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市域铁路因具有优化城市布局及串联城市组团等特点,日渐受到国内各大城市重视。结合温州城市特点、新型城镇化建设介绍了温州市域铁路TOD发展理念;从线网规划、建设进展两方面介绍了温州市域铁路规划建设情况;从技术标准、机电四大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投融资模式等方面,介绍了温州市域铁路创新实践。温州市域铁路发展经验表明:市域铁路的概念、服务范围、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等,是当前阶段发展市域铁路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保证轨道交通投资科学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我国市域铁路轨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刚刚起步,尚不能满足目前市域铁路建设和发展的需求。以温州市域铁路为依托,结合市域铁路的功能需求和技术特点,开展无砟轨道、道岔、减振降噪、无缝线路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扣件、道岔、减振产品等市域铁路轨道核心装备,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市域铁路轨道系统设计技术,研究成果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市域铁路轨道技术标准体系提供了支撑,对促进我国市域铁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市域铁路的制式选择直接决定项目的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和工程投资,影响市域铁路网络资源的共享,是工程设计与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国内外市郊铁路、城郊快线铁路等技术特点,充分剖析温州的城市现状特征及总体规划,基于温州市域铁路网的构架规模及S1线的站点设置原则,以满足功能定位、工程合理为目的,对市域铁路的制式选择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论:(1)市域铁路可供选择的制式有国铁制式和城市轨道交通制式;(2)制式的选择主要可从与规划的符合性、适应项目特点、换乘、后期运营成本、工程经济比较等方面进行分析;(3)温州市域铁路宜采用国铁制式;(4)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城市在市域铁路制式选择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市域铁路的功能定位和技术特点均有别于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市域铁路的通道选择往往与城市区域内的既有铁路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同时其线路走向以符合既有铁路功能及市域铁路功能为原则。本文基于温州市域铁路S1线(以下简称S1线)与金温铁路温州西站至温州东站段在城区范围内共通道的情况,探讨S1线对金温铁路通道的利用方式,得出适宜于S1线可采用的合理方案,并归纳出市域铁路利用既有铁路通道的分析要点,以期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确定既有铁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是探讨对其利用方式的前置条件;(2)市域铁路对既有铁路的利用方式主要有拆除重建、增建二线和新建双线;(3)在与既有铁路共通道段,需充分结合城市现状及近远期规划等因素进行分析;(4)该研究结论可为其他城市的市域铁路在对既有铁路通道的利用方式选择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域铁路作为带动区域发展的交通模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对于国外成熟的市域铁路技术和减振措施,国内相应研究工作尚属空白。根据温州市域铁路S1线技术要求,借鉴成熟的双层非线性结构,通过关键参数的优化分析,确定扣件刚度参数。现场在线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市域铁路用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安全性能优异,减振效果达到4.9~5.2 dB,可以满足市域线路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市域铁路设计速度为100~160km/h,采用宽体车和窄体车2种车型,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线路技术标准应与市域铁路的功能定位相协调,线路平面设计标准应体现市域铁路特点。结合国内外市域铁路平纵断面标准研究成果,通过优化超高参数、参考行车v-s曲线并针对不同车型进行技术参数分析,提出最小平面曲线半径取值、线间距及其加宽值、长大坡道标准和竖曲线设置条件等设计技术标准。该标准适应我国市域铁路实际情况,在关注旅客舒适性要求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动车组的技术条件,与现行铁路线路设计标准相比具有一定创新性,充分体现了市域铁路特点,且技术经济性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市域铁路建设顺序、速度目标值、系统制式、线路与副中心城区关系等问题,依托温州市域铁路S2线一期工程,采用客流调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温州市域铁路S2线建设的主要技术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温州市城市组团式分布特点和客流实际需求,宜采取先建设市域线后建设市区线的顺序;市域铁路速度宜为120~160 km/h;当市域铁路线路长度超过50 km后,应采用交流制式;市域铁路在中心城区宜采用贯穿布局的方式,在经过副中心或城镇组团时,建议线路沿城区新老结合部敷设。  相似文献   

8.
温州市域铁路S1线开通运营后反映出客流水平不高、交通衔接不畅等问题,导致人们对S1线建设的质疑,进而对发展市域铁路产生困惑。结合国家对市域铁路的发展政策以及温州对轨道交通的期望与诉求,探讨市域铁路作为组团之间通勤化、快速度、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拓展、城市用地开发的支撑作用,为今后市域铁路建设提供思路,并针对温州市域铁路的未来发展,提出加快沿线用地开发、优化交通衔接方案、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合理制定技术标准以及优化轨道交通网络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在市域铁路大跨度桥梁铺设无砟轨道的难题,以温州市域铁路 S3 线永宁大桥(140+200+260+140) m 为例,提出了市域铁路大跨度桥梁铺设无砟轨道竖向变形控制标准,建立了车-轨-桥耦合系统动力仿真模型, 并开展多种工况下桥梁、轨道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桥梁挠跨比、竖向变形曲率半径、梁端转角、轨面平顺 性等指标均满足铺设无砟轨道技术要求;列车按设计速度通过永宁大桥时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指标均满足要求; 对温度荷载作用下桥梁温度变形曲线进行评估,10 m 弦轨道高低不平顺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市域铁路大 跨度桥梁铺设无砟轨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市域D型车辆是专为市域(郊)铁路自主研制的一款新型宽体客运车辆,车宽3 300 mm、25 kV供电,融高速动车组技术优势和城轨车辆运营特点于一体。针对市域铁路运营对车辆的要求,通过系统分析和优化设计,解决了大载客量与宽车体轻量化、快速运行与频繁起停、噪声控制等技术难题,创新研制了市域D型车辆;进而论述了温州S1线D型车辆的平面布置、编组形式、主要技术参数、主要系统技术方案。型式试验和运营统计表明,温州S1线市域D型车辆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从而印证了市域D型车辆相关标准的适用性、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轨道交通的分类。总结了区域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和运营特点,提出了区域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建议,分析了区域轨道交通的基本技术标准,强调了区域轨道交通是体现一体化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整体效益的关键层次,供我国区域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区域轨道交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要求,分析和研究世界级城市区域轨道交通发展经验;结合北京市交通圈层和轨道交通系统的层次划分,着重探讨新形势下北京区域轨道交通在优化轨道交通体系层次、满足通勤客流快速出行、优化和拓展城市空间结构、缓解交通拥堵等方面发挥的重要功能;建议北京区域轨道交通系统尽可能采用城际铁路设计标准,组织公交化运营并注重与不同层次轨道交通系统间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3.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制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市域铁路的两种类型,以及与其相对应的信号系统制式;对比分析了两种信号系统制式的特点。从列车最高速度、列车起停性能及车站站间距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适应性,提出:对于独立线路并且要求具备公交化运营组织形式的市域铁路,CBTC系统在市域铁路上运用,速度目标值和平均旅行速度不是其限制因素,信号系统采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制式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在市域快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从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和服务目标3方面分析了市域快轨的内涵。总结出市域快轨线网具有中心区外围放射线、市中心放射线和穿越市中心3种形态,同时对市域快轨的同城化通勤服务、公交化服务、适应客流变化的运营组织和按照时刻表运行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市域快轨前期规划中要处理好与城市中心区地铁线路、与区域内市域及市郊铁路之间的关系,线路敷设方式、系统制式选择、资源共享、一体化开发等方面的规划要点。  相似文献   

15.
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工程设计速度为160 km/h,突破了既有城市轨道交通规范规定的速度范畴,既有的轨道系统结构形式已无法满足本工程高速行车的需求。同时,本工程还存在通过地段人工地物复杂多样、人员疏散性要求高、建设工期紧张等问题,给轨道系统设计带来了诸多挑战。在没有设计先例、没有规范遵循的情况下,采用"城际"标准与"地铁"标准相结合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设计了适用于不同地段的轨道系统结构形式,提出了基于轨面平顺性控制的成套技术方案。北京新机场线的成功开通运营表明,采用"城际+地铁"相结合的方法可解决更高速度下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系统结构的高稳定性、高平顺性等设计问题。该设计思路与方法可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类似线路提供设计范例,同时也为市域快线及市郊铁路轨道系统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研究分析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正线应用有砟轨道结构技术措施。对地下线正线应用有砟轨道的结构形式、部件选型进行设计分析,并辅以模拟计算手段对道床部分典型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借鉴国铁养护维修典型年运量理论对地下线有砟轨道养护维修工作量进行分析,认为道床几何尺寸、纵横阻力等稳定性指标能够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设备选型合理可行,养护维修工作量适中,认为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正线应用有砟轨道技术具备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外大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国外一些大城市中轨道交通市域线的发展、建设,以及线路型武、运输组织等方面的特点.国外的市域线多为引导城市的扩张而建,多采用干线铁路制式;市域线的郊区段多具有支线,郊区段的站间距离较大、线网规模大;郊区线与市区轨道交通的换乘便捷.指出轨道交通市域线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发展的重点.并提出了国外轨道交通市域线的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借鉴国内外铁路运营经验 ,利用国铁开行城市轨道交通 ,是合理引导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本文阐述了国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的通信网络的系统组成 ,以及两者结合后通信网络的构成 ,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试车线作为新车和检修后的列车进行系统动态调试及性能试验的线路,用于保障列车的安全和可靠运营.针对城际轨道交通的特点,对比分析了国有干线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试车线的功能需求.结合试车线工程实际条件,从测试功能、设备配置、设计规范等方面对城际轨道交通试车线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城际轨道交通试车线的设计应根据现场条件进行布置,有条...  相似文献   

20.
江永  刘迁 《都市快轨交通》2013,26(1):49-53+63
从服务对象、功能定位、技术要求等角度,明确区域轨道交通的概念,将其分为市域轨道交通和区域铁路,并结合城市发展模式,提出两种市域轨道交通发展类型。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出发,进一步阐述发展市域轨道交通的要求,从城乡路网构建、车辆系统开发、多层次网络衔接、审批管理体制、建设时机选择方面,探讨发展市域轨道交通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