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LCD定标器X级图像缩放引擎的VLSI设计 被引次数:2
|
|
|
|
|
向祖权 邹雪城 刘政林 赵慧波《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5年第29卷第6期
|
|
LCD定标器的X级图像缩放引擎负责对输入图像进行水平方向的缩放.文中介绍了定标器的总体结构,以及实现X级图像缩放引擎的算法及其滤波器结构,并详细地阐述了X级图像缩放引擎硬件实现中的时序关系.
|
2.
|
两类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统一解法 被引次数:4
|
|
|
|
|
冯天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38卷第4期
|
|
用统一的算法实现两类不同的样条插值.对两类样条的初始条件所得的方程进行整合,统一处理,得出了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详尽的计算公式.在不改变误差和收敛性的前提下,实现了两类三次样条插值的统一算法.实践证明,两类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有统一的算法.
|
3.
|
基于三次B样条小波的图像边缘检测技术研究
|
|
|
|
|
李庆 梁艳《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29卷第12期
|
|
图像的边缘信息在图像的各种变换和处理中至关重要,边缘检测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图像细节信息。根据边缘信息的多尺度杼陛和小波变换的性质,研究了基于B样条小波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采用三次B样条小波设计的平滑滤波窗算子,实现相对简单、效率较高。测试表明,该算子与其他边缘检测算子具有相似的视觉处理效果。
|
4.
|
基于多层B样条插值的干涉合成孔径声纳配准偏移量插值算法
|
|
|
|
|
张森 陈鸣 唐劲松《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
|
针对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对配准精度要求较高而局部配准偏移量相差比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多层B样条曲面插值实现配准偏移量的插值,既保证配准偏移量的插值精度,又能保证拟合曲面的光滑性。采用仿真数据和实际干涉合成孔径声纳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提出的插值算法能有效提高插值精度和图像的相干系数,且能达到实时处理要求。
|
5.
|
热态重轨图像光照不均校正方法
|
|
|
|
|
米曾真 谢志江 陈涛 范兵《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
|
为抑制重轨弧面强反射场引起的局部亮度过大,同时保留足够多的原始图像信息.研究了线像素灰度处理方法,计算列像素均值,去均值化处理实现纵向光照不均校正;选取上边缘的n个离散点,三次B样条边缘拟合,y方向像素对齐实现边缘矫直,然后对每一行的像素进行叠加,将灰度均值作为基准,根据每一行像素灰度和基准的比值进行线性拉伸,实现横向光照不均校正.引入信息熵、均方误差、峰值信噪比、通用图像质量指数量化比较不同方法的处理效果.对比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得到的图像总体灰度值分布最均匀,图像质量评价参数最高.该方法校正了图像亮度的不均匀性,同时能保留足够多的原始图像信息.
|
6.
|
超声医学图像的自动分割 被引次数:1
|
|
|
|
|
蔡勇 陈念年 李波《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23卷第4期
|
|
阐述了对超声医学图像进行自动分割的一种新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首先以Hilbert曲线扫描图像,配合峰谷法对图像进行滤波,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对图像进行灰度插值;然后把局部阚值和全局阚值结合起来进行图像分割并标记区域;最后通过特征数据库确定目标区域.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有着较好的适应能力.
|
7.
|
基于非等间隔缺失数据的插值算法精度分析研究
|
|
|
|
|
谢正军《公路交通技术》,2019年第1期
|
|
准确预测变形的前提是已有监测数据须完整,但在实际工程测量作业中,由于受环境条件、数据传输、记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造成数据随机性缺失,导致变形预测结果产生偏倚。为了解决变形监测数据随机性缺失问题,采用线性插值、3次样条插值以及B样条插值3种不同的插值方法进行数据修复,并通过将插值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用的3种算法都能满足监测数据修复的精度要求,而B样条插值算法较另外2种算法的数据修复效果更佳。该研究结果对于在非人为因素影响情况下,为变形监测数据随机性、非等间隔缺失所造成的数据完整性问题提供了具备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解决方法,对处理分析变形监测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
8.
|
基于BDS的数字轨道辅助列车定位方法研究
|
|
|
|
|
王鹏飞 李卫东 初宪武 王新屏《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
|
基于列车轨道线路的拟合和插值算法,生成辅助列车定位的数字轨道线路,提出轨道线路定位误差修正方法,可以得到列车更加精确的位置估计.采用哈尔滨至长春货运铁路线的某段轨道数据对数字轨道线路生成方法进行了模拟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低精度下,三次样条曲线拟合法优于三次B样条曲线拟合;在高精度下,基于反求控制点的三次B样条曲线插值更符合线路实际情况.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数字轨道线路相结合的定位方法可以提高列车定位的准确性,对提高货运列车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实际意义.
|
9.
|
驾驶员方向控制模型圆弧式预瞄算法的研究
|
|
|
|
|
管欣 张立增 贾鑫《汽车工程》,2012年第34卷第12期
|
|
在传统的预瞄算法中,预瞄位置的确定需要大量坐标变换,影响运算速度;且通过线性插值计算预瞄点坐标和路径方向,会使预期路径方向在路径点处不连续,导致人-车-路闭环系统仿真出现振荡.为此,本文中提出一种无需坐标变换的圆弧预瞄位置确定算法,并通过三次埃尔米特插值实现对局部路径的光滑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效果良好,运算速度较快;且采用三次埃尔米特插值代替线性插值,可有效缓解闭环系统仿真振荡.
|
10.
|
计算机曲线造型的分段保形二次样条 被引次数:1
|
|
|
|
|
韩臻 郭幽燕《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第22卷第2期
|
|
给出了一种新的分段保形二次样条插值算法,通过增加合适的插值点,构造分段保凸且保单调的平滑插值曲线,计算机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对所给的离散插值数据总能给出几何直观的相当漂亮的光滑曲线。算法简便易行,为计算机辅助曲线设计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
11.
|
三次B样条在隧道断面拟合中的应用研究
|
|
|
|
|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5年第8期
|
|
在研究已有隧道断面拟合方法不足的基础上,鉴于三次B样条灵活的独特优势,对圆弧型隧道和直墙型隧道断面分别采用三次样条和三次B样条进行拟合,并通过求取拟合曲线上点到标准断面曲线的距离对拟合效果进行评价。在Matlab7.0平台上编程实现上述过程,对样条拟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于直墙型存在突变点类型的曲线,三次B样条曲线相对于三次样条曲线拟合效果更好。
|
12.
|
图像三维插值算法研究
|
|
|
|
|
朱瑾 张尤赛 王建华《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9卷第4期
|
|
对三维图像插值算法进行研究,在最邻近法,双线性法和高次函数_hermitian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理论的恢复曲线插值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DICOM医学图像的三维插值。通过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对各算法插值结果进行比较,证实了该算法在改善体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图像质量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
13.
|
图像三维插值算法研究
|
|
|
|
|
朱瑾 张尤赛 王建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9卷第4期
|
|
对三维图像插值算法进行研究,在最邻近法,双线性法和高次函数_hermitian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理论的恢复曲线插值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DICOM医学图像的三维插值,通过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对各算法插值结果进行比较,证实了该算法在改善体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图像质量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
14.
|
基于FPGA的高速图像处理技术
|
|
|
|
|
杨悦梅 冯冬芹《舰船科学技术》,2015年第4期
|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在舰船等交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舰船航行条件一般都比较复杂,拍摄出的图像不够清晰,所以需要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本文针对目前舰船图像处理存在的问题,研究基于FPGA图像处理的算法,在现有冒泡算法和一般快速排序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舰船图像处理的基于横向拓展的新快速滤波算法,并通过QUARTUS9软件和Matlab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新算法在执行速度和图像处理效果上都优于前2种算法,有效提高了FPGA处理图像数据的速度,可以方便地应用于舰船图像处理。
|
15.
|
一种增强的运动自适应算法
|
|
|
|
|
宗静静 车仁信《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29卷第4期
|
|
基于传统算法,提出了一种增强的运动自适应去隔行算法.在第一步运动检测得出运动状态之后用中值检测来纠正运动误判,提高了运动检测的抑制噪声能力.其次,由检测结果进行运动自适应插值:对图像静止部分使用场间插值,对运动部分使用边缘自适应插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运动检测的准确性,对静止图像和动态图像均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算法带来的运动模糊、边缘锯齿等问题,同时与运动补偿算法相比,具有易于硬件实现的优点.
|
16.
|
Windows环境下视频图像实时显示技术的研究 被引次数:2
|
|
|
|
|
杨天武 刘蓉 彭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第37卷第2期
|
|
简要介绍了Windows系统中GDI,DrawDib函数集、DirectDraw3种图像显示技术的特点,介绍了视频图像缩放的理论和实现方法,研究对比了Windows系统中支持的几种图像显示技术的执行效率,并对其放大效果与软件插值算法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了实验结论。
|
17.
|
一种基于特征的全景图拼接算法研究
|
|
|
|
|
肖诗勤 杨关良 范顺昌《舰船电子工程》,2009年第29卷第11期
|
|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特征的全景图拼接算法,该算法应用sobel算子对待拼接的两幅图像分别进行处理,以获取图像边缘及特征点,确定两幅图像重叠部分的灰度差以去除伪特征点并消除外界噪声,选取方差最小的两组特征点作为缝合点,从而确定两图像的相对位置,通过对图像重叠部分进行平滑处理实现了全景图的无缝生成。实验结果证明算法合理,运算速度快,效果良好。
|
18.
|
三次样条曲线算法的改进及Java语言实现
|
|
|
|
|
袁海平 何锦龙 杨国春《中国电动车》,2006年第10期
|
|
针对常规三次样条插值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结合微分弦长积累的改进型算法并给出了程序。该算法使得各给定的相邻离散点区间段能保证至少二阶导数连续,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拟合曲线的光滑度。
|
19.
|
基于相似度的图像变形效果的客观度量方法
|
|
|
|
|
范自柱《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23卷第2期
|
|
给出了评价图像变形效果的新方法.首先,计算中间帧之间的相似度,由这些相似度值生成一条曲线;然后,在图像计算机动画领域首次提出图像变形真实感度的概念.它通过计算曲线与坐标轴,曲线插值点处的曲率和其他一些衡量标准得到.试验表明,它是一有效的度量图像变形效果的客观方法.
|
20.
|
一种单关节式机械手最优轨迹设计
|
|
|
|
|
熊藜 陈捷文 邓林东 陈世林《汽车实用技术》,2019年第13期
|
|
提出了一种单关节式机械臂的运动轨迹优化问题,建立二阶线性系统。以机械臂末端运动相较于理想轨迹所消耗的能量最少为目标函数,将连续性轨迹离散化,通过差分进化(DE)算法对运动轨迹优化处理。结合三次样条插值法确定出连续的轨迹,利用PD控制方法,实现对最优轨迹的跟踪,使得最终运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达到最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轨迹优化收敛速度高,智能性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