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12月23日,广铁(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广州组织召开了“广铁集团网络安全监控系统”技术审查会。会上,审查委员会认真听取了该系统研制报告、技术报告、测试报告和用户使用报告,现场观摩了系统演示,一致同意通过技术审查。  相似文献   

2.
李鹏 《中国铁路》2004,(5):26-26
2004年4月26—27日,铁道部科技司、运输局基础部组织路内60多位CTC技术专家对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研制的西宁铁路分局西宁一哈尔盖新一代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FZK-CTC)进行了技术审查。经过严格的系统测试和热烈的技术讨论,最后与会专家一致同意我国第一套新一代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通过技术审查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2日,郑州铁路局科委组织对局科研所和郑州东站共同研发的“铁路货物装载加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技术审查。与会专家听取了课题组的研制报告、技术报告、运用报告和专家组测试报告等情况介绍,并进行了现场演示,经专家组认真讨论和评审,同意该系统通过技术审查。  相似文献   

4.
2007年4月6日,铁道部鉴定中心在京组织对由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主持的“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可行性研究”进行审查。项目组汇报了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的研究背景、系统建设目标和任务、系统技术和工程实施方案、投资概算、效益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会专家观看了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的演示。审查组从技术、工程和实用角度提出了建议。并对项目寄予很高的期望。与会专家一致同意该项目的科研报告通过审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2005年11月18日.铁道科学研究院在京主持召开了由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开发并完成的“ZT200增强型制票机”、“新型列车移动补票系统”项目技术审查会。会上,审查委员会听取了上述两个产品项目的技术研究报告、测试报告,检验报告.技术查新报告.用户报告.审查了有奖资料.并观看了实物演示。经审查委员会认真讨论,从为:  相似文献   

6.
文隽 《中国铁道科学》2004,25(2):113-113
20 0 4年3月,铁道科学研究院在《成果汇编》中发布2 0 0 3年科技成果4 0项,这些成果由铁道科学研究院与其他企业、高校合作完成,其中铁道部及其他省部鉴定成果9项,铁道部技术审查成果2 5项,院、局级技术审查成果6项。这些成果中13项科技产品成果涉及铁道工程、铁路计算机自动化设备、环境保护设备及检测设备诸方面。它们是:D0 9 32型连续式捣固车,轨道状态确认车,防腐蚀混凝土接触网支柱,80 0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JWBP铁路列车移动补票系统V1 0 ,T7型检衡车,HXXS4型再生制动吸收设备,KZW型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微机实验台,钢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了比较于自成系统的TW-2型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出在CIPS环境下TW-2系统的技术要求、系统架构和实现方法。文中提及的主要技术要求在目前室内仿真调试阶段已经基本实现,并作为CIPS子系统的一部分于2005年12月通过铁道部技术审查。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络技术的监控系统结合当今网络技术发展形成的成果,对传统的监控系统的某些不足环节进行改进,使之能在跨地区、跨省市的范围内形成监控体系,以便运用于铁路和公路以及天然气运输管道之类线型建设项目管理上,实现比以往更少更精干的管理队伍,管理更大型的、地域更广的铁路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9.
TYWK型驼峰信号一体化模块控制系统是由通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驼峰所、北京局和北京计算机一厂联合研制开发的新型自动化控制系统,成功地将数据采集、信息传输、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全部电子化。首次将微电子技术融人铁路信号基础设施,在驼峰信号工程上取消了继电器接口电路,实现了全微机化控制的电子信号控制系统。该系统已于1999年11月在大新站驼峰开通使用,2000年2月通过铁道部技术审查,得到技术审查委员会和现场使用部门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0.
资讯     
客运专线扣件系统研制通过技术审查2007年3月12日—13日,由铁道科学研究院主持承担的铁道部重大课题“客运专线扣件系统研制”通过铁道部科技司组织的技术审查。为满足我国客运专线的建设需求,客专扣件系统自主研发工作自2006年2月开始启动,铁科院铁建所、金化所、通号所和东郊  相似文献   

11.
2011年6月3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在京组织对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承担的院基金项目“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进行了技术审查。审查组听取了项目研究报告、检测报告,观摩了系统演示。一致认为,该系统软件总体框架和技术方案合理,软件功能和外部接口完善,  相似文献   

12.
2004年8月12日,铁道部科技司、运输局会同信息办、计划司、建设司、安监司、鉴定中心,在北京组织专家及有关部门领导,召开了FZt-CTC型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技术预审会,对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北京东方宇业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FZt-CTC型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进行了技术预审查。  相似文献   

13.
《电气化铁道》2008,(6):21-21
2008年11月26日,受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委托,由北京市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主持,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昆泰大酒店成功举办了“CSC-2000/RA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新产品鉴定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工艺审查报告、质量检验报告、检测报告、查新报告、用户使用报告,审查了所有技术文件资料,观看了产品的现场演示,测试组进行了现场测试,形成鉴定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来自铁道部运输局的消息,我国首款国产化铁路GSM—R手持终端(作业手持台)通过铁道部技术审查,正式进入铁路市场使用。根据铁路发展规划,我国铁路确定了GSM—R专用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体制,用于替代传统的模拟450M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同时要承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全面提升铁路移动通信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2021年,英国动车组车体裂纹引发缺陷车辆召回,英国铁路安全监管办公室(ORR)对召回处置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并发布了名为“经验教训”的系列监管报告。报告详述了ORR召回处置中运输安全、客运服务监管内容和调查结论。在运输安全监管方面,ORR进行技术审查和运营商及制造商安全管理体系(SMS)审查。技术审查包括确认缺陷产生原因及处置措施、审查全行业缺陷确认过程等;运营商及制造商SMS审查包括审查行业确保运营安全的管理流程等。在客运服务监管方面,ORR审查缺陷产品召回事件对旅客出行的影响。借鉴英国铁路缺陷产品召回监管报告,提出我国铁路缺陷产品召回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铁路站场BIM模型在设计、创建和应用过程中具备统一且正确的模型特征和信息,以铁路站场BIM模型审查为出发点,基于Bentley-ORD软件开发铁路站场BIM模型审查系统,研究站场BIM模型信息标准规则,并搭建了标准数据库,通过信息读取模块获取模型包含构件的所有信息,利用信息审查和信息修正模块将模型构件的实际信息和标准数据库中的信息格式及内容形式进行对比审查、修正,并输出审查与修正的详情报告。研究表明:基于标准化的BIM模型审查体系,使得通过审查的BIM模型具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结构形式与附加信息;利用批量化模型审查方式,实现大规模站场BIM模型的快速、批量化一键审查与信息修正,显著提高了审查效率和模型修正的准确度;通过应用统一的模型审查标准,反向推动了站场专业BIM设计的三维环境的统一,促进了站场BIM三维设计的标准化,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7.
北京铁路局太原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多年研发救援装备和研究大量救援案例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决策支持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V15UALC#和windows环境下开发了RDAS。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用产生式规则系统表示救援决策知识:在推理策略上设计了基于数据库的、逆向的和前向的3条技术路径实现决策操作。在事故现场,RDAS以人机交互方式实时提供一个或一组救援方案,供决策参考。该系统经测试通过技术审查,已装备救援单位使用。现介绍铁路救援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铁道机车车辆新标准化审查管理办法》(铁科教枝[2000]9号)的发布实施,总结了铁道新产品标准化审查的历史成果,是铁道标准化发展的新起点,将极大地规范铁道行业的标准化审查工作,有力地推动铁路制造业的发展。本文试从标准化审查工作的意义、目的、地位和重点等方面论证如何做好新产品生产前的标准化审查,特别是标准审查,以提高人们对标准化审查的认识,从而提高在实践中运用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2011年6月29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在京对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承担的“铁路客站安检区域智能视频监控分析系统”进行了技术审查。技术审查组由铁道部信息办、运输局、公安处、鉴定中心、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铁路第三设计院、北京南站派出所等单位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20.
2006年9月15日,由济南铁路局和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胶济线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FZk-CTC)”通过了由铁道部科技司、运输局会同部建设司、安监司、信息办、鉴定中心组织的技术审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