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量支付是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重要手段,涉及多方利益,在建设工程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州地铁从1993年开始修建,在我国起步较早,施工管理经验比较成熟。广州地铁建设计量支付方式的优缺点可概括为“管理规范、投资控制严格、效率不高”。但总体来讲,广州地铁计量支付方式是成熟的,具有规范标准、操作性强、有利于控制投资的特点。目前国内各大城市掀起了地铁建设高潮,广州地铁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应用背景 摩托罗拉系统在广州地铁的使用情况广州地铁的发展离不开优秀地铁人对工作的执着与负责,也离不开尖端设备对地铁运营的支持,无线集群通信系统属于关键设备其中之一,从2003年开通的广州地铁二号线开始,摩托罗拉TETRA无线集群系统开始为地铁服务,到04年开通的三号线、  相似文献   

3.
<正>我是1963年从唐山铁道学院电机系电力机车专业毕业的。当时是国家分配,我被派到了湘潭电机厂(以下简称“湘潭厂”),先是搞矿山大机车的试验、验收等工作。后来,国家要建造地铁,把制造车辆的任务下达给了长春客车厂(以下简称“长客厂”)和湘潭厂,我就参与了地铁车辆的研发、试验工作,得到了不少磨练。再后来,来到了广州,参与了广州地铁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工作。就这样,与城市轨道交通结缘五十多年。  相似文献   

4.
记者从佛山市发展改革局获悉,在广(州)佛(山)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中,未来将建设六条地铁线路。至2010年广佛地铁建成通车之后,广州到佛山只需十多分钟车程,广佛地铁可望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条城际地铁。  相似文献   

5.
《都市快轨交通》2013,(4):124-125
6月29日,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建院20周年大会在广州南方剧院隆重举行。广州地铁总公司领导丁建隆、吴慕佳、刘光武、竺维彬、刘智成、钟学军、梁巧明、邓承山等应邀出席了会议。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历任老领导、退休人员、全体员工600余人参加了大会。会上,广州地铁总公司丁建隆总经理用诚挚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曾经作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老员工的骄傲和自豪。高度赞誉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建院20年来为广州地铁乃至全国轨道交通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向广州地铁设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2003年韩国大邱地铁及2010年广州地铁两起人为纵火事件,对比分析了两起地铁列车火灾的抢险决策、抢险组织、火灾后果及经验教训.从抢险原则、抢险程序和抢险措施等方面详细剖析了地铁列车火灾的抢险救援机制.地铁系统内部必须建立有效的列车火灾抢险机制,必须建立起快捷准确的信息沟通方式,完善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快速准确响应地铁列车火灾事件的抢险措施,以有效降低地铁列车火灾事件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技术动态     
广州地铁2号线晓港站至三元里站投入运营 2002年12月29日起,广州地铁2号线晓港站至三元里站投入运营。广州地铁2号线全长18.25km,从琶洲站到三元里站,16个车站15个区间,南北走向,与广州地铁1号线在公园前站交叉换乘,形成十字交叉。设计速度为80km/h。首通段——晓港站至三元里站(全长8.9km,9个车站)于2002年12月29日起投入运营。全线将于2003年4月28日开通。地铁2号线具有一流的设计标准,各系统设计都具有先进性,体现了人性化的现代特征。如轨道线路,采用了弹性短轨枕,浮置板道床以及全线无缝线路的设计,最大限度地降低列车运…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铁1号线于1997年6月28日首期(西朗至黄沙)开通运营、1999年6月28日全线开通运营.自1999年全线开通运营起,至2002年6月28日止,累计开行客车28.17万列次,运送乘客超过19 164万人次,运营里程约517.40万列车公里.目前,列车运行间隔6~8 min,平均日客运量超过17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39.3万人次,正点率超过99.5%.广州地铁1号线在广州市区客运市场中的占有率约为4.5%.通过安全运营,广州地铁已经在广大市民中树立了"安全、快捷、准时、舒适"的形象,安全运营为树立广州地铁品牌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广州地铁3号线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的国产化设计、计算、和生产制作,试验表明该抗侧滚扭杆装置的结构、刚度、强度及制作工艺等完全满足SIEMENS公司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和广州地铁3号线车辆的运用要求.在广州地铁3号线运营3年多,该装置未发生任何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广州地铁3号线、4号线同时开通,这是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一大盛事.我代表建设部,向广东省委、省政府,广州市委、市政府和广州人民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的地铁建设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新年的问候.  相似文献   

11.
王振信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1):后插1-后插8
上海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南段于1993年5月28日投入运营,使上海成为中国内地第三个开通运营地铁的城市.在地铁11号线延伸到江苏省昆山市后,上海又成为中国首个有跨省运营地铁的城市.今天的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计20条,总长度近800公里,日均客流量1000万人次以上.上海用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建设地铁100年走过的路程.我有幸参与其中,并见证了上海地铁从无到有、从最初的几百米试验段到现在的运营总里程位居全世界榜首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周庆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后插1-后插6
我想重点回顾一下从1956年国家成立第一个地铁建设机构——北京地下铁道筹建处开始,一直到1965年北京地铁正式开工建设的这段历史.这10年的历史很重要,因为我国地铁建设的一些重要决策、基本框架就是在这一阶段确定的.现在,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已经不多了.因为在1956年北京地铁筹建处成立时就参加工作的第一代地铁建设者,一直到现在仍在做一些具体工作、担任一些职务的,好像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所以我觉得我有责任把我所知道的这段历史中的一些情况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相似文献   

13.
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大运会等国际盛事是近几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助推器。"北上广深"4城市的地铁运营率先进入了网络化时代。适逢笔者在广州出差,应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何麟副总经理和运营事业总部蔡昌俊总经理的邀请,6月20日我学习考察了广州地铁并随访了广州地铁运营事业总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广州地铁2号线列车牵引系统和制动电阻能耗试验,并结合广州地铁1号线列车牵引系统和制动电阻能耗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广州地铁1号线、2号线列车制动电阻能耗差异原因,找出降低广州地铁1号线列车制动电阻能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1965年7月我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到2021年底我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8 741 km,中国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武汉包揽了世界各城市地铁里程排行榜的前五名,中国地铁建设从蹒跚学步到发展壮大,历经了50多年的发展。回顾这50多年地铁的设计历程,地铁设计理念从最初满足人民防空需要的安全设计、回归到满足交通需求的功能设计、再到满足成本控制的经济设计、进入到满足环境保护需求的环保设计。地铁设计理念的演化根植于时代的变更,体现了时代的发展,随着“绿色、创新、共融”新一代城市发展理念的形成,地铁设计正朝着装配化、机械化、智能化、低碳化、与城市融合的一体化设计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与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正处在跨越式的发展阶段,而技术创新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广州地铁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有利于城轨交通跨越式发展的技术创新策略和措施.例举了广州地铁2、3、4号线中实施的技术创新项目,指出要从组织和制度保障上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面临着地铁工程的大规模建设期,在大规模建设的同时,地铁工程建设存在着信息传输时效性差,数据共享程度低,预警机制不完善,各参建方协同工作能力弱,数据流失等问题.为了有效降低工程建设风险,广州地铁于2006年~2010年对在建线路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项目,开创了我国开展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先河.本文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体系、主要功能以及在广州地铁风险管理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地铁车辆的运行平稳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乘座舒适性,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地铁车辆运行平稳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以广州地铁修造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广州地铁修造车进行运行平稳性测试与分析,使人们了解广州地铁修造车的平稳性水平,并进一步为修造质量控制以及新线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结合广州亚运会期间的地铁运营组织工作,分析总结了广州地铁支持亚运、服务亚运、保障亚运的制度措施和成功经验.从4个方面阐述了广州地铁在多条亚运新线建设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经验:一是统筹规划,确保线网资源的合理分布,奠定运营安全的基础;二是设计创新,系统考量,构建运营安全的技术屏障;三是提升管理,完善机制,促进运营安全目标的实...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分级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了广州地铁突发事件响应分级的情况,根据地铁现状,提出了按处置层级分级的方法,然后根据广州地铁的应急预案,结合国家4级分类方法,提出了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分类方法.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制定合理的救援方案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