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地铁连续同台换乘站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类比常见轨道交通换乘站设计方案,车站同台换乘模式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受到设计者和广大乘客的喜爱,但该换乘模式无法解决反向换乘不便的问题。为满足乘客通过同站台完成各个分向换乘的需求,武汉地铁2、4号线采用了连续同站台换乘的新型模式。从武汉地铁2、4号线换乘站的设计思路出发,通过分析2014年度武汉轨道交通线网客流数据,结合换乘站的客流组织方案,对这种新型换乘设计思路的实用性进行研究与评价,以期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铁同台换乘车站设计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地铁换乘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中重要的组成单元,是一条轨道线与另一条(多条)连接的枢纽,也是地铁线位稳定的锚固点。研究换乘站中较为复杂的单站同站台换乘站、双站同站台换乘站的换乘功能的优劣及其工程实施的难易,提出可行性方案,为地铁同台换乘站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对城市轨道交通中常见的单站同站台换乘站、双站同站台换乘站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双站同台换乘站可以满足所有乘客的"零"换乘需求,对同向和反向换乘客流都较大的地铁换乘站,在投资允许及施工场地对城市交通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应采尽可能的选用双站同台换乘站。  相似文献   

3.
地铁换乘行为及换乘站布置选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地铁换乘行为分析入手,分析地铁换乘车站内的换乘方向与换乘点、换乘方式、换乘时间等换乘行为特点,换乘行为类型。进而归纳换乘站布置形式分类,分析了换乘站布置的基本空间关系的换乘特点和选定原则。  相似文献   

4.
对地铁换乘站主要布置形式进行分类介绍。结合青岛地铁8号线各换乘线路的功能定位、建设时序、换乘站周边环境等因素,分析换乘站不同布置形式的适用性,为地铁线路前期研究中换乘站的布置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铁双向同站台换乘线路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双向同站台换乘车站在国外和香港的地铁线路中多有应用,但在国内地铁设计中尚属首次。提出双向同站台换乘的概念并阐述其换乘原理,指出同向同站台换乘站和反向同站台换乘站的确定是实现双向同站台换乘的首要问题,并以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为实例,对实现双向同站台的换乘、需重点考虑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安地铁3号线为工程背景,从结构、功能、接口设计3个方面,总结了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ISCS)详细设计方案。根据地铁线路建设时间、换乘形式、运营管理划分等,归纳了4种换乘站ISCS平台设置模式。概括了换乘站交互共享信息及系统跨线联动功能,并结合集成/互联子系统设置情况,提出了换乘线路ISCS间接口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对"十"字换乘、同站台平行换乘、"同侧站台"换乘、"出站"换乘以及"L""T""H"形换乘等地铁常用换乘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阐述各种换乘方式在地铁实际运营过程中的现状。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地铁换乘站规划、设计、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由于地铁与公交换乘信息系统不完善造成地铁站厅层秩序混乱、换乘低效等问题,提出地铁与公交的换乘信息智能化服务系统框架。首先调查实际换乘站内和换乘站外情况,结合不同服务主体探讨换乘信息的分类和发布设施的配置,从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信息发布3个方面构建地面公交和地铁2个子系统和服务体系框架,最后对系统进行SWOT(strengths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适应性分析,此系统可实现地铁与公交的信息联动和信息共享,提高地铁与公交的换乘效率,为公共交通换乘的无缝衔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大客流换乘疏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换乘设备设施、换乘乘客特性和运营组织方案3个方面分析了对大客流换乘疏散的影响。最后,以某地铁换乘站为例,针对列车不同的到达时间间隔对换乘疏散的影响进行仿真研究,并对大客流换乘疏散组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铁换乘客流实时监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铁换乘客流随机性强及短时冲击性等特点,在分析地铁线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时序倒推的地铁换乘客流实时监测模型,并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模型求解。选取南京地铁典型换乘站对所述方法进行分析验证,进一步说明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换乘站的换乘便捷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整个线网的运行和乘客出行的效率.分析杭州地铁市民中心站换乘改造案例,利用车站结构施工后试运行前的窗口时间,增建换乘节点,实现便捷换乘,剖析该类换乘站改造方式的前提条件、改造原则及改造要点,并对车站换乘预留和改造提出建议,在近期车站设计中预留充足的换乘条件;适当加宽站台、加大站厅公共区;结合既有车站特点制定具体方案,合理利用土建条件进行适度改造等,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深圳地铁二号线换乘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明换乘车站设计思路和原则,介绍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换乘车站的设计特点,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换乘车站的换乘方式主要有节点换乘、组合换乘、通道换乘和平行同台换乘,重点分析确定换乘站实施方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换乘通道是地铁换乘站设计的关键,而换乘通道客流密度是评价站点设计优劣的最有效指标。研究基于LEGION软件的仿真试验,建立了地铁换乘通道客流密度与客流强度、换乘通道长度及宽度的关系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长度和宽度换乘通道适宜客流规模。基于模型仿真,研究提出了人行通道是否使用物理分隔组织单向交通的临界条件,分析了行人逆向通行对单向通道正常方向人流状态的干扰影响。通过广州市部分地铁换乘站点的实测数据与仿真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试验法建立的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阐明换乘车站设计思路和原则,介绍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换乘车站的设计特点,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换乘车站的换乘方式主要有节点换乘、组合换乘、通道换乘和平行同台换乘,重点分析确定换乘站实施方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西安地铁换乘站设计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重点从车站网络定位、客流组织、空间布局、换乘形式和设计标准等方面分析影响换乘站设计和功能的因素,形成换乘站设计方案,并通过客流仿真模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其他换乘站设计和已运营车站换乘功能改造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西安地铁换乘站设计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重点从车站网络定位、客流组织、空间布局、换乘形式和设计标准等方面分析影响换乘站设计和功能的因素,形成换乘站设计方案,并通过客流仿真模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其他换乘站设计和已运营车站换乘功能改造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铁线网中的换乘站是连接各条线的纽带,一般会同期实施或者分期实施,且换乘站后面均带有配线。换乘形式的选择,决定了乘客的换乘便利性、时间的节省及乘坐的舒适感。以杭州地铁7号线耕文路站为例,通过对换乘方案的比选、内部用房的调整、出入口的优化,阐述换乘站设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乘客在地铁换乘站的基本信息,采用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乘客换乘心理-空间时间的模型,最后对乘客换乘心理阈值时间进行模型演算。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乘客而言,换乘心理时间阈值在5 min以内,而实际的空间时间为5 min 45 s。这对改建或新建地铁换乘通道、安抚乘客心情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换乘量预测是换乘站设计、客流组织及安全应急预案编制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地铁网络化运营快速发展,成网条件下地铁换乘量预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成网条件下乘客路径选择行为的基础上,结合全网客流分布规律,提出成网条件下地铁换乘量预测方法。首先,考虑乘车时间、换乘次数、换乘时间和拥挤度等地铁服务水平变量后,通过引入角度费用指标表述路网结构和路径走向等网络特征对乘客路径选择的影响,建立地铁乘客出行路径选择模型,分析乘客潜在的路径选择偏好。其次,基于各因素等效乘车时间换算和乘客对出行时间的容忍程度分析,使用K-最短路算法构造所有站点间的有效路径集合,结合首末班车限制设计MSA法进行随机网络客流加载,提出不同时间粒度下各换乘站换乘量的统计算法。最后,基于本算法对北京市地铁换乘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角度费用对乘客的路径选择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全天换乘量的分时变化规律与实际情况相符,使用本方法预测换乘量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铁换乘站换乘方式适配性评价难题,提出总体技术方案并构建设施平均密度、能力饱和度、平均疏散时间等量化评价指标,以典型十字换乘站——沈阳地铁青年大街站为例,重点分析换乘方式能力适配性问题。通过车站客流仿真及指标计算评价,发现站台能力不足及换乘设施客流冲突等问题突出。因此,从行车组织及车站结构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其中压缩行车间隔仅能提升车站运能,但难以解决换乘节点客流冲击问题;而优化车站结构仅能减缓换乘设施压力,若同时实施,则能彻底解决能力不足和冲击性问题。建议大客流换乘站不采用十字节点换乘,应结合工程条件优先考虑T型或L型换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