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在多雨潮湿地区,路面水损害是沥青面层的主要病害之一,结合宁盐公路道路养护中出现的水损害现象,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害发生的原因,并从施工和设计的角度提出了防治施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结合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情况,针对典型病害,深入分析了车辙、裂缝、水损害、表面功能衰减等病害的原因及危害,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防治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水损害是沥青路面的一种主要病害形式,如何防止水损坏是公路建设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公路水损害调查情况,研究其处治方法设计,对公路养护、维修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沥青路面水损害机理与原因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影响水损害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重点所在,从而有利于病害维护。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其行车舒适、噪音小、使用寿命长、便于维修等系列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车辙,裂缝、唧浆、坑洞以及水损害等病害,病害的发生不仅降低了道路的服务质量,缩短了使用寿命也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秩序,加重了国民经济负担,其中大多数病害都和水有关,水损害是指水由沥青路面孔隙,裂缝进入路面内部后在冻融及车辆荷载产生的动水压力或真空负压抽吸的反复作用下。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在多雨地区尤其突出.对已建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重点是对病害缺陷进行处治修复,以满足使用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而在多雨高温地区,对新建的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在设计理念、施工方法、材料选用上提高抗水侵害的能力,减少沥青路面水损害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早期病害现象有:裂缝、水损害、松散、泛油、推移等,这些病害基本上也是公路工程质量的通病,结合工程经验分析病害成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对公路养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已建成通车的公路,其水损害病变大多还处在表面层阶段,除了局部段落的损害之外,尚未明显危及到中、下面层和基层。但应看到,病变的发展是相当快的,如不及早加以治理,必将蔓延扩大,造成更大的损失与维护负担。首先要重视和加强日常预防性养护和治理,防患于未然。根据目前病害的发生情况,大体可以分为表层防护性养护和内部结构性的补挖治理。水损害是沥青路面的一种主要病害形式,如何防止水损坏是公路建设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应针对不同病害情况,有计划、分阶段及早抓紧处理。  相似文献   

9.
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是水损害,其原因归结起来为上层(面层)漏水,基层不透水(存水),加上车辆荷栽超载严重,粗、细集料质量较差,冻融循环,从而形成水损害。本文结合工程实践,探讨新建路面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预防及防治技术,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基于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病害的原因,分析路面病害的种类,针对沥青路面裂缝、泛油、路面沉陷及水损害等病害,进行详细的介绍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为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预防早期病害以及提高路面的耐久性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伴随中国快速城镇化与机动化进程,严重的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缓堵减排需求迫在眉睫。低排放区和拥堵收费政策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被验证能有效缓堵。首先探讨伦敦、新加坡和斯德哥尔摩3个城市成功实施低排放区和拥堵收费政策的特点和经验。总结成功实施缓堵减排政策的关键要素,包括立法保障与领导意志、公众宣传与信息公开、综合性配套政策、精细化管理以及拥堵收费与低排放区有效结合等。基于此,探索缓堵减排政策在中国的应用实践,总结中国低排放区和拥堵收费的方案设计流程。最后,从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效果评估和公众宣传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应对缓堵减排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对垂体前叶黄体生成素 (LH)及卵巢雌二醇 (E2 )释放的调节作用。方法 在大鼠垂体组织培养液及卵巢组织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生成抑制剂N 硝基 L 精氨酸 (NNLA)或N 硝基 L精氨酸甲酯 (NAME)和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 (SNP) ,孵育 6 0min ,收集培养液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中LH、E2 含量。结果 NNLA增加垂体组织培养液中的LH含量 ,NAME可增加卵巢组织培养液中的E2 的含量 ,而SNP则使LH及E2 含量减少 ,这些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当NNLA或NAME的浓度为 5× 10 -3 mol·L-1时 ,LH及E2 含量分别增加至基础水平的 5 .5倍及 2 .0倍 ,而当SNP浓度为 5× 10 -3 mol·L-1时 ,LH及E2 含量则分别减至基础水平的 5 0 %及 36 %。结论 一氧化氮抑制垂体前叶LH及卵巢E2 的释放 ,可能在垂体及卵巢的功能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轴推压轴瓦套,使轴瓦套中产生应力和应变,在上下轴瓦套之间产生的一定的张开量.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物理模型,对实际工况进行仿真,计算出上下轴瓦套之间的张开量,并进行应力分析,确定该工况下所产生的张开量是符合要求的.在建立有限元模型过程中,充分考虑轴瓦与轴、轴瓦与螺栓以及上下轴瓦套之间的接触效应,螺栓的联接和螺栓预紧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城市网约车与出租车的适度规模,促进网约车与出租车健康发展,基于协同演化理 论,建立网约车和出租车在竞争、合作、竞合环境下的Lotka-Volterra演化模型,进行数据模拟仿真 分析,确定不同环境下城市网约车与出租车达到平衡状态时的适度规模。结果表明:网约车与出 租车的演化结果与竞争影响系数和合作效应系数有关;在竞争环境下,激烈的竞争导致劣势方被 市场淘汰,优势方最终达到规模阈值;当竞争趋于缓和时,两者能在市场中达到平衡稳定后共存; 在合作环境下,两者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能更好地促进新旧业态的融合发展;在竞合环境下,两 者的发展趋势与竞争环境下的发展趋势相似,但合作可以延缓劣势方的消亡速度。最后提出推 动网约车与出租车公平竞争,兼顾新旧业态、促进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县道九大线路基土质基本由粉质粘土和高液限粘性土组成,由于土质及排水不畅影响,路基出现翻浆冒泥的病害。通过采用石灰桩法挤密加固路基和石灰三合土改良路基治理病害,效果良好。阐述了这两种整治方案的原理、设计及施工方法,具体包括石灰桩法加固的桩径、桩长、布置方式和桩距,石灰三合土封层的范围、配比等,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处于公元前四五世纪中西轴心时代,相差一百六十多年,地域、国家、民族、时代、文化的差异并没有阻隔他们心灵、精神的暗相与会,用美国新人文主义杰出代表白璧德的话来说他们都见证了人类正常经验的核心。在中庸这一思想上,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惊人一致地阐明了中庸是天人合一或与神合一的最高的善,是万事万物达到最佳状态的度,是人类最高的道德境界;人类行为若以善为内涵,体会完美的中庸之道,就能实现完满的幸福与和谐。  相似文献   

17.
氢能是未来能源系统清洁转型的重要二次能源。本文首先调研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既 有的氢能研发总体战略及其实施情况;结合氢能源的优势和未来全球碳减排的任务,分析了氢能 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情况;从技术角度比较了美国、欧盟、日本的 氢能技术推广策略,指出我国氢能研发技术的国际差距。结合实际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铁路、 公路、水运和民航等运输方式的碳排放水平。在氢能既有特性参数基础上,测算了氢能在道路、铁 路等不同领域应用的碳减排效果。结果发现:氢能替代公路货运10%,可减碳7000万t;1000万t 氢用于替代道路货运可获得近1亿t的碳减排量。本文研究提出了氢能研发与应用策略,建立可 再生能源与氢能综合互补调节机制,如近期利用西部地区可再生发电的弃电降低电解水制氢成 本,利用灰氢替代燃油,中远期推广扩大氢燃料电池市场等。本文还研究了交通运输业适合氢能 发展的重点领域,分析表明:2060年氢能在道路交通中的应用如能达到4000万t,可望实现交通运 输业减碳约4亿t。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下将氢能技术与产品推广到大功率、长 距离以及冬季低温地区客货运输领域,与既有电动汽车发展战略一道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的对策 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并讨论了大秦线钢轨的塑化、侧磨,轮载变化,轨道的横向力与横向位移,轨 道的刚度,轨道的振动,道床及基床的累积下沉,基床的动应力及其沿纵向随轮载的 变动和向深层衰减,车速对动应力的影响和路基的振动特性等。   相似文献   

19.
历次技术革命对交通运输业发展影响深远。5G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3D打印 增材制造技术等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工艺流程和产业链组合,也改变了运输需求发展趋 势。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的发展将为交通运输系统能源自洽提供保障。采用先进数据采集、数 据挖掘及超级计算等技术的出行预约系统,可为绿色低碳出行和构建不堵车城市提供支撑。本 次论坛以“新技术对‘十四五’及2035年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影响”为主题,深入分析了第四次技 术革命的特征及对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我国交通系统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的潜力与典 型场景,介绍了预约出行的实践成果,分析了公交专用道预约的预期效果、实施难点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市实时天气数据和基于浮动车的城市道路行程速度、交通运行指数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降雨天气和正常天气的行程速度、指数、降雨量等数据指标.然后从降雨强度、时间段、拥堵等级等角度展开对城市道路运行参数的分析,建立降雨天气速度预测修正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研究得出,在夜间降雨强度达到中雨及以上时,快速路、主干路、次支路的速度下降百分比分别为:8.8%、4.8%、5.9%,分别得出高峰和平峰时降雨强度与行程速度下降之间的关系;得出在全路网不同拥堵等级下降雨强度与行程速度下降之间的关系.最后对速度预测模型进行实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对降雨天气条件下的行程速度进行有效预测,预测的平均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