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结合蒙古国既有铁路运输运营情况、运量预测、功能定位等因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拟建蒙古国北部矿区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项目等级、轴重、速度目标值及最小曲线半径、限制坡度等)进行研究,对双机牵引9 000 t/9‰的限坡方案,双机牵引6 000 t/12‰的限坡方案,双机牵引9 000 t/9‰、局部三机12‰的限坡方案,双机牵引9 000 t/9‰、9 000 t/18‰均衡坡的限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在机车类型选择方面,对HXN、GE Evolution及DF4D系列机车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的主要技术标准为:单线铁路,轨距为1 520 mm,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800 m,双机牵引9 000 t,限制坡度为9‰,HXN系列机车。  相似文献   

2.
胡江民 《铁道勘察》2011,37(3):70-73
限制坡度是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之一,限制坡度的选择对线路长度、工程规模和投资有着直接影响.在既有线改建或者增建二线项目中,第二线限制坡度的选择对线路走向、既有设施的利用均有较大影响.以多丰、虎丰线增建二线限坡方案研究为例,阐述增建二线坡度选择与项目所经地区地形类别、自然坡度、相邻线坡度、牵引质量及机车类型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衢州至宁德铁路限制坡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衢宁铁路为海峡西岸宁德港及临港工业后方重要集疏运通道,衔接路网线路多,所经浙西南、闽东北地区地形起伏大、工程艰巨;项目设计限制坡度大小对线路走向、线路长度、工程投资、运营费用、牵引质量及输送能力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结合项目功能定位和运输需求,路网相邻线路技术标准、牵引动力与坡度体系的发展趋势进行不同坡度方案的论证比选,确定本项目的限制坡度。研究结论:(1)全线双机坡方案及区段双机坡方案均未能体现大坡度优势、工程运营费较高、运输组织不便;(2)6‰和9‰限制坡度均可单机牵引,运输组织顺畅;(3)全线单机9‰方案可较好适应地形,工程投资及换算工程运营费省,综合效益最好,衢宁铁路限制坡度推荐采用9‰。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东环铁路联络线沿线地形陡峻、地势高差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确定合理的限制坡度可以为制定线路方案、优化项目投资方案提供保障。结合乌鲁木齐东环铁路联络线地形地貌、经济运量、开行方案、机车牵引质量、制动性能、工程投资、运营费和机车购置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方案比选确定最优限制坡度方案。从工程设置及投资方面进行分析,13‰坡度方案具有正线长度最短、工程投资最省、运营成本最低的明显优势,推荐13‰限制坡度方案。  相似文献   

5.
鲁鑫 《科技交流》2010,(2):37-40
根据地形及运量特点对哈罗线哈密南至巴特段的限制坡度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双机12.5‰、单机重车方向6‰轻车方向12.5‰的均衡坡和单机6‰三个坡度方案.并从地形适应性,运输组织以及工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说明。从而确定了哈密南至巴特段的限制坡.  相似文献   

6.
对拟建的浦梅铁路建宁至冠豸山段所在区域路网中运量预测、功能定位、相邻铁路技术标准等进行分析,以确定合理的铁路技术标准。以运量为依据,以路网协调统一为原则,从地形适应、运输组织和投资规模等方面对本线主要技术标准进行综合比选,其中对120 km/h和160 km/h速度目标值进行分析比较,限制坡度采用9‰和13‰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采用单线铁路、电力牵引、速度目标值160 km/h以及全线限制坡度采用13‰、本段按9‰控制等主要技术标准的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7.
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限制坡度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服务于温州乐清港区集疏运和临港工业及沿线地区经济,通过金温铁路向西连接浙赣铁路,是港区联系并辐射内地的后方通道;项目由地方全额出资建设,且黄田至绅坊段为规划沿海货运专线的组成部分。限制坡度研究结合项目功能定位、近远期运输需求、路网相邻线路技术标准、运量特点、工程投资等诸多因素进行了6‰、6‰/9‰均衡坡、黄田至绅坊段6‰、其余区段9‰的多限坡方案论证比选,推荐适应路网既有和规划线路标准,符合项目建设特点和建设规划,工程投资省的黄田至绅坊段6‰、其余区段9‰的限制坡度方案。  相似文献   

8.
松江河—长白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铁道货运》2012,(11):33-38
松江河—长白铁路地处中朝边境,线路技术标准的选择直接影响铁路的运输组织、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根据该线路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路网协调、运输组织、地形条件和工程投资规模等方面对线路速度目标值、限制坡度、牵引方式等技术标准进行综合比较。研究给出松江河—长白铁路的速度目标值采用120 km/h预留160 km/h方案,限制坡度采用13‰,牵引类型采用SS4型电力机车的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改建铁路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限制坡度的选择,通过从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安全及施工风险、与路网相邻线路限坡适应性、线路平纵断面条件、工程投资、与城市规划地适应性等方面对6‰、9‰两个坡度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推荐采用6‰限坡方案。  相似文献   

10.
货运铁路的牵引质量与运输需求、机车类型、限制坡度、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等铁路主要技术指标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线路输送能力,并对工程投资、运营成本、运输效率等技术经济指标有很大影响。结合新海铁路对牵引质量选择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选择尼泊尔国家铁路网限制坡度和牵引体系(牵引种类、机车类型、牵引质量)技术标准,在对尼泊尔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气象特征、运量预测和运输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限制坡度和牵引体系规划原则。利用地形雷达数据,对各线纵断面特征进行分析,对各线限制坡度方案进行工程和技术经济比选,提出限制坡度体系推荐方案。分析相关机车的主要技术特征及参数,结合限制坡度方案、路网布局和编组作业安排,提出各线机车类型和牵引质量推荐方案。对通过能力、输送能力进行验证分析,对研究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日喀则至亚东铁路需穿越喜马拉雅山脉,需克服南北麓的巨大高差,其中最困难段帕里至亚东段航空距离37 km,高差1 300 m。考虑本线研究年度内客货运量相对较小,本段应采用较大的线路坡度,选择合理的机车类型,对缩短线路长度,降低工程投资有重要意义。通过从地形地貌、机车性能、工程设置、运营安全及投资等方面对不同坡度方案进行分析比选,推荐日喀则至亚东铁路帕里至亚东段采用30‰限制坡度方案及HXD2双机牵引,研究成果对高差大的地形条件下限制坡度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既有娄邵线技术改造限制坡度的选择,对既有12.59‰限坡和统一采用6‰限坡两方案,从能力适应情况、运营费分析、统一技术标准的角度、工程运营费综合比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推荐采用6‰限坡方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川藏铁路不同限制坡度条件下重点工程情况、施工工期,工程实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研究,并综合运输组织、相关路网的限制坡度等因素,确定本铁路经济合理的限制坡度。本铁路重点对12‰,加力坡24‰坡度方案和16‰,加力坡30‰坡度方案进行比选。30‰方案地形适应性好、控制性工程工期短、工程投资省,且理论分析列车牵引和制动不存在问题,但通过对国内已开通运营的长大坡道铁路调研,结果表明:长大坡道运营安全风险较大;24‰方案基本能够适应地形,工期较30‰方案稍长,静态工程投资总额仅增加7.1%,运营上更能与区域路网匹配协调,实际运营经验成熟。从运营安全角度分析,建议本线采用12‰,加力坡24‰坡度方案。  相似文献   

15.
黔桂线扩能改造工程主要技术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目的:本文介绍黔桂铁路(贵阳—柳州)的线路走向和工程概况。其中重点介绍扩能改造措施及主要技术标准研究,扩能方案的比选、限制坡度、以及提速改造,速度目标值、正线数目的比选,工程实施效果等,以期对电气化铁路的扩能改造提供借鉴。研究结论:电气化Ⅰ级铁路、单线预留复线,柳州—洛满段增建二线。限制坡度:6‰,双机13‰,牵引质量3800t。柳州至金城江段按160km/h速度目标值设计,金城江至龙里段按140km/h速度目标值设计,并酌留余量。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是一条客货共线、以客为主的区际干线铁路。由于沿线岩溶发育典型,工程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工程投资大,需要对不同的坡度方案进行比选,以便确定合理的线路坡度。本文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岩溶,对比13‰和18‰坡度方案的工程投资和工程风险,分析牵引质量、机车类型合理组合及其与相邻线协调匹配情况,并对运输质量与运营成本进行经济评价。研究结论:通过方案比选研究得出:(1)两个坡度方案均可满足相关运营安全要求;(2)通过工程风险及工程投资分析,18‰优于13‰坡度方案,能降低施工难度,减少运营风险,节约运营费用,建议本线坡度采用18‰方案;(3)黔张常铁路坡度方案的比选过程,可供其他类似岩溶地区铁路坡度比选参考。  相似文献   

17.
磨万铁路是采用中国标准建设的时速160 km客货共线铁路,货物列车牵引质量3000t,由2台HXD3C型机车牵引.磨万铁路磨丁—万荣段最大坡度为24‰,在长大坡道区段,上坡道受机车牵引能力限制,下坡道采用空气制动调速时,列车运行速度均明显降低.研究货物列车运行速度受坡度的影响及长大坡道上的货车动力学响应,为磨万铁路货物...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至尼泊尔跨境铁路穿越喜马拉雅山脉,具有显著的地形高差,海拔从佩枯错4 600 m急骤下降至加德满都1 360 m,部分地段自然纵坡达50‰及以上,需要采用较大坡度以适应地形。在分析国内外大坡度铁路使用及发展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地形特点对坡度方案进行分段研究,重点对佩枯错至加德满都段最大坡度方案从运输安全性、运输质量、运输能力和运输经济性等方面综合分析论证。结合长大下坡紧急制动距离的要求,分析客货列车下坡限速,考虑牵引力、制动力、黏着力和车钩强度等限制条件,检算满足长大坡道客货列车牵引、制动安全的牵引质量和编挂辆数,并结合运输需求分析不同坡度方案能力适应性,通过模拟牵引计算比较列车运行速度,计算工程投资、机车购置费和运营费的费用现值,进行经济性比较。综合分析,本项目最大坡度日喀则至佩枯错段暂推荐采用13‰,佩枯错至加德满都段采用30‰。  相似文献   

19.
格库铁路是我国西部地区一条重要的路网性干线铁路,横贯柴达木、塔里木两大盆地,翻越阿尔金山,地形高差巨大,线路最大坡度的选择是该项目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格库铁路沿线地形地质条件、运输组织、牵引质量、机车选型和综合经济性分析,对最大坡度进行多方案比选研究,提出在地形高差大的艰险山区,适当提高线路最大坡度,采用16‰最大坡度,通过充分发挥大功率机车的牵引力优势,优化铁路移动设备与固定设施合理匹配,可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投资和节省运营成本,实现项目综合经济效益最优的目的;提出在坡度方案比选中采用单位坡度线路长度缩短率、单位坡度桥隧缩短率及单位坡度经济性等系列概念,可将最大坡度变化引起的线路长度、桥隧长度及工程造价变化程度大小予以准确量化,将通常笼统的、概略性的评判精准化。  相似文献   

20.
对新建哈佳铁路功能定位进行分析,结合路网、工程实际情况,确定线路宏观走向方案,重点从速度目标值、限制坡度、牵引质量、到发线有效长等方面对哈佳铁路的建设方案进行研究。经过综合分析,推荐满足运输组织要求、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13‰限制坡度,到发线有效长1 080 m,货物列车双机牵引质量5 000 t的200 km/h客货共线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