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铁路选线是铁路设计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工作。随着铁路技术标准的提高,铁路选线理念发生了较大变化,铁路选线更加注重工程安全,更加注重环境、城镇规划及其他基础设施间的协调。因此,铁路选线所涉及的面更广,所制约的各种不稳定因素更多。针对铁路选线特点,在铁路选线及方案比较中引入风险评价方法,探讨应用一种新的选线方法,把在铁路选线中遇到的不确定因素转化为费用指标——风险概算费用,进而可以很直观地进行线路方案的比选。  相似文献   

2.
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原理和矩阵筛选的方法,将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环保选线涉及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规范性因素、管理性因素和工程技术条件等诸因素及其二级相关影响因子作为矩阵的列元素,将各工程方案作为行元素,评价比较各方案环境影响;提出环保选线原则是依法选线、环保优先,环保选线应利用工程技术条件和规划控制进行选线、选址,应特别重视环境主管部门的要求和社会公众的意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是环境选线的技术保障;环保选线的目标是环境保护和项目建设的协调发展。介绍了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铁路相关工程方案的环保选线过程。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重载,是我国铁路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选线,是铁路工程建设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决定着投资规模。重载铁路的选线又有其独具的特点。张唐铁路是我国新时期以煤炭运输为主的重要干线,寻找到合理的线路走向,是张唐重载铁路建设的基础。本文分析了重载铁路的特征、影响铁路选线的各种因素,提出合理的选线原则和方法,确定科学合理的线路走向。研究结论:在进行重载铁路选线时应综合考虑铁路功能、安全节能、工程投资、城镇规划、环保影响、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使得线路功能完善、技术经济合理、环境影响小,综合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4.
铁路选线是铁路设计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工作,是影响全局性的总体设计,选线质量的高低对项目的工程量、投资、建设难度甚至运营维护都将产生直接影响。为尽可能提高选线质量,文章对综合选线的原则进行了一些探讨。影响铁路线路方案的因素众多,包括政治、经济、国防、地方规划、环境敏感点、地形条件、重大不良地质、水文等,文章分析了选线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选线原则,包括规划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安全选线等。铁路选线工作应注重搜集相关资料,分析影响线路方案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选择相应的选线原则,当不同原则出现冲突时,应抓住主要制约因素确定原则,做到综合最优。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有效地比选铁路绿色选线方案,提出基于突变理论的铁路绿色选线方案优选的突变级数法。首先,对铁路绿色选线方案评价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其次,将底层评价因素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归一化处理,然后,运用不同突变模型的归一公式进行逐层计算,得到突变级数值,给出最优方案。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可避免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且计算简单、可靠性高,评价结果更趋于实际。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建中老铁路地形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孟阿至班普亚段线路方案,分析了影响线路方案的主要因素,确定了地质、环保等选线原则,并据此对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最终推荐采用机场南侧站位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山区铁路选线思路为:在充分掌握方案研究范围内地形、地质及其它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确定对方案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选...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铁路与政治、社会的相关性,铁路选线的技术经济性,以及目前我国铁路的技术发展政策等方面,谈谈自己从京九铁路赣粤段线路走向选择得到几点启示。说明铁路选线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应用工程学。提示选线程师:在选线过程中,应纵观全局,综合分析,合理取舍,选择线路走向,确定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8.
铁路选线应综合考虑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春明 《铁道勘察》2007,33(2):69-72
以胶新铁路、太中银铁路的选线设计工作为例,从满足客货运输的要求,适当预留发展,正确处理选线与地方规划相结合,突出重点工程,综合考虑节能、节地,合理绕避军事区、环境保护区、不良地质等方面,阐述了铁路选线中应综合考虑的主要问题:合理确定限制坡度;尽量加大曲线半径,适当预留提速条件;正确选择接轨方案;正确处理铁路建设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重大不良地质区域的关系;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军事设施的关系;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重点工程的关系;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节约用地的关系;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重载铁路目前在我国快速发展,而铁路选线是铁路设计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及投资规模.重载铁路选线有其自身的特点,简要分析了府兴重载铁路特点和影响重载铁路选线的各种影响因素及选线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论述达成铁路选线设计中的接轨点选择、技术标准确定、分界点分布、线路方案比选等几个方面,旨在抛砖引玉,期益于今后的铁路选线设计。  相似文献   

11.
铁路噪声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形叠置法对线路比选方案的噪声影响情况进行评价。评价中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处理属性数据的功能,计算比较线路方案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程度。应用图形叠置法综合考虑周围环境的噪声敏感程度和线路对环境的噪声影响分布。两者结合,能够直观、全面地展现铁路线路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噪声影响状况。  相似文献   

12.
高架铁路噪声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准高速铁路和城市轨轨交通的发展,产生了高架铁路噪声对环境的污染,成为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问题。为了及时研究解决高架铁路噪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问题,本文重点探讨建立高架铁路噪声预测数学模型,开发计算机预测软件,以满足环境影响评价和工程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尚属起步和探索阶段,目前尚无成熟的评价体系。对开展铁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按照铁路建设规划的形式,给出了铁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和评价形式。在铁路规划中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既符合国家立法要求,也有利于改善铁路外部环境,提高铁路规划的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将隧道工程环境影响控制在区域环境所能承载的范围之内,考虑适应性、可操作性和推广性等原则,提出基于环境承载力构建隧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减少了指标体系赋权过程,能避免人为因素或指标数据的干扰,提高评价体系的通用性。利用SVR建立的隧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并结合交叉验证法对SVR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选择,解决SVR模型在参数选择上的盲目性。以兰渝铁路全线中段的西秦岭隧道为例进行模型运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实际,适应性及可操作性强,能够为隧址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自然保护区铁路选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斌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12):11-13,18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数量、面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铁路工程由于其自身长度较大、技术限制、需要靠近经济点等因素影响,经常会与自然保护区等发生关系,为此对涉及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铁路选线提出建议。研究方法:结合铁路选线中与自然保护区发生干扰的不同情况,分析涉及的法律障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等找出问题解决途径。研究结果:铁路不允许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需占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不得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其污染物排放应满足规定的排放标准。当线路由于各种原因控制侵入保护区范围时,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履行手续。研究结论:选线阶段设计单位在收集保护区资料的基础上对选线进行调整,尽量绕避;难以绕避时,应尽量避开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建设单位应于项目前期即开始办理相关手续,促进项目的勘察、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的有机结合,使项目建设能够平稳、快速、合法地推进。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铁路选线方法研究中未考虑决策者的主观偏好行为,基于决策理论考虑确定型偏好行为对艰险山区铁路线路方案选择的影响,力争构建最佳决策方法来契合决策者的确定型偏好行为。引入直觉模糊集理论,考虑决策者在决策时的犹豫度,通过直觉模糊交叉熵距离度量直觉模糊集的距离或差异程度;构建艰险山区铁路方案比选指标体系,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施工条件及环境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意义4个评价指标层;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思想,考虑评价指标层在权重完全未知和部分未知两种情况下的决策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验证该决策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水平,指导艰险山区铁路选线方案决策。  相似文献   

17.
对位于新疆生态脆弱区的红柳河至淖毛湖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重点研究铁路建设过程中对所经区域的自然植被、水土保持等的影响途径、影响程度及相应环保措施。指出现行环评体制下,铁路建设项目环评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风险评估对于铁路隧道工程的建设和项目选线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铁路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在可行性阶段对应的风险类别与风险因素,建立基于AHP法的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隧道风险等级定量评判标准。模型根据专家对各风险类别和风险因素相对发生概率的定性评判,通过AHP法计算得到各风险类别和风险因素在整个风险评估体系中发生的相对概率,并将风险事件发生后果等级赋予相应的风险分值。最终结合得到的概率与风险分值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得到隧道综合风险评估分值和其对应的风险等级,从而对铁路隧道工程风险进行综合、定量、直观的评估。将A隧道运用该体系进行分析评价,得到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综合风险评估值为4. 774,风险等级为中度。  相似文献   

19.
新建南通—苏州—嘉兴—宁波铁路是国家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三角地区城际铁路网骨干线路.铁路需穿越苏州工业园区,园区内住宅小区密集,同时分布有大批对振动较敏感的高科技电子、精密仪器企业,应尽量减少对住宅小区和沿线企业的影响.通过对线路走向和敷设方式多方案比选,并对振动评估进行专题论证,最终采用征拆较小、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20.
目前铁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背景噪声修正方法存有争议,对铁路噪声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和防治措施的确定有很大影响。本文根据铁路噪声的环境影响特点,认为铁路边界噪声排放评价和铁路噪声常规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背景噪声的减除修正;综合声环境质量预测评价,对铁路噪声适用背景噪声的叠加修正;特殊情况铁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可进行背景噪声的叠加修正,但修正时只应考虑铁路噪声作用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