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路基是轨道的基础 ,其质量直接影响轨道的变形。随着列车提速 ,对路基技术标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如何在少影响运输的条件下对既有线路基进行加固 ,特别是对路涵和路桥过渡段路基进行加固 ,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文章介绍在繁忙干线上用水泥土挤密桩加固路基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路基结构时变系统耦合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学宁  梁波 《铁道学报》2006,28(5):65-70
在车辆的走行过程中,上部与下部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因此,轨道交通问题实际上就是线路上下部结构和车辆系统的体系匹配问题。本文针对列车走行的实际情况,将轨道-路基作为参振子结构纳入车辆计算模型,建立了包含车辆、钢轨、轨枕、道床和路基作为一体的二系垂向耦合动力分析模型。作为模型的验证,结合京秦线提速改造工程进行了列车-路基动力仿真计算,得出在不同行车速度条件下,机车车辆通过路基段加固前后状态下的车体加速度、动轮载、轮重减载率及道床和路基主要动力性能指标,并与实车试验进行对比。试验测试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为高速铁路路基的动力特性分析和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泥土挤密桩加固路基基床是一种新方法 ,目前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没有完整的试验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等。文章结合京秦客运通道提速改造工程 ,对水泥土挤密桩加固基床的设计、施工 ,尤其是路、涵和路、桥过渡段试桩参数测定及成桩后桩的质量检测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
既有线提速路基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随着提速范围的扩大,列车速度不断提高,路基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目前路内尚未对既有线提速的路基技术条件进行系统研究,在京秦客运通道200 km·h-1提速改造中,路基加固已成为改造工程的一个关键项目.本文从理论上对路基基床、路桥过渡段及路基沉降控制等路基主要技术条件做了分析.通过总结近年来对我国几条干线的路基调查和试验研究,分析提速路基动态测试中,路基动应力的分布状况及动应力与速度和轨道不平顺的关系,对既有线提速路基的主要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同时还对既有线路基静态测试和无损检测方法做了简单介绍,根据京秦线试验结果,认为采用轻型动探结合地质雷达探测效果较为理想.文中还介绍了几种通用有效的路基加固方法,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不同型式路桥过渡段动力特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路桥过渡段的动力响应问题,通过建立轨道路基动力分析模型,结合商业软件FLAC对某客运专线加筋土路桥过渡段、级配碎石路桥过渡段进行了仿真分析,将2种过渡段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加筋土路桥过渡段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反映系统振动特性,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加筋土路桥过渡段比级配碎石路桥过渡更能阻止动应力与振动加速度在路基中的传播,能使路基受到更小的动荷载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路桥(涵)过渡段一直是高速铁路路基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了改进过渡段的性能,保证轨道的平顺性,介绍了一种由碾压混凝土和变态级配碎石组成的新型路桥(涵)过渡段.为了检验其过渡效果,建立了考虑路基结构层之间相互作用的路桥过渡段垂向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该过渡段在高速列车作用下的动力性能.结果表明:新型过渡段的轨面弯折角沿线...  相似文献   

7.
120 km/h货车提速综合试验动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雷  王新锐 《铁道车辆》2007,45(8):27-34
我国提速综合试验既是对列车在提速条件下对线桥设备(包括钢轨、轨枕、道岔、路基、路桥过渡段和桥涵等)的动力作用的试验,又是对车辆动力学性能进行的一个充分的验证性能试验。文章通过对比分析近年来我国提速综合试验的测试线路、试验车辆、运行特点和测试数据,对我国综合提速试验中120km/h货车动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与分析,指出了我国120km/h货车动力学性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通过对宁启铁路7座中桥14个过渡段瑞雷波波速进行测试,评价过渡段路基承载力情况,为宁启既有铁路提速过渡段路基加固提供依据.研究结论:30 cm厚瑞雷波波速分层方法保留了测试原始数据的特征,且方便各过渡段对比评价.测试数据统计表明过渡段路基波速沿深度变化规律为先降后升,0~1.2m深度范围内的路基承载力难以满足要求,是加固的重点;1.2~2.4 m范围内50%可以满足承载力要求,可针对性地加固;2.5 m以下的路堤本体部分波速值反映承载力绝大部分满足要求,可以不予加固.  相似文献   

9.
采用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地基系数K30试验和弹性波探测等对朔黄重载铁路两个过渡段路基进行加固前后路基状态的检测,结合轴重分别为25t、27t、30t,行车速度分别为80km/h、100km/h共6种不同扩能方案,进行路基动力响应的有限元模拟和拟静力分析,对朔黄铁路重载扩能的路基强度条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加固前过渡段路基强度和承载力较低,不满足朔黄铁路进一步重载扩能的要求。采用斜向高压旋喷桩加固强化后,路基强度明显提高,加固后的朔黄铁路路基强度能够满足轴重27t、速度100km/h的行车要求,但尚不具备开行30t轴重重载列车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参加了兰新线(兰西段、武威段)、陇海线(定西段)局部路桥过渡段及下沉地段路基补强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在加固既有软弱地基、减小路基土体不均匀沉降、提高承载力的的设计中。采取了劈裂注浆的措施,浆液在压力作用下的可灌性和扩撒距离增大,与周围土体结构胶结成一个整体,提高了路基土体的力学强度,从而使路基得到加固,满足了提速后列车运行安全和舒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蓝浩伦  巨建民 《铁道车辆》2011,49(10):1-4,47
以轨道车辆为背景,依据转轴公式和平行移轴公式得到车体截面内任意倾角部件的惯性矩,进而获得截面的刚度及其灵敏度。在已知车体刚度分布的前提下,依据车体刚度及其灵敏度,通过调整刚度薄弱位置相关部件的截面尺寸,可达到提高车体刚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从铁路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时钟同步的意义,时间基准的选取以及时间信息的传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精度高、可靠性好、成本较低并满足铁路信息系统对时钟精度的要求的时间同步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俄罗斯矿肥车在使用过程中的腐蚀问题及解决的方法。通过采用不锈钢车体和涂防护漆等措施,可以减少腐蚀,提高矿肥车使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高速列车车体断面优化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通用的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计算了不同车体断面在20 m/s横风作用下受到的侧向力和倾覆力矩。结果显示:通过改变车体断面的几何参数可以达到改善列车横向气动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岩爆是深埋长隧道施工中发生频率较高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岩爆研究对于隧道的勘测设计、施工组织及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论:采用水压致裂法进行地应力测试,依据Russenes判据、Turchaninov判据及Hoek判据等准则对隧道施工期岩爆发生的倾向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隧道存在岩爆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测试分析为基础介绍了重载车辆在驼峰溜放后对编组场既有减速顶布置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既有的调速设备和作业方式进行改遣和改进来适应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精调主要是基于全站仪的绝对测量精调模式,其是以外部几何状态来控制内部几何状态,该方法与轨道平顺性的概念并不完全兼容。本文从绝对测量精调技术的误差分析出发,分析在轨道平顺性模型中该精调模式的控制精度。研究结论: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数据表明,配以高精度全站仪,绝对测量模式能够保证高速铁路±2 mm的平面控制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热害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高温热害问题是深埋隧道的常见地质灾害问题之一。本文根据调查中取得的实际资料,考虑岩性、断层、地温、主要蓄水构造、主要河流五个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和等级标准,通过GIS空间分析对隧道地区的热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和区划,为高温隧道线路的选择、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研究区的热害整体上呈北西—南东向分布,断裂对热害的控制作用显著,热害主要分布在花岗岩和变质岩地区;沿C12K线路方案存在四个易发生突热水灾害的区段,这四个区段的特点是断裂集中,位于岩浆岩地区、变质岩地区或是储水盆地的边缘。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铁路货场布局是城市货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场布局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铁路作用的发挥,还会影响城市的发展。为满足大连市新的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同时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合理性,有必要对大连枢纽货场布局规划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规划大连枢纽货场将形为5货格局,不仅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还能够满足城市的货物运输需求,实现了货场集中化、专业化管理,提高了铁路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20.
对分界梁隧道进口右线洞口边仰坡坍塌情况作了介绍,分析了导致边仰坡坍塌的原因,并针对坍塌情况采取了相应的临时及永久处理方案,处理效果较好,保证了隧道洞门安全稳定,对以后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