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0 毫秒
1.
结合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发展应用,对发展中的多媒体技术、宽带网技术、移动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眼于未来3G网络技术在交通信息系统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3G网络技术与"车联网"概念、车载导航系统、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等三方面的应用,为城市发展智能交通信息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网络虚拟化仿真软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虚拟化模拟软件是网络虚拟化和虚拟化软件两种概念的集合体,通过虚拟化技术在主机上实现了网络设备的虚拟化,帮助用户自定义地构建与配置网络拓扑,是网络工程师学习培训以及学术研究者进行实验验证的重要辅助工具. 为帮助读者针对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虚拟仿真软件,在归纳整理了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软件架构与技术演化为脉络,系统地介绍了网络虚拟化软件的诞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学者对网络虚拟化仿真软件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虚拟化仿真软件,如GNS3 (graphical network simulator 3),EVE-NG (emulated virtual environment-next generation)等,阐述了这些软件的功能、性能、特点以及适用范围等. 最后展望了在技术与需求不断发展的未来,网络虚拟化模拟软件将具有兼容性、交互性和智能化的特点,并将在各个行业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交信息化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单一地计算机独立运用,发展到几十台计算机的局域网应用,再到以中央机房为中心的城域网,最后必将走向覆盖更广的万维网和移动网络。而未来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必将走向以PC、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价同处理地信息化建设(附表)。  相似文献   

5.
采用射频通信的BRT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BRT(Bus Rapid Transit,巴士快速交通)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系统的信号优先、移动通信等问题,以及系统有别于常规公共交通的特殊性,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正在逐步成为移动通讯技术骨干的射频通信技术,以及在定位和移动通讯技术方面的发展,并采用该技术作为BRT信息传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三维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应用的用户终端设备类型日趋多样化,现有单一的网络可视化方法难以适应多样化终端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设计了基于B/S (browser/server)模式的自适应三维可视化架构,然后重点探讨三维数据的多样化组织、自适应四叉树组织与动态索引构建、三维场景自适应调度等关键技术,最后基于WebGL技术构建原型系统并进行案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桌面端设备笔记本电脑的可视化渲染帧率最终稳定在40 帧/s左右;移动端设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可视化渲染帧率最终稳定在20 帧/s左右;不同类型终端上进行网络可视化均能保证较高的可视化帧率及效果,证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ATM传输网络能灵活方便地建立起集语音、数据和图像为一体的宽带综合业务传输网络,能适应未来地铁通信发展的需要,综述了ATM网络技术在轨道交通线上的应用情况及其优点,并与SDH,OTN等传输制式进行了比较,ATM技术是地铁宽带综合信息网建设改造的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性能不断提高,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传统的汽车布线难以满足汽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此车载网络技术应运而生。介绍车载网络系统的功能、特点,网络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情况及车载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移动Ad hoc网络(MANET)是一种多跳无线网络,网络中的节点互相通信而不依赖于预先架设的固定基础设施,它在军用和紧急救援等特殊环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其中多播路由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文中在MAODV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roup Hello消息机制、路由发现和路由维护的MAODV多播路由协议的改进方案,并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协议减少了开销、降低了时延,在高负载的网络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日益进步,传统的养护管理手段已经显得效率低下。结合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实际需要,对现有的管理系统进行修改,尝试基于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WebGIS)发具有应用价值的养护管理软件。可极大地提升公路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下一代网络(NGN)是目前网络发展的趋势,是今后通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核心,其核心承载将使用IPv6技术。作为IPv6内在组成部分的移动IPv6技术,对于下一代网络,尤其是对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移动IPv6技术,可以各种接入方式,将宽带、移动互联网和现有的无线系统等都无缝地集成到IP层,通过一种网络基础设施提供所有通信和信息服务,即是下一代网络发展的方向,也是移动IPv6的核心优势。  相似文献   

12.
把握快递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梳理了大数据技术在快递行业的应用场景并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对快递行业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大数据技术能帮助快递企业进行最优配送方案推荐、实时监控车辆设备、解构行业数据、分析市场格局等,从而帮助行业提升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未来,快递行业将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物流数据的收集、分析与业务应用。在大数据技术影响下,快递企业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1)时效进一步提升,成本继续降低;(2)从快递向物流上下游串联;(3)从国内向国际网络不断外扩;(4)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向其他行业外溢。  相似文献   

13.
从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和网络经济的出现为背景,阐述了网络统计的产生,并结合统计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介绍了网络统计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无线射频对象辨识技术(RFID)的快速发展,使低成本、可大量部署的与可涵盖大面积的无线射频对象识别器有突破性的进展.由读取器(Reader)、感应器(Transponder)与中介系统(Middleware System)3者串联而成的无线射频对象辨识架构,将形成未来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与物流业的新兴架构.由国际组织EPCglobal Inc.所倡导的EPC Network是RFID应用的标准科技,目前世界各大零售通路商如Wal-Mart、Tesco及Metro、P&G、Gillette等皆积极参与电子商品条形码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的应用.本论文针对RFID技术的EPC网络架构,实作一套综合RFID智能手机、EPC网络的智能移动采购系统.使用者以具有RFID Reader的智能手机进行采购,Content Web Server与ODS Server负责记录EPC Code的商品数据,透过EPC网络的ObjectTracing功能将商品直接运送到使用者家中;或由家中的RFID冰箱主动通知使用者所需采购信息,传送至智能手机进行采购,完成电子交易.  相似文献   

15.
倪冰 《轨道交通》2008,(6):35-35
自1997年开发出第一代网络以来,TETRA数字集群无线通信网络已经有了巨大发展。摩托罗拉对未来无线网络的构想是使TETRA1(窄带宽)和TETRA2(大带宽)能够与无线宽带共存或配合,以便提供更全面的无缝连接,从而实现在不同的网络系统之间的无缝漫游。这种集成可以为专有或公共网络内的设备和终端之间提供不间断的音频、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智能交通系统——现代科技的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智能交通的发展情况,然后详细分析了当前智能交通所涉及到的现代通信技术、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网络技术等主要的相关技术,最后阐述了21世纪的智能交通是现代科技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移动IPv6支持主机在Internet上移动,但它并不支持任意一个网络在Internet上移动.随着无线通信日趋成熟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将会出现这种移动网络,比如:在一列火车、一辆大巴上,许多顾客带有手提电脑,这就构成了一个移动网络.本文分析了移动IPv6直接应用于移动网络所带来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对移动IPv6作一些改进来支持移动网络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无线组网相对现有的有线网络是一大技术进步,特别是对面广、量大、分散、移动的交通行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仅从客车售票方面探讨无线网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42(4):493-493
2007年6月23日至25日,我校范平志教授应邀出席了在北京永兴花园酒店举行的首届未来计算论坛FFC'07(2007Ffrum on Future Computing).本次论坛邀请了计算机与无线通信网络方面的国内知名教授30余人.FFC'07由清华大学张尧学教授担任主席,潘毅教授(美国)、马建华教授(日本)、金群教授(日本)和杨天若教授(加拿大)担任组织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20.
移动警务通依托现行的移动终端PDA设备,支持中文手写输入、无线传输(GPRS)等软件功能,可在几秒钟内快速搜索、查找到目标信息,并进行行政处罚,适合于一线公安交警在现场和移动中进行快速信息查询、比对和违法行为的取证、处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