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昆仑山隧道和风火山隧道位于青藏高原海拔4500m以上的多年冻土区,是目前世界上在高原多年冻土区这一特殊气候及围岩条件下修建的最高海拔的隧道工程。在高寒缺氧的高原环境下,隧道施工中保护冻土以及隧道的支护是本工程的技术难点。本文通过对高原多年冻土隧道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的实践研究,提出在施工过程中为保持洞内气温而采用两种送风方式:加温预热通风系统和普通通风系统,以及昆仑山隧道采用的背负式供氧技术、风火山隧道采用的洞内弥漫式施工供氧技术的方案,并且介绍了湿喷混凝土支护和模筑衬砌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防水隔热层施工的关键施工工艺,给出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程技术指标。对同类隧道施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羊八井隧道是青藏铁路最长的隧道,海拔4 200 m,在采取通风补氧新措施后,实现了高寒缺氧隧道的内燃机械作业,无轨运输,加快了进度,降低了成本.高原隧道的施工通风仍然是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加大通风量和通风机的改造是重要措施.补氧的重点应为局部,人员自备,设备自备,经济实用.整体全面的增加洞内含氧量难度大,效果差,不经济.  相似文献   

3.
壁板坡特长隧道施工通风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长隧道通风是目前隧道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为分析影响带平导特长隧道施工通风的主要因素及其规律,以沪昆客运专线壁板坡特长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隧道施工时的通风系统和洞内外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并结合目前对隧道施工通风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总结影响特长隧道施工通风洞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特征,包括洞内外的温度差、通风方案、施工组织和掘进方法,以达到合理组织隧道施工与优化通风的目的,为类似特长隧道的施工通风及其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结合石太客运专线南梁隧道出口段施工,介绍双隧并行通风技术,利用双隧并行的有利条件,一条隧道做进风口,相邻一条隧道做出风口,缩短通风长度,加快洞内污浊空气的排出,大大改善洞内施工条件,加快工程进度。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长大隧道施工通风节能技术,以虹梯关特长公路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CFD商业软件FLUENT建立三维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调研方式计算确定特长公路隧道中施工通风控制标准及需风量,制定特长公路隧道联合式通风方式并在风管长度、风机选型数量和风机位置等方面对通风方案进行优化。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的有无排风机的通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特长公路隧道的施工通风中,独头式通风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采用满足污风回流要求的联合式通风方式。该方式能够快速将隧道掌子面及附近区域的CO浓度稀释至规范要求,改善洞内通风条件,保证施工进度,节约大量人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6.
高原特长隧道通风一直都是困扰隧道施工的关键性难题。结合盆因拉隧道通风实践,介绍通风系统的设计、风量计算及通风设备的选型,对类似高原特长隧道通风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关角隧道洞口风幕式风道通风效果及通风必要性以及通风条件。在现行图确定的客、货物列车运行条件下进行测试,测试条件分自然通风及有风幕的机械通风,以NOx和CO的浓度作为评价依据对通风效果进行卫生学评价。测试结果表明该隧道在没有机械通风的情况下,洞内有害气体浓度超过部标,需要进行机械通风。开两台风机和有风幕的情况,通风13.5min洞内的有害气体可降至允许浓度以下。  相似文献   

8.
隧洞机械化施工中,为了更好的消除烟尘,有害气体对作业人员的危害,维持洞内适宜温度和良好气象条件,均需进行通风,通风是保障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大抓生产进度、同时大抓了综合防尘措施。对机械化施工全断面独头掘进长窄隧洞的通风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试验改进,收到了较好效果。我们于1990年11月12日至20日对上窑子隧洞间断接力抽出式机械通风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高海拔地区修筑长大铁路隧道时,低气压、高寒缺氧环境条件下隧道通风技术难题,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祁连山隧道为例,结合原通风设计方案,基于洞内多位置与多组点大气压力、温度、相对湿度以及各组风机运行时各测点风速等参数测试数据,通过理论方法计算隧道施工过程实际需风量,从而对既有施工通风方案进行优化。经现场验证,采用优化后的高海拔隧道施工通风方案,提高了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工作效率,技术可行、经济性好。研究成果可为高海拔寒区隧道施工通风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特长隧洞施工高强度运输尾气排放通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汝洲 《铁道建筑》2011,(1):56-57,62
以锦屏二级水电站特长引水隧洞工程施工为背景,对高强度运输尾气污染的洞身段施工通风技术进行研究。运用隧道工程与通风理论以及仿真技术,分析了高尾气污染特长隧洞洞身段施工通风方案及参数,建立了4#引水隧洞洞身段物理模型并提出了仿真分析边界条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按照研究出的4#引水隧洞射流高强度排污风方案布设风机,射流风机最大风速为3.54 m/s,洞内最小风速为0.325 m/s,距离风机50 m左右风速达到平衡,风速在0.4~0.8 m/s之间,可以保证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1.
自然通风模式在地铁区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在成都南部地铁区间采用的地面开口自然通风模式,包括方案构思、通风井的设置形式、地面开口的大小、间距以及区间结构形式的选择等。通过与传统的区间通风模式相比,自然通风模式可以节省初期土建、设备投资和今后的运营费用。  相似文献   

12.
李宏晋 《铁道建筑技术》2012,(1):103-105,111
对长平高速公路虹梯关特长隧道压入式通风方案进行优化,介绍了巷道抽出式通风加局部压入式通风技术,工程实践证明通风效果良好,可为类似长大双洞隧道施工通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隧道通风是影响长大隧道快速掘进的重要因素,结合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辅助洞在无轨运输条件下的施工通风技术和实施后隧道的通风效果,对长大隧道独头掘进的施工通风技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北天山长大隧道8km独头掘进通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大隧道的通风一直都是困扰隧道施工的关键性难题。结合北天山隧道通风实践,介绍了通风系统设计、风量计算及通风设备的选型,并对目前巷道式通风及巷道内污浊空气稀释提出了改进意见,对类似长大隧道通风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出口到中亚如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机车的通风过滤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现车的改进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措施,介绍了新开发的适用于风沙地区的机车模块化结构的独立通风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一种送风井位于隧道中部,隧道内需风量存在分区段变化的半横向通风方式计算方法,以厦门海沧疏港通道-芦澳路城市地下互通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风道内的压力分布进行研究,并对比送风井位置对风机压力的影响。研究通过在风道末端与风道内任意断面建立一元伯努利方程推导风道末端风速为0和风速不为0 2种情况下风道内的压力分布求解公式,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根据研究结果,送风井位于隧道中部时,两侧风道始端全压可以视为相等,送风机提供满足通风压力较大一侧所需全压即可实现整个隧道的有效通风,该通风方式在增大通风长度适应性以及减小风机功率,以及提高经济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射流风机与洞口风道组合通风效果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在长度超过5km的内燃牵引隧道中,射流风机并未有效阻止风流从洞口隧道内流出,未达到设计通风效果。采用CFD计算软件FLUENT建立三维非线性力学模型,研究洞口射流风机安装断面连接方式、轴流送风口风速、射流风机台数关键因素影响效果。射流风机安装处设置渐变过渡段后,风机吹出的风流可以平稳的进入隧道,从洞口引入新风效果明显;在同样的风量下,送风口风速不同,产生阻力也不同,对洞口端引入新风产生影响,设计中应适当降低送风口风速;在洞口设置同样的射流风机,轴流送风道送入的风量不同,洞口端隧道内风流的状态不同,当送风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将产生洞口段隧道风流流出,设计中洞口射流风机的台数应根据送风道的送风量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8.
电力机车通风方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春阳 《机车电传动》2006,(3):10-14,47
对我国电力机车通风方式进行比较。指出:在我国多灰砂、多雨水的环境下,必须重视机车总体通风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总结分析现场应用的问题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进风口灰尘、雨水的过滤效果,以提高国产机车电气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昆明地区典型车站站台公共区及轨行区排烟系统方案的现场试验研究,得到关于昆明地区采用不 封闭式站台门制式的站台层排烟及车站轨行区排烟的数据。结果表明,采用区间隧道通风系统纵向通风形式替代 传统的车站轨行区半横向通风形式,同时配合车站站台公共区排烟系统的联动运行,同样可满足地下车站站台公 共区及轨行区的排烟需求,通过设计方案及系统模式优化在工程实际中运用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铁区间隧道火灾的自然排烟,采用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软件,数值模拟通风竖井的长宽比、埋深和开口形式对自然排烟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通风竖井的长宽比在1.25~2.5时,其自然排烟效果明显好于其长宽比为5时的自然排烟效果;当通风竖井的埋深在5~15 m时,对自然排烟的影响不明显;采用直通风竖井的自然排烟效果优于采用渐扩通风竖井的自然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