水还是降温条件, 各结构层自身的模量是影响其应力的最显著因素; 基层与底基层间粘结不好时, 面层底部的拉应力比层间完全连续时更大, 基层裂缝更易反射至面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试验与现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监测试验, 采用分布式BOTDA光纤监测技术, 研究了传感光纤的应变与裂缝宽度的关系、半刚性基层早期裂缝扩展规律以及裂缝发展速率。研究结果表明: 当裂缝宽度分别为3、6、9mm时, 聚氨酯封装的传感光纤应变分别为5.9×10-3、7.7×10-3、10.3×10-3, 金属基封装的传感光纤应变分别为1.5×10-3、1.6×10-3、2.1×10-3, 光纤应变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加而增大; 当裂缝宽度为9mm时, 聚氨酯与金属基封装的光纤应变分别为内定点铝合金铠装光纤平均应变的33.2、6.8倍, 因此, 聚氨酯与金属基封装的传感光纤裂缝监测效果较好; 在现场基层施工完成后第13d, 80m长的路段出现了3处微裂缝, 此期间最大温差为2.1℃, 说明基层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在第1个月, 且主要是干缩裂缝, 干缩应力是裂缝产生及裂缝间距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施工完成后第20、77、139d, 基层底面温度分别为10.3℃、2.5℃、9.4℃, 基层底面K24+656位置裂缝处光纤应变分别为4.2×10-4、9.5×10-4、4.3×10-4, 在139d之内, 没有新的裂缝出现, 说明温缩应力对早期裂缝间距的影响较小, 主要影响裂缝宽度, 温缩裂缝主要出现在干缩阶段干缩应力较大的位置; 当上、下基层连铺时, 基层上表面与底面的裂缝位置一致, 表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横向裂缝为贯穿裂缝; 基层上表面裂缝发展速率分别是基层中间和底面的3.8、2.8倍, 基层上表面的裂缝发展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17.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国内应用最广泛的路面类型。沥青路面受施工水平、路基强度、温度变化、水损害、交通量增长及超限车辆等因素的影响,易出现多种病害。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减少沥青路面病害的预防措施,为沥青路面养护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由于基层材料的变异性、基层干缩(尤其是水泥基基层)、温度应力、土基压实不够、施工和养护不当,以及混合型荷载等都会在基层形成混合型裂缝,这些裂缝很容易形成反射裂缝,因而分析基层混合型裂缝应力强度因子就非常有必要。根据能量准则、叠加原理、贝蒂互换定理等推导出用矩阵权函数计算混合型应力强度因子的方法。并分析了待定权函数系数的求法,即结合有限元计算混合型裂缝应力强度因子方法求出待定的权函数系数,继而得到了矩阵型权函数。并利用有限元检验得到的权函数,两种不同方法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结果吻合得很好,表明该方法可行。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来实现上述理论,对研究反射裂缝扩展和工程应用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9.
从新的角度分析了割缝和温度变化对水泥砼路面的影响 ,指出面层和基层的相互作用会导致 3种基本破坏形式 ,3种基本破坏形式的出现将引起路面结构的进一步破坏 .设置隔离层和结合层的路面结构将避免 3种基本破坏形式的发生 ,显著减少路面破坏的发生 .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寒冷地区道路基层使用寿命, 研究了半刚性基层层间黏结机理, 设计了适用于基层试件的直剪模具, 对基层层间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进行试验, 分析了不同摊铺方法对基层层间结合效果的影响。运用BISAR3.0软件, 设定了不同的层间摩擦因数, 在不同层间结合状态下计算了各结构层层底拉应力分布情况, 提出了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沥青混合料与水稳碎石混合料的疲劳方程, 计算了双层连续摊铺工艺下路面的使用寿命。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双层连续摊铺时, 基层试件层间抗拉性能较传统试件提高了1.8倍, 但仅达到了标准试件抗拉强度的37.9%, 双层连续摊铺距离层间结合理想状态(完全连续)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抗剪强度上, 双层连续摊铺相比于传统摊铺工艺提高了7.3倍, 采用双层连续摊铺施工可以有效改善基层路用性能; 随着层间摩擦因数的提高, 各结构层层底拉应力不断减小。可见, 双层连续摊铺可以有效提高半刚性基层层间结合效果, 改善层底应力分布, 使路面结构寿命提高了16.1%~4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