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土工格栅及其加筋路堤结构及土格栅加筋路堤施工技术要点、压实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加筋技术能够使地基表面的约束发生改变,可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土工格栅处理路基在绥满公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工格栅用于处理软土地基 ,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迅速提高地基承载力、造价低等诸多优点。本文主要介绍土工格栅处理软基方法、作用机理及在绥满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浅谈土工格栅在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土工格栅在处理软土地基应用,阐述了土工格栅在加固软土地基中的作用机理和解析计算方法,并引入筋土作用系数的概念进行解析计算,并对影响其加筋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介于一般的换填法处理与深基础处理之间,是土工格栅应用于软基处理最理想的适用范围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管桩+钢筋混凝土板复合地基、管桩+桩帽+土工格室复合地基、管桩+桩帽+土工格栅复合地基的受力和沉降控制效果,开展了3种复合地基处理深厚软土路基的现场试验,分析研究了不同垫层条件下管桩复合地基受力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路堤荷载作用下,桩顶和桩间土应力由路基中心向路肩、坡脚处逐渐减少,土工格栅垫层时桩土应力比为2.47~5.42,土工格室垫层加固桩土应力比为2.30~6.25;钢筋混凝土板垫层时桩土应力比为8.05~14.81;随着路基填土荷载的增大,土工格栅、土工格室拉力逐渐增大,路肩位置拉力最大,相同荷载作用下土工格室所受拉力大于土工格栅;3种复合地基加固措施中管桩+钢筋混凝土板对路基沉降的加固效果最好,稳定后地基面沉降分别为土工格栅和土工格室桩网复合地基地基面沉降的68.46%和72.56%.   相似文献   

5.
土工格栅砂垫层与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独使用碎石桩复合地基在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变形方面效果较差.通过模型试验对土工格栅加筋砂垫层 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软弱地基进行了研究,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对其承载机理和抗变形能力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理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砂垫层 碎石桩复合地基能大幅度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且桩顶布置的土工格栅加筋垫层能够有效地分散荷载,减少地基沉降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分子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合成纤维新品种和新型高分子合成材料不断出现,如土工网、土工格栅、土工薄膜和土工席垫等。土工格栅就是一种以高强度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的片材.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经过挤板压延、冲孔、定向拉伸、冷却定型后形成的片网状结构物。土工格栅是一种合成纤维织物.它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能适应地基的变形.改善地基的性能,同时它具有较高的撕裂强度、顶破强度和冲破强度,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由于土工格栅的这些特点.土工格栅与土相互作用时.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桩网路堤各影响参数对其传力机制与变形特性的影响,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桩网路堤简化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对桩网路堤进行参数分析. 首先,综合考虑路堤填土土拱效应、地基支承作用和土工格栅效应,采用抛物线方程描述土工格栅变形,推导得到了针对正方形布桩型式的桩网路堤的分析方法;其次,通过与现场试验和目前主流设计方法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结果可靠、计算过程简便;最后,采用该理论方法针对路堤高度、土工格栅刚度、地基软土厚度、软土模量对格栅张力、地基最大沉降和应力集中比的影响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非重复性二次方差分析对各参数的影响程度进行了量化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格栅张力与路堤填高、格栅刚度、地基软土厚度成正相关关系,与软土模量成负相关关系;地基沉降与路堤高度、软土厚度成正相关关系,与格栅刚度、地基软土模量成负相关关系;应力集中比与路堤高度、格栅刚度、地基软土厚度成正相关关系,与地基软土模量成负相关关系;降低地基软土厚度和增大软土模量是保证土工格栅正常工作情况下尽可能增大应力集中比的有效手段;缩小桩间距或采用大桩帽,其优化效果好于提高格栅抗拉刚度.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黑龙江省呼绥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确定的原则,介绍了砂桩、粉喷桩、土工格栅加筋粒料垫层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加强竖向及横向支撑是处理好软土地基的技术关键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9.
土工格栅、格室加筋砂垫层大模型试验及抗变形能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土工格栅及土工格室加筋砂垫层处理松软地基进行了室内大模型试验,对其抗变形能力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试验及理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加筋垫层能够有效分散荷载,显著提高地基K30值,使地基下沉减少4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土工格栅、格室和筋砂垫层大模型试验及抗变形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土工格栅及土工格室加筋砂垫层处理松软地基进行了室内大模型试验,对其抗变形能力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试验及理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加筋垫层能够有效分散载荷,显著提高地基K30值,使地基下沉减少40%左右。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软土路基土工格栅加筋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土工格栅加筋对软土地基应力场和位移场分布的影响。从计算结果分析可知,土工格栅堤底加筋对约束浅部地基土水平位移有显著作用,使最大水平位移点移向地基深处,使堤趾水平位移大幅减小,同时对竖向沉降有一定的均衡作用,加筋增强了路堤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对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加筋前后地表最大水平位移点的移位,对路堤填筑施工监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新型三向土工格栅在性能上相对于双向土工格栅的优越性。三向土工格栅不仅改进了肋条的截面和网孔的形状,而且增强了节点的整体性和有效性。三向土工格栅在三个方向上都具有很高的刚度,从而真正地做到接近各向同性材料,并能在360°范围内有效传递荷载。英国交通研究室的行车试验和英国建筑研究院的承载力试验分别证明了三向土工格栅在降低沉降量和增强承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最后展望了三向土工格栅将会在桩承式路堤加筋、地基加固、铺面工程、铁道道床加筋和加筋土陡边坡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土工格栅加筋挡土墙的基本原理 土工格栅的原材料通常采用聚丙烯或者高密度聚乙烯,首先在原材料的板上进行打孔,然后对其进行加热,并进行单向或者双向的拉伸,从而能够提高高分子键的定向排列性,最终即可得到强度高、延伸度低的补强材料。土工格栅的产生过程赋予了其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连续的板状开口结构,因此土工格栅在挡土墙中的应用可以起到固定墙面的作用,并且能够均匀的加固泥土,从而防止填料出现下陷的问题。此外,这种加筋土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化能力,能够很好的适应地基的变形,因此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并不高。同时土工格栅与泥土之间的摩擦阻力作用较大,能够对墙面起到阻拦的作用。因此如果设计较为合理科学的话,加筋土这种结构就能获得较高的安全系数,在较大的动荷载和静荷载作用均能很好的工作。当土工格栅在荷载的作用下,能够将填料层的和应力进行扩散,并进行广泛的分布,这样就提高了路基的抗剪强度,并且有效的减小了路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如图1所示为土工格栅示意图。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因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导致的建筑物破坏,采用质地轻、整体性好、压缩特性好的格栅加筋新型土工合成材料作为软土地基的填料。通过FLAC3D建立的地基数值模型,基于有限差分法对地基的沉降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新型土工填料较砂土明显的降低了地基沉降量,土工格栅的间距s=0.8m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性能。研究成果为新型土工填料以后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考虑地基与路基的压缩变形与填挖交界处的相互作用,应用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路基变形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格栅竖向间距与挖方段铺设长度对土工格栅加筋纵向处治填挖交界路基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现场修筑不同方案的试验路段和沉降跟踪观测,研究了土工格栅铺设层数对填挖交界路基差异沉降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土工格栅的竖向铺设间距在0·8~1·0m时,路基不均匀沉降较小,路面产生竖向位移的变化较缓慢,建议土工格栅铺设的竖向间距以不大于1·0m为宜;改变锚固端格栅铺设长度对路面竖向沉降的影响很小,从经济角度考虑,挖方段土工格栅的最小锚固长度选取2m;在路基96区和94区底各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可以有效降低路基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长余高速公路应用土工格栅进行软基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介绍了土工格栅在软基加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软土地基处治方法很多,有粉喷桩、排水板、砂桩、袋装砂井、砂砾垫层、土工格栅、土工布等,这里介绍了粉喷桩和排水板这两种新兴的软基处治方法的施工工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处理320国道软土地基的实际工程,提出用Netlon土工格栅碎石桩快速处理软土地基的新方法,并在施工过程中对软基处理地段进行了系统的测试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土工格栅在路基加宽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土工格栅的特点及其工作机理,并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土工格栅的铺设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荷载作用下城市高架路桥过渡段加筋路基沉降响应,采用FLAC3D 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桥头结构和加筋路基的分析模型,对比土工格栅位置、层数和模量对过渡段路面沉降的影响,分析加筋对桥头纵坡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工格栅铺设在路基与地基交界处对减小沉降的效果最好;随着格栅层数的增加,格栅对沉降的效果会减弱;随着格栅模量的增加,道路沉降有所减小;土工格栅对减小桥头纵坡、提高行车舒适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