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路既有线测量设计一体化技术的研发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既有线常规测量方式不能重构既有线、提供中线理论坐标,无法满足CPⅢ铺轨的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兼顾轨道平顺性的最小二乘拟合优化法、拟合理论直线边构架既有线理论中线的控制桩法、基于设计要素阀值的曲线整正法、利用法向趋近重合法计算测点中线理论里程、归化里程获取设计接口数据法重构既有线。研制"全站仪数据自动采集系统"以及"既有线勘测设计一体化处理系统",实现提供既有线设计中线理论坐标的目标,形成从外业测量到内业自动化设计的一套完整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经工程验证后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测设铁路曲线传统上采用置镜于曲线中线上的偏角法,测设时测站多,工作进度慢。采用置镜于任意点的极坐标法,则可便捷地完成铁路曲线中线的测设。详细介绍了如何置镜于任意点用极坐标法测量铁路曲线中线,并指出在测量设备和地形等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测量曲线中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合既有线测绘的实践,针对航测方法既有线中线测量像控点地面标志布设困难、数据量大等问题,提出通过合理划分测区,在保证测区四个角都有像控点的前提下,抽稀曲线内侧像控点的布设方案。对传统像控点布设方案下采集的中线、抽稀曲线内侧像控点布设方案下采集的中线与外业实测中线的垂线偏差进行分析比较,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地铁既有线改造必然出现诸多新老结构衔接问题.为了使铺轨工程顺利进行,必需做好线路调线调坡测量,它是调线调坡设计的重要环节.结合天津地铁1号线既有线改扩建工程,介绍了地铁既有线改扩建工程调线调坡测量、既有线与新线接口联接测量、结构断面测量及中线调整测量的方法和要求.参照相关规范、标准、文献,研究了测量方法、测量位置、测量精度、测量标准、数据分析等问题,提出了相应测量标准,满足了调线调坡设计要求.采取相应的调线调坡测量技术,通过调线调坡设计对现场采集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合理调整新线与既有线的方向、高程,满足结构限界、设备限界、车辆限界的要求,尽量消除因施工误差引起的超限,是做好新旧线路顺接和实现整体线路平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铁路既有线测量及设计一体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获取既有线的数学理论中线为出发点,对既有线外业测量方案、内业数据处理整套方案进行研究,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获取直线理论坐标;将理论坐标作为测点纳入曲线查定,获取曲线要素;采用逐渐趋近法,获取中桩对应的理论中线里程及拔道量;采用归化里程法,计算整数理论里程,内插其高程,获取理论中线水平单,实现里程、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满足利用CPⅢ进行轨道铺设及铁路既有线测量、设计一体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用视距解析法在一个置镜点上测量多个横断面的原理,并用袖珍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还对该方法的测量精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铁路勘测设计实际需求,提出基于GN S S的铁路勘测设计数字化采集系统,包括中线测量、断面测量、水文测量、单点测量、既有线测量等.并从系统框架设计、功能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系统利用移动设备、北斗导航、移动计算、CORS系统、GNSS RTK等技术资源,实现CAD地形图实时导航引导外业测量工作,满足铁路勘测...  相似文献   

8.
提出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解决既有线里程丈量和中线测量的具体思路和作业方案。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利用POS辅助数码航空相机获取高分辨率航空影像,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对既有线测绘开展实验和精度验证,并对造成工程精度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OS辅助数码航空摄影测量能够满足既有线工程的里程丈量和中线测量要求,为既有线测绘提供了一种更加高效、安全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
数字地面模型软件与横断面绘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已有的航测数字地面模型,根据线位在室内计算机上任意绘制横断面的方法,不受天气、交通、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可确保勘测设计工期,降低勘测成本。介绍横断面数据内业采集软件DrawProfile的基本功能,重点介绍数字地面模型采集和编辑的技术方案和作业方法,以及对采集数据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解决老既有线测量技术的安全性差、效率低、精度低等问题。研究方法:用坐标法测量既有线。该既有线测量新技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生产,尽量减少线上工作人数为前提。置镜任意点,每个曲线建立相对独立的直角坐标系,同时完成里程丈量、线路方向、小偏角、轨面高程的测量。研究结果:用坐标法测量既有线,由原来5道顺序流水作业流程缩减成2道顺序作业流程,作业人数由31人减少到13人。完成同样的工作量,减少18个生产人员。线上作业人数由原来的23人减少到4人;最危险的轨道中心作业人数从8人减少到0人,大幅度降低危险系数。研究结论:既有线测量新技术在安全生产、测量精度控制、效率等各方面都有优势。技术更新的目标在于实现电子记录,减少人为错误,实现勘测设计一体化,安全生产,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