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阐述货物品类、列车种类、作业特点等快运货物列车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编组站分类线运用紧张、阶段性调车机车能力不足、车辆结合部工作增多、调度指挥信息化配套不足的问题,提出加强日常工作组织优化、强化节点作业组织管理、开发拓展信息化功能、完善结合部管理、完善考核机制等编组站快运货物列车作业组织优化对策,为提高编组站快运货物列车运输组织能力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2.
编组站调度指挥智能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广伟 《中国铁路》2009,(11):61-64
铁路编组站调度指挥智能化管理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依据编组站调度运输生产作业流程、性质和特点,运用智能交通管理理论,在对原编组站调度指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系统优化和改造的基础上,采用新的调度作业组织模式,实现调度指挥的智能化管理,以达到减少人工作业环节,防止人为差错,提高运输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未来运输指挥对编组站的需求,确立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方向,展望了未来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济南西编组站的运输效率影响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运行图编制质量、加强设备改造与养护、调整人员结构、减少施工对运输的影响等对策,以提高济南西编组站的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5.
沪昆线浙赣段技术改造后,受各种因素影响,在运输畅通方面压力以进一步增大。从对编组站和调度指挥等方面要求入手,提出对运输畅通方面相关建议,并在运输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SAM系统基于EAI企业应用集成思路,整合和发展成熟的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提高了编组站运输生产指挥体系的信息化。随着该系统的运用,编组站日常运输生产对SAM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保证日常作业组织安全高效,提出必须明晰应急处置流程,形成正确的应急处置机制和方法,以提高SAM系统运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Synthetic Automation of Marshalling yard)系统以"管控结合"为设计理念,实现了编组站运输生产指挥的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针对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东编组站作业具有复杂性、安全管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联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  相似文献   

8.
车流不均衡条件下的编组站运输组织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少鹤 《中国铁路》2006,(12):66-69
每逢春运、暑运、黄金周期间,铁路为满足旅客的出行而开行大量的临客。在现有客货共线运行的运输模式下,临客的开行占用了既有路网的运力资源,引起了列车运行结构的变化以及机车交路的调整,导致客货列车对数、货物列车到发、机车交路、车流不均衡,从而引起编组站车流接续困难、货车运用效率低、解编作业能力整体利用率得不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在车流不均衡条件下,加强编组站的运输组织,既要在编组站内部优化运输组织,强化生产管理,又要与相邻车站加强运输调整,减少车流不均衡程度,加快货车周转,完善机车交路,尽量减少临客开行给编组站作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编组站扩能改造后运输组织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丰镇站是路网性编组站,自建站以来,历经几次扩能改造,成为西北铁路运输网络上的重要节点.通过对新丰镇站扩能改造后运输生产现状的分析,提出编组站扩能改造后过渡期所采取的运输组织措施,包括加强点线能力协调、密集时段生产组织常态化、灵活使用分类线、充分发挥SAM系统优势等,以有效提高编组站的运输生产效率,确保枢纽通道畅通.  相似文献   

10.
铁路双向编组站处理折角车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分析双向编组站折角车流产生原因,以及对编组站能力和运输组织的影响,总结双向编组站处理折角车的6种设计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对于双向编组站,在折角车流大、衔接方向多且处理复杂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组合设计,以灵活解决双向编组站的折角车问题,提高双向编组站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1.
路网、区域性编组站现状评价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15个路网性编组站和17个区域性编组站目前的主要设备及能力状况;指出了编组站在整体布局上、与区间能力及内部各系统的能力协调上、编组站的改扩建及自动化改造中、编组站的设计观念必设备的维护维修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导致车流不均衡性加剧的原因,并指出车流不均衡性的加剧是目前编组站面临的新挑战。研究了运输新产品的开行对编组站的影响,收集了全路受影响较大的八个编组站的有关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着重对到达注进行了研究,并引入参数ф、ψ来描述车流的不均衡程度。研究结果比较表明,目前车流的不均衡程度已十分严重。文章从编组站的布局及编组站自身两方面,提出了消除不均衡影响的对策;分析研究了编组站为适应我国铁路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编组站是车流调整的主要节点,编组站的组织水平直接影响路网车流分布。通过对徐州北站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当前编组站运输组织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合肥东编组站是华东路网重要的编组站之一,衔接华东二通道、宁西线、合九线等重要路网干线。随着路网的扩充和经济的发展,合肥东编组站承担的车流量快速增长,既有场站能力已趋于饱和;相关线路扩能后,车站的作业量还将稳步增长,迫切需要对合肥东编组站进行改扩建。通过对目前存在问题的剖析,结合研究年度内的运量预测和车流分析,从车站的功能定位、运输组织分工和车流组织、站型选择、规模确定、进出站线路布置等方面,对合肥东编组站改扩建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运输量上升,编组站解体、编组能力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探讨改进、优化运输组织方式,运用管理运筹学的“运输问题”理论,研究到发车流的合理配流,阶段计划合理安排解编顺序,压缩货车中时,提高运输效益。  相似文献   

15.
襄阳北站作为路网性编组站,枢纽畅通对全路货运增量影响较大,需研究优化运输组织、实现接车不等线的方法。通过分析襄阳北站运输组织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破解施工运输矛盾、灵活运用平行径路、创新运输大数据平台、释放解编能力等运输组织实践。通过采取多种提效措施,有效释放运输能力,取得一定成效,可为其他编组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构建基于CIPS的跨站协同运输计划编制平台,感知生产现状、车流分布、阶段计划,从跨编组站协同运输一体和以编组站为核心的区域互保运输一体两个方面,以车辆在成都局集团管内编组站总体的中停时为目标,协同编制各编组站的计划,均衡利用三大编组站能力,实现车流均衡,从而达到避免到达编组站进行重复解体,产生折角车流的目的,形成全局优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成都北编组站CIPS的功能与运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俞平 《中国铁路》2008,(5):31-37
CIPS是编组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2007年,CIPS首次在成都北编组站投入使用,该系统提高了编组站的列车编解能力以及成都铁路枢纽的运输能力。以成都北编组站为例,全面介绍CIPS环境下的主要作业流程、生产流程再造、信息化运用、运输管理和集中控制,为全路进一步充分利用与发挥信息化优势,正确引导编组站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分析既有设备运营特征、运输增增长幅度、各种编组站站型的适应性、工程投资和施工干扰等,说明了选择襄樊北编组站合理站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根据运量大幅度增长的特点,提出了提高单向编组站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编组站能力紧张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静 《中国铁路》2004,(12):46-49
分析影响编组站能力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合理确定编组站的后备能力,并且从编组站运输生产的实际出发,论述通过编组站到、解、集、编、发的各项作业设备和各种能力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及其它一些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来缓解乃至消除编组站能力紧张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20.
编组站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磊 《中国铁路》2002,(1):70-71
分析了当前编组站的存在的布局不合理,传统的运输组织不适应市场要求,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引入引出线不合理等影响编组站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编组站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