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基于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的铁路方案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对于铁路路径的选择,一般存在多方案比选,本文主要研究基于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的铁路方案优选。首先,摒弃传统的主观定性的决策方法,研究各种定量决策分析方法,并选择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作为本文理论方法;然后,在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中,深入了解"好中求好"、"坏中求好"以及α系数决策方法等三种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的实施原理;最后,分别利用这三种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对华中至蒙西地区煤运通道平江至新余段线路方案进行比选,并深入分析各比选结果,得出适用于铁路线路方案比选的理论方法。研究结论:(1)对于铁路选线决策的难点,本文在理论上研究了客观定量决策分析方法;(2)通过三种客观决策方法的比较,本文选取的α系数决策方法为适用于铁路选线的决策方法;(3)通过α系数决策方法的计算,代入工程实践,得出了华中至蒙西地区煤运通道平江至新余段线路的推荐方案,与现阶段施工方案相同;(4)基于客观定性方法的α系数决策方法可为速度目标值较低的货运铁路选线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列车节能操纵优化求解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列车节能操纵优化研究的基本问题。基于求解方法的特征对已研究的方法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解析方法、数值方法和仿真方法。分析各个方法的研究现状与投入应用的情况。解析方法求解速度快,且能得到理论上的最优解,为了保证存在有效解,需要进行简化处理;数值方法易于处理较复杂的目标函数,但求解得到的往往是局部最优,收敛性不能保证;仿真方法速度较慢,并不适于在线计算,但其思路简单,易于理解,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离线寻优方法。对列车节能操纵优化方法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新建铁路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建铁路路基的质量控制指标的介绍 ,总结路基检测方法 ,明确各检测方法的目的 ,适用范围及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为合理选择适合新线路基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岩溶隧道涌水量的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分析了隧道涌水量预测的方法,并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某隧道涌水的预测研究,认为数值模拟方法是进行隧道涌水量预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滑模控制理论及其在Buck变换器中的仿真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滑模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的不同之处是在三维空间中设计滑模面,该设计方法充分考虑了Buck中各元件的信息.Buck变换器工作在CCM模式下,计算出该方法的滑模可达性条件及其控制器方程,并论述了该种方法的稳定性.最后采用SIMUUNK对该控制器在Buck电路中的应用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结果论证了变换器的相关理论,证明了该种方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6.
多年冻土地区给排水管道保温层厚度设计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高寒地区给排水管道铺设和管道保温层厚度设计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高寒地区给排水管道保温层厚度设计计算的方法,即利用计算机通过Ansys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的方法,并通过实例得以证明这种计算方法是有效的,从而丰富了高寒地区给排水管道保温层厚度的设计计算方法,并为其他计算方法提供了验证性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南昌铁路局先后尝试的3种线路单元质量评价方法。基于统计推断技术,利用大量动检、轨检数据对这3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建议采用基于最差单项指标的单元质量评价方法。利用南昌局管内3条线路的检测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验证了所建议的线路单元质量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鉴于传统方法检测继电保护装置存在不足 ,提出了一种新的停电在线检测方法 ,介绍了该检测方法的接线、测试数据等 ,并将两种检测方法的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Gabor变换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Gabor变换的自适应信号降噪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降噪特性,同时比较了小波降噪和该方法的降噪效果。将该方法用于齿轮箱的故障诊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齿轮箱中的齿轮典型故障。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隧道洞身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排水问题,以叙永至毕节铁路、西安至成都高铁、改建成都至昆明铁路隧道工程为工程依托,采用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隧道洞身排水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洞身排水应根据不同环境条件进行设计,基于不同环境条件,提出5种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分别为盲管+沟槽排水方法、侧沟连接排水方法、集水廊道排水方法、过水涵洞排水方法及泄水洞排水方法。盲管+沟槽排水方法适用于一般地段,侧沟连接与集水廊道排水方法适用于地下水单侧集中出水地段,过水涵洞排水方法适用于隧底施工揭示岩溶过水通道地段,泄水洞排水方案适用于隧道沟槽排水能力不能满足需求的地下水强烈发育地段。5种排水方法各有优缺点,隧道排水设计应根据环境条件、投资大小、排水效果等综合比较,选择其中最合适的排水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无缝线路铺设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轨道铺设方法和长钢轨焊接方法结合在一起,总结了8种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无缝线路的铺设方法,介绍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指出结合当地实际条件,选择适用的方法和配套的设备可实现无缝线路的快速铺设。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可拓方法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裂缝宽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简述可拓评判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评价步骤的基础上,根据京珠高速湖南段耒宜高速公路CRCP 3个路段的裂缝宽度检测结果,进行了用可拓方法评价CRCP裂缝宽度的研究,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步骤,并将其评价结果与统计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提出了运用可拓方法评价CRCP裂缝宽度的方法。结果表明,可拓方法不仅能合理评价裂缝宽度的现时状况,而且其关联度可以反映裂缝宽度等级的动态发展趋势;而统计方法的评价结果受个别较宽裂缝的影响较大,且为静态结果,只能反映CRCP裂缝宽度的现时状况。因此,可拓方法比统计方法更可靠、更准确,更能满足CRCP裂缝宽度检测的要求,从而为CRCP路面养护维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列车行车仿真系统的原理及结构,阐述精确测速、精确测距的计算方法。分析列车接收轨道电路信息和应答器信息的方法。提出应答器模拟故障的设置方法和动态车长的显示方法。行车仿真的计算方法为列控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室内试验方法,为整个试验系统的搭建提供了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分体式轴箱体的结构,给出了该分体式轴箱体的强度校核方法,该方法包括:轴箱体的超常载荷和模拟运营载荷的计算公式、加载方法;轴箱体的边界约束条件的设置方法;轴箱体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的评估方法。最后指出该校核方法能够使轴箱体满足车辆运营的各种工况。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用地质雷达法和超声波法进行隧道衬砌及挡墙质量检测的新技术.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例,说明了其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流程.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为一种快速、简便、无损、有效的检测方法,可快速准确地找出隧道、路基挡墙的隐患,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方法对衬砌、墙体的破坏性问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抽样检验方法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经验抽样检验方法存在的弊端,重点对科学抽样检验方法的实施过程及优势进行了描述,倡导轨道交通产品制造商积极运用科学的抽样检验方法经济有效地开展质检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磁浮列车整车型式试验的测速要求,对目前国内外各种主要的磁浮列车测速和定位方法进行综述和比较,包括基于感应回线的测速定位、基于计数轨枕的测速定位、基于多普勒雷达的测速定位、基于GNSS的测速定位、基于长定子齿槽检测的测速定位、基于查询-应答器和脉宽编码的绝对定位技术。给出各种测速定位方法的适用情况和优缺点,通过比较和分析,选取基于多普勒雷达的测速方法和基于GNSS的测速方法作为适用于型式试验的磁浮列车测速方法。阐述磁浮列车测速定位方法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包括针对现有测速定位方法的改进、新型测速定位方法的研发和多种测速定位方法的数据融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由于诸多原因目前采用的现场检测SVC阀组故障方法存在不安全的问题,在介绍SVC阀组低压导通试验原理、接线和试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以低压导通试验方法取而代之,并通过应用实例演示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说明该方法在阀组隐性故障处理和效果验证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铁路桥梁规范抗疲劳设计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国铁路钢桥设计规范的抗疲劳设计方法,阐述英国BS5400规范和欧洲规范Eurocode3的抗疲劳设计条文,分析比较这些规范抗疲劳设计方法。英国规范和欧洲规范采用了无限疲劳寿命方法和有限疲劳寿命相结合的方法,中国铁路桥规使用的是无限疲劳寿命方法,各国规范均不同程度地使用了概率的方法来处理影响结构疲劳的因素。在特殊结构细节分类和构造细节热点名义应力的计算方法上,英国BS5400及欧洲规范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且对于剪应力疲劳在欧洲规范中有了较为详尽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通常使用的各种放样方法、各种仪器和各种新放样方法的阐述,分析其优缺点,适用范围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全站仪无仪器高放样高程的方法,分析该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地放样实验采集数据论证我们的分析和理论推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