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车站施工对地面沉降影响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地铁车站设计推荐方案进行离心模型试验,分析隧道开挖对地面的沉降影响。同时根据试验模型的地面沉降,假设地面沉降曲,提出采用该方案施工时,地面的沉降控制基准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应用非线弹性及线弹性本构模型,对长春地铁1号线火车站站—北京大街站区间双线隧道盾构施工中,在不同施工工序条件下地表沉降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进行分析,得到了使得地表沉降及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最小的最佳工序,以期为长春地铁工程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及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铁27号线蓟门桥站~站后区间下穿东南地下通道,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右线为大断面,且截面形式多样,施工影响较大,保护措施为洞内施工控制加地面深孔注浆。结合地下通道结构现状,提出位移控制指标。在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不同模拟施工步下顶板沉降、底板沉降及侧墙水平位移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地下通道绝对沉降、纵向不均匀沉降、横向不均匀沉降、侧墙倾斜等控制指标,分析了隧道下穿时地下通道变形控制效果。研究结论:区间隧道下穿地下通道施工,洞内施工控制措施和地面深孔注浆措施是有效的;地下通道位移满足控制标准,结构处于安全状态;变截面的右线施工引起的地下通道位移占位移总量56%左右,标准断面的左线施工引起的地下通道位移占位移总量的44%左右。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沉降控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地面建筑物沉降、地面沉降变形的不同要求对沉降控制问题做出分析,给出相关的控制基准值经验公式。结合南京地铁鼓楼站—玄武门站区间具体情况,对浅埋暗挖隧道地表及建筑沉降进行细致监测,并根据现场实测数据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阐述在设计及施工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哈尔滨至齐齐哈尔客运专线穿过的大庆油田由于高强度注水采油和工业、生活超量开采地下水,致使在油田采区及地下水下降漏斗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隆起和沉降变形,不均匀地面变形会对高速行驶的列车安全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查明和研究地面变形发生的范围、速率、变形量及对客运专线的影响程度,为设计采取必要的措施提供依据是非常必要的.研究结论:(1)为准确了解大庆地区地面变形规律,应建立地面变形动态监测系统,监测第四系沉降变形和白垩系隆起变形特征.(2)多采用化学驱油方式,控制注水压力,尽量保持压力场的平衡,并对靠近线路的采油井和注水井进行适当迁改.(3)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建立地下水开采、采油注水、地面变形的耦合模型,预测地面变形发生、发展趋势,为铁路工程提供准确的预报预警.通过分析得出随着采油工艺的改进、地下水减采和动态监测系统的建立,大庆地区地面变形会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不会对哈齐客运专线工程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站风道穿越房区沉降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软土地层浅埋暗挖大断面地铁车站风道穿越房区施工过程中产生沉降的原因,通过采用地表和洞内注浆加固技术,顺利穿越地面密集房区,有效地控制了地表沉降,确保房屋不发生开裂.  相似文献   

7.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宁沪段连续刚架桩基础设计,分析了不均匀沉降对结构内力的影响、连续刚架桩基础对不均匀沉降的自我调整能力、因地质差异各基础可能产生的最大不均匀沉降差。通过分析可知:连续刚架基础对不均匀沉降有较强的自我调整能力,能大幅度减少相邻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差;连续刚架桩基础即使在各基础地质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差很小。因此,连续刚架桩基础设计可以不考虑不均匀沉降或考虑极小的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8.
地铁车站与周边开发共建的差异沉降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地铁设施变形控制标准及共建建筑的差异沉降机理和规律。介绍了沉降计算方法和控制差异沉降的设计方法。结合上海轨道交通某地下车站与大型地下室共建、实施一体化设计施工的工程实践来探讨地铁车站与开发地块建筑共建的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表明,选择合理的沉降计算方法及参数对工程差异沉降进行预估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在设计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可将综合工程对地铁车站产生的差异沉降影响控制在地铁设施保护要求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
浅埋暗挖法施工大跨度风道通过楼房的沉降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旨在介绍软土地层浅埋暗挖大断面地铁车站风道,顺利通过地面楼房建筑区,保证楼房不发生开裂的开挖沉降控制技术。通过地表树根桩加固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地表沉降,保证了楼房的安全,为风道开挖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黄薇 《地铁与轻轨》1995,(1):36-39,25
本文研究了地铁路基的稳定性因素,着重研究了地震活动、动荷载、路基不均匀沉降、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最后对地铁施工方法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香港地铁516标段位于东涌,是香港地铁东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516标段隧道段采用明渠开挖施工,全长2.5km。由于隧道大部分位于填海区,沉降不均匀,地下水位高,故在桩号CH2+495处设置了一道沉降缝;沉降带外壳(先浇部分)完成后,经3个月的沉降,然后开始后浇区的施工。在外围完全封闭的状态下,后浇区的施工难度非常之大(图1、2)。  相似文献   

12.
结合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林萃桥站基坑邻近匝道桥的实例,分析了地铁深基坑施工对邻近匝道桥的桩基沉降、桥台不均匀沉降及倾斜等的影响,阐述了如何结合计算情况在设计时考虑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供以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础沉降对土路基上板式轨道动力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无砟轨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由线下基础决定,而土路基上无砟轨道铺设成功的核心是不均匀沉降的控制,因此研究不均匀沉降对轮轨系统的动力影响对工程设计很有必要。研究方法: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土路基上车辆-板式轨道耦合动力学垂向模型,并编制相应的仿真计算程序。研究结果:选用不同沉降工况进行计算,得出轮轨系统的动力响应,以及不均匀沉降对轮轨系统的动力影响规律。研究结论:当车辆通过路基不均匀区段时,轮轨动力作用急剧增大,CA砂浆和路基面动应力明显增大,设计速度为250 km/h时,路基不均匀沉降建议控制在20 mm/20 m以内,困难路段不得超过30 mm/20 m,设计速度为300 km/h时,路基不均匀沉降建议应控制严格在20 mm/20 m以内。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地铁车站附属设施地面建筑(以下简称“车站附属地面建筑”)分散布置的问题,在总结车站附属地面建筑集约化设计原则基础上,通过分析车站附属地面建筑的空间布局,探讨了车站附属地面建筑集约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车站附属地面建筑的集约化设计可分为车站附属地面建筑与周边建筑集约化设计以及车站附属地面建筑自集约设计两大类。前者主要阐述了车站附属地面建筑与周边建筑物结合的集约化设计思路和方法;后者主要基于车站出入口、安全出口及风亭的相互组合。阐述了其自集约设计的思路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12月19日,武汉市副市长岳勇在向中央和省安全督察组汇报时说,武汉市计划增加630万元投资,为地铁施工配备“远程诊断系统”,全天候地对地铁施工进行监控。该设备通过在重点监控点安装数据采集器,实时收集各项指标,比如地面建筑物的沉降幅度等,再实时将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后方的平台系统,由各方面专家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该处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目前,武汉市已有8套监控系统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全线5个盾构区间除行政中心站至凤城五路站区间已贯通外,其余4个盾构区间正在顺利进行。为防止地铁施工过程中出现地表沉降,在2号线沿线布下上万个监测点,对重要的建(构)筑物、地铁中心线道路、地下管线等进行了重点布点,随时掌握道路降不降、基坑斜不斜、管线动没动、地面建筑有无下沉等情况。这些监测点就像是一个个“电子侦探”,全天候盯着地质和管线的细微变化,就连地面一根头发丝般的位移都可以及时被发现。  相似文献   

17.
以处于区域性沉降槽的西安地铁某线路地面工程控制点变化为例,分析区域性地面沉降给地铁工程建设带来的危害,并结合工程施工实际,从设计、施工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地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西安地铁2号线地面景观的调查研究,从地铁地面景观与西安城市特色和文化的搭配协调、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其与周围已有建筑、未来建筑及道路规划的协调等方面,对地铁地面景观设计进行阐述,为西安地铁其他线路的地面景观设计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软土地区桩基沉降的机理,提出了控制不均匀沉降和方法,从理论上将高架站桥横向墩各立柱基础之间的不均匀降差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为结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铁施工可引发大范围地面沉降,容易造成地面塌陷、地下管道及地面建筑物损毁。以武汉地铁8号线梨园站为例,利用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地基In SAR)对其施工引发的不均匀地面沉降进行自动化连续成像监测。监测分析表明,地基InSAR技术能够有效获取地铁施工区域高精度、高分辨率不均匀形变场;大部分地区的形变累积量在10 mm以内,满足地铁施工对周边道路和建筑物影响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