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湖南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为工程背景,分别对多级微型桩群进行不同组合,并基于强度折减法利用FLAC3 D对微型桩群加固滑坡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对于滑坡局部失稳破坏的情况,应在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后加强局部支护;②就加固效果而言,多级组合的微型桩群布置于中上部效果最优;③微型桩群各平台的微型桩抗滑能力发挥不一致,滑坡上部发挥最大,中部次之,下部最小;④微型桩弯矩沿桩身呈S型分布,最大值位于滑带附近,滑带上、下位置处最大弯矩的符号相反.  相似文献   

2.
结合贵州水盘高速公路某特大桥双桩柱式桥墩差异沉降加固处治设计实例,探讨注浆微型钢管桩的设计与施工等。介绍了注浆微型钢管群桩处治高陡横坡地段双柱式桥墩差异沉降设计。对桥墩进行长期观测,显示加固效果良好。说明山区普通桩基施工条件受限的高陡横坡路段采用注浆微型钢管群桩加固双桩柱式桥墩的技术优势,且该工程钢管桩长度达45 m,在该地区尚属首次运用,其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华  陈翀 《湖南交通科技》2021,47(2):128-131
结合工程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采用微型注浆钢管桩抬桩法对砌石拱桥水下沉箱基础进行加固的设计方案.该加固方案充分利用了微型桩施工简便及扰动小的特点,且无需进行繁杂的水下施工操作.经计算,微型注浆钢管桩可替沉箱基础分担42.3%桥梁荷载.  相似文献   

4.
普通镀锌钢管注浆加固路基边坡是将镀锌管加工成等长(1 m)中空钻杆(注浆管),施工时通过管接头将钻杆接长,用小型钻机钻入土体后进行注浆,钢管保留在土体内,使其与周围胶凝体形成微型桩进行加固,实现注浆加固和微型桩加固的复合体。阐述了其施工工艺原理及工艺要点,分析了施工工艺的关键技术及其优越性,为路基边坡加固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虽然微型钢管桩在我国的建筑基础加固工程中已经广泛使用,但在地质灾害治理尤其是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我国在经过几次重大地震灾害之后都普遍在滑坡治理工程中大量使用了微型钢管桩技术。主要通过微型钢管桩技术在大思高速公路盐井湾隧道出口端西侧山坡综合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为例,主要说明了微型钢管桩在工程滑坡治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建立桩土相互作用的微型桩体系有限元模型,结合理论分析所得的解析解,分析微型桩模型在滑坡推力作用下的位移及内力;通过与解析解数据对比,得出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解析解相近.分析结果对以后微型桩加固边坡的模拟及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边坡加固工程,在简单介绍钢管注浆加固、锚杆注浆加固和钢管注浆加固+锚杆注浆加固基本加固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对钢管注浆加固+锚杆注浆加固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现场观测,得出采用这项加固技术后能有效避免边坡位移与变形的结论,以此为边坡加固工程施工提供技术参考,保证边坡加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大直径管桩-钢管复合桩基承载特性,依托温州港状元岙港区码头二期工程桩基建设,选取工程桩S1、S2为试验桩,分别开展了竖向静载和水平静载原位试验,测得竖向静载的截面应变值ε,及水平静载下桩顶水平位移Y、桩顶转角θ;计算了竖向静载时不同截面桩身轴力Qaxial、桩端阻力Qpu、桩侧摩阻力Qs,及水平静载时泥面处桩的水平位移Y0、泥面处桩的转角θ0;分析了竖向静载及水平静载过程中桩顶位移S随着竖向荷载Q的改变而变化的规律,以及竖向刚性系数K、不同截面桩身轴力Qaxial和桩侧摩阻力Qs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竖向静载下桩顶荷载-桩顶位移(Q-S)曲线呈缓变形;试桩S1、S2竖向承载力均不小于10500 kN,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桩侧摩阻力Qs随桩入土深度z的增加而逐渐发挥,其分布形式呈"驼峰型";在最大竖向静载Qmax下,试桩S1、S2桩端荷载分担比分别为9.55%、8.45%,均属端承摩擦桩;在水平静载H下,试桩S1、S2的水平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试桩S1、S2的桩身最大弯矩Mmax分别为820、1038 kN·m,均出现在泥面以下3.0 m附近.大直径管桩-钢管复合桩能满足项目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饱和软黏土路基条件下布袋注浆桩的挤土效应,以布袋注浆桩加固某饱和软黏土路基工程为例,通过现场试验对桩体成型过程中的桩周土体位移和超静孔隙水压力进行了分析. 运用测斜管监测了成桩时桩周土体的水平位移,得到了土体位移的分布特征和土体位移随注浆压力与时间的变化规律;运用孔压计监测了成桩时桩周土体中超静孔隙水压力,得到了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分布规律与变化趋势. 试验结果表明:成桩后,桩周土体水平位移呈现“马鞍形”分布,在距离地表0.1~0.3倍和0.8~1.0倍的桩长位置处出现最大位移;桩体成型挤土产生水平位移的范围约为桩径的6倍;桩体养护成型后,标准施工下的注浆压力对挤土效应的影响甚微,同时桩周土体水平位移会出现明显回弹,回弹位移值为注浆当天的40%~60%;超静孔隙水压力在前10 d消散较快,超静孔隙水压比随土体与桩体间距离的增加而呈现近似于线性规律的衰减,其影响范围约为10倍桩径.   相似文献   

10.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常见的边坡问题对于工程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施工期间,边坡的加固尤为重要。以张桑高速为例,介绍了钢管注浆与锚杆注浆技术在边坡加固中的应用。在注浆加固施工前和注浆加固期间,边坡处于蠕滑状态,位移量持续增加;边坡注浆加固完毕后,监测数据显示,边坡基本没有发生变形,处于稳定状态,注浆加固效果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1.
根据山区公路滑坡体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水文地质等条件,考虑滑坡岩体在天然状态和饱和状态2种情况下,运用极限平衡法和Flac法对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以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和压力灌浆为主、结合岸坡防护等辅助措施的治理方案,并用Flac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与分析,验证工程治理措施的加固效果,保证滑坡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山区公路边坡滑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山区公路滑坡体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水文地质等条件,考虑滑坡岩体在天然状态和饱和状态2种情况下,运用极限平衡法和F lac法对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以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和压力灌浆为主、结合岸坡防护等辅助措施的治理方案,并用F lac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与分析,验证工程治理措施的加固效果,保证滑坡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成昆线林场滑坡病害治理工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林场滑坡为复活型古滑坡,滑体较大(1.5×107m3),滑面深50m,致使成昆铁路860m长线路(包括三座建筑物)严重变形,最大水平位移350mm,最大垂直沉降300mm。滑坡的治理采用深大抗滑桩及滑体减载的方法;建筑物采用HYG-85Ⅲ组合横移镐和油顶三维方向移动重梁及压浆等方法,使桥隧恢复到位和增强衬砌强度。竣工后效果显著,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富水、积水条件下的全风化花岗岩地层往往呈现出膨胀及软化特征,继而导致该地层下明洞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及衬砌开裂。通过裂缝素描确定合理的注浆孔布置方案,先期注浆小导管对明洞基础进行加固,后续设计钢管树根桩补强方案。监控量测表明该方案有效地控制和缓解了明洞衬砌开裂发展及地基沉降变形,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注浆法是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和控制其压缩沉降的传统加固方法,由于其过程不可控性与加固效果的不确定性,在应用于加固运营地铁隧道下卧土时,须考虑加固过程的扰动及长期效果。通过现场试验,研究注浆加固的工艺参数对饱和软土扰动和加固效果的影响,以获得安全合理的精细化注浆工艺参数,对处理软土地铁隧道长期沉降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512汶川地震中几乎所有大型古滑坡堆积体均保持整体稳定,只在局部坡度较陡及陡缓交界处发生滑塌的变形机制,以紫坪铺水利枢纽坝前左岸灯盏坪大型古滑坡堆积体为例,通过现场深孔监测资料及室内数值模拟分析了堆积体地震变形特征及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研究表明,灯盏坪古滑坡堆积体位移最大值出现于地表坡缘处,达150 mm;地震主要影响堆积体剪应力分布,造成灯盏坪前缘下部软化带内剪应力集中;基覆界面及微地貌是控制古滑坡体地震变形破坏模式的主导因素,并非所有古滑坡体均会被地震诱发整体复活,灯盏坪堆积体总体地形坡度为20左右,基覆界面倾角为13左右,地震不会触发其整体失稳,只在局部地形陡缓交界处及转折端发生变形破坏.   相似文献   

17.
尹强 《交通标准化》2012,(11):65-66
要做好路堑高边坡,尤其是不稳定路堑高边坡的施工,滑坡治理施工的技术含量与经济意义十分重要,阐述滑坡治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一些基本应用方法,可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中深入分析了水泥浆体加固公路路基的性能 ,系统描述了注浆法加固公路路基的加固效果 ,该研究成果对注浆法加固公路路基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  相似文献   

19.
介绍框架锚索在路基边坡加固中处理滑坡的应用,并对滑坡的推力、混凝土框架的配筋、锚杆预应力的受力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处理方案对滑坡地质灾害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中,山区公路不可避免遇见坡度平缓的长大顺层滑坡。设计中由于滑坡体本身物理参数的难以确定性,不同的计算方法对应的结果也不同。以忻保高速公路南坡梁滑坡治理为例,通过Midas有限元法与结构荷载法分析计算了滑坡处置后的边坡受力及确定了其稳定状况,确定了滑坡体的变形机制和滑移状态,结合定量分析方法提出滑坡处置结果不同的计算方法优缺点,可为类似滑坡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