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百年中国,经历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文化,生成了“‘五四’文化自觉”与“当代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既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对文化有相对独立性的自觉,也是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自觉。“‘五四’文化自觉”的理论内涵是中国文化的“失败”,它所导向的实践是“文化改造”。围绕“失败”的争论涉及“利用厚生”“安身立命”和“纲常制度”三个不同的文化层次;“改造”的实践既指以西方现代性的科学与民主去批判中国传统,又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革命及其伟大成就。两种改造方案既鲜明对立也有交叉重叠,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主题。“当代文化自觉”的理论内涵是“文化自信”,它所导向的实践是“文化复兴”,这是21世纪中国文化的主题。中国的现代转型还在进行,对中国与世界的认识仍在深化。展望中国文化复兴的前景,“当代文化自觉”应当是一个包括“文化自觉”“中国自觉”和“现代自觉”的意义系统。  相似文献   

2.
查尔斯·泰勒认为,有“文化的”和“非文化”的两种理解现代性的方式,之所以出现现代性的种种隐忧就是因为我们采取了非文化的现代性理解方式.泰勒基于自身对现代性的文化理解,从与社会理论相对的“社会想象”的角度,对现代道德秩序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并从市场经济、公共领域、人民主权这三个方面探讨了现代社会自我理解的历史转变.泰勒通过丰富现代性的社会想象来反对对西方现代性的简单复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以来,尽管文化保守主义的派别众多,思想观点也多有差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要守住从孔孟始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道统”,并视之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命脉,以这种文化史观为出发点,文化保守主义指责唯物史观是“物欲化”的,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侵害,本文在对文化史观的思想演变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与唯物史观对立的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4.
以传统文化精华,塑大学生理想人格之掘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水平、完善人格,关键在教化。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自然和谐的天人观,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以及崇尚道德的价值取向,对当前大学生人格风范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存在着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抛弃传统文化中陈旧落后、阻碍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教育发展的负面因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合理优秀成分,树立新型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的公德与私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包含着承接晚清——“五四”对中国缺乏公德传统反省批判的工作。中国传统血亲伦理的私人关系性、差序等级与权宜相对主义,至今制约着中国公共生活与私人品质的现代性转变。现代公德与私德的分化性、个体人格对公德的自觉承担、以及公德远超出遵纪守法的政治高度的公共关怀精神,是公德建设的三个方面。公私德建设不仅是从伦理观念信仰到行为习惯的教化修养,同时要求相应的公私领域社会体制改革,即实现“公民”必需的权利保障,否则会流于唯心论的道德说教。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对不同足球运动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国足球运动的影响及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对现代法制教育的影响有两个大的方面:其一,中国"德主刑辅"的传统文化,使法律工具化,法律教育成为道德说教的附庸:其二,.中国传统文化注追求人际和谐,教育侧重法律的否定价值,而无法律信仰的培育。现代法制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应当是培育公民信仰法律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从传统社会的权力文化向现代文明的权利文化的转换是法制教育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中华传统文化是祖先赋予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无价瑰宝,如何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深邃滋养,引领我们更加智慧的发展自身行业,这是当下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思考的一个命题。本文从公交行业的服务、员工培养、人才选拔和自我完善四个角度谈一谈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于公交发展的借鉴,见解有限,以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有其哲学逻辑、主体逻辑、历史逻辑、文化逻辑。就其哲学逻辑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就其主体逻辑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体选择,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历史文化根基的主体选择,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主体选择,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选择;就其历史逻辑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悠久绵延历史的必然产物,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就其文化逻辑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的现代性呈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现代玩具设计。文章从现代玩具设计的特点出发,探讨现代玩具设计融入传统文化符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以传统吉祥图案为案例,结合吉祥图案中的动物图案元素,分析现代玩具设计如何融入这些文化符号,希望对我国的现代玩具设计产生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思想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背景。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形成;人生态度以乐观主义人生哲学为基础,提倡自主精神,肯定主体自觉;在道德修养上强调道德践履。从而可以启迪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现代思想教育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13.
1941年曹禺的剧本《北京人》问世,该作虽未直涉抗战这一时代主潮,但其潜在层面仍包含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的思考,从这一点来说其是指向抗战的。该作亦展示了传统文化的多维性,并作出具现代意味的审视与批判,但作者对中国传统诗学文化的潜在认同使这一批判力度减弱,亦使该作的解读形成多重复义。该剧也对普通人及其悲剧性生存状态作出了观照,可以说其见证着1940年代存在主义思潮的人文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经典文献中共同体及其精神辨析的基础上,详细考察了中国传统社会家庭、家族、宗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礼俗文化和绅士在社会治理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由此得出结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具有较好的自治传统和共同体精神。由于社会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因此,在当今新农村建设中,最为基本的问题乃是保留与培育出适应现代新农村社会发展的共同体精神,如此才有可能把新农村建设成为和谐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5.
对比分析中国传统墓葬文化与现代墓葬之不同,归纳了现代化对我国墓葬文化的重要影响,通过与西方国家的生死观进行对比,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墓葬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书籍设计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必然要从中国本土文化汲取营养,脱离本土的设计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现代书籍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大部分设计师摒弃了本土文化的设计理念,书籍设计作品中欠缺本土文化元素的运用。为此文章通过对现代书籍设计中本土文化元素的分析和研究,启发当代书籍设计师充分发扬本土文化的设计理念;并从书籍设计作品的评选、书籍设计师的培训两个方面分析现代书籍设计融合本土文化的有效途径,从而使中国的本土文化融入到读者的审美心理、文化精神,甚至阅读习惯之中。  相似文献   

17.
自商周确立天帝观念之后,天人关系一直成为先秦哲学的基础命题,在上古政治和社会的综合作用下,天人学说不断演化,先后形成了天人交通、天人相分和天人合一说。而天人合一又以天人相参、天人相类、天人相感为学说结构和表现形式,从而构成了中国古典哲学系统的天人结构论。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深受传统文化和司法理念的影响,在价值理念和基本制度架构上,均存在着背离现代刑事诉讼理念之处,如价值理念错位、人权保障理念缺位、程序结构异化,等等。与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同步,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也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艰巨使命。当前,《刑事诉讼法》修改在即,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改革成败与否的关节点就在于能否通过现代型刑事诉讼理念的引入,实现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科学形态的角度比较、分析了近代科学形成的内在原因及中国古代科学形态和近代科学形态的本质区别,认为不同科学形态的先进和落后是可以通过比较来判断的,并提出了比较的标准,从而认为爱因斯坦的论断比李约瑟难题在研究中国古代科学形态和近代科学形态的关系时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