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简要介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静弹性计算方法,初步研究表明,理论计算与实测基本吻合,计算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常接触弹性旁承与货车提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鲍旭原 《铁道车辆》2002,40(7):20-23
简要介绍了常接触弹性旁承的基本结构形式,论述了常接触弹性旁承的作用,通过动力学仿真计算,描述了弹性旁承的一些参数对临界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将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引入物资经济分析,通过对物资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分析了影响物资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并由此推导出薄利多销增加收益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铎  周华 《铁道建筑》1997,(4):30-33
利用结构力学方法,推导出考虑侧面土弹性抗力的基础底部反力计算方法,可用于地震荷载作用的单独浅基础计算。  相似文献   

5.
谢锦昌 《铁道学报》1989,11(1):59-66
本文按弹性理论和应力释放法概念,用一个简单的应力函数求出了圆形坑道的精确弹性解,舍弃了近似解中以坑道中心初始应力替代周边初始应力的假定,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本文推导的公式可用以检算弹性介质中圆形坑道的稳定性,并可作为检验数值分析精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地铁橡胶浮置板轨道为研究对象,基于隔振垫超弹性本构建立地铁车辆-橡胶浮置板轨道-隧道耦合动力分析模型,计算橡胶浮置板轨道的动力响应及减振效果。结果表明:隔振垫超弹性本构模型计算的轨道结构及隧道壁动力响应均更接近实测数据;不同隔振垫刚度工况下,超弹性本构模型计算得到的轨道结构位移均小于线弹性本构模型,钢轨和轨道板位移峰值分别相差10%和40%左右;超弹性本构模型计算得到的轨道板加速度峰值较小而基底加速度峰值较大,且随隔振垫刚度增加,2种模型计算的轨道板振动差异减小、基底振动差异显著增大,常用隔振垫静刚度范围(0.019~0.100 N·mm-3)内超弹性本构模型与线弹性本构模型计算的基底加速度峰值之比最大为2.46,而采用线弹性本构模型将低估橡胶浮置板轨道基底振动;超弹性本构模型计算得到的轨道板振动及基底高频振动较小,而基底低频振动较大,传递损失小,而采用线弹性本构模型将高估地铁振动特征频段(50~80 Hz)的减振作用,放大轨道固有频率附近(16~31.5 Hz)振动。  相似文献   

7.
将混凝土板与钢梁的接触面模拟成Goodman非线性弹性夹层,用Goodman弹性夹层法分析双层组合梁在弹性工作阶段的滑移及挠度与荷载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入边界条件计算出梁在该约束条件下的滑移规律。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2跨双层连续组合梁的空间模型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当荷载较小时采用解析法和有限元法计算上层混凝土的界面滑移和挠度值非常接近,两者之差小于7%,该解析法对双层梁在弹性阶段的挠度及滑移变形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在悬索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将集中载荷替换成分布载荷在算法中引入接触线和承力索的抗弯刚度2个参数,通过提出拉出值等效吊弦分布的概念在算法中计算接触线拉出值对悬挂系统静态弹性的影响,给出简单链型悬挂系统和弹性链型悬挂系统的静态弹性的解析形式计算方法,分析接触网系统设计参数对静态弹性的影响。采用实际检测数据进行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解析形式计算方法能够有效仿真接触网系统各设计参数对链型悬挂系统静态弹性的影响;增大接触线和承力索的张力和抗弯刚度,以及减小跨距会减小链型悬挂系统的静态弹性;接触线拉出值与吊弦分布对链型悬挂系统静态弹性的影响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9.
频响函数在地铁弹性车轮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固体振动噪声与固体振动速度的关系理论,用有限元法对承剪型弹性车轮进行模态,分析计算该车轮的速度频响函数。在与刚性车轮速度频响函数比较后,得到弹性车轮的噪声特性,为低噪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系统工程和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装用转8A型转向架的货车在弹性轨道结构上的动力学仿真计算模型,并详细地考虑了转向架结构非线性特性。对理论仿真计算结果进行试验验证之后,仿真计算了传统货车在弹性轨道上的运动稳定性及直线运行平稳性。  相似文献   

11.
弹性分组环(RPR)是当前城域网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为了满足基于分组的城域网的要求而设计的。为了实现基于优先级区分的业务服务质量,弹性分组环采用了基于优先级区分的队列以及转发机制。与传统的队列延时研究方法不同,弹性分组环中的业务接入以及转发延时与当前网络中的拥塞状况密切相关。本文基于弹性分组环协议,建立了弹性分组环转发缓存和接入缓存的排队模型,对弹性分组环中的业务接入时延以及转发队列时延做了定量的分析计算;进而得到弹性分组环中各类优先级转发及接入缓存所需要的容量;利用仿真工具建立了RPR网络的排队传输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的结果非常接近,从而验证了所建立排队模型的正确性,能够为网络业务配置提供有效的参考;各级缓存容量的结论已经应用在弹性分组环的专用芯片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2.
从有限元理论出发,建立了接触网的有限元模型,对简单链形悬挂和弹性链形悬挂一个跨距内的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精确地计算了弹性的大小,对弓网系统的安全运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ANSY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和线弹性地基反力法计算模型,分别计算出水平受荷桩在不同模型下的计算结果,并进行对比,得出在荷载较大、桩周土体进入塑性区时,采用弹性地基反力法计算桩身受力和变形是不合适的;而在荷载较小、桩周土体处于弹性状态时,采用线弹性地基反力法计算出的桩身受力及变形情况与实际情况比较相符合.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推荐使用m法计算地基反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疲劳损伤及疲劳极限两种方法计算弹性旁承体金属骨架的疲劳寿命,通过计算确定弹性旁承体金属骨架可以循环使用1 000万次,因此弹性旁承体金属骨架具有回收价值,可以再循环使用弹性旁承体一个寿命期。  相似文献   

15.
邢书珍 《铁道学报》1994,16(1):80-86
本文提出了一个利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一个实际的工程结构-双层弹性点支承连续梁的方法,本方法也适用于第一层梁是无限长而第二层梁是有限长的模型的计算。这种模型可以用来计算桥上无缝线路,最后,对于这两种情况(其中包括桥上无缝线路的计算)均给出了具体的算例。  相似文献   

16.
考虑轮对弹性的轮轨接触点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轮对动力学相关问题时要考虑轮对的弹性变形,本文在传统迹线法的基础上发展一种考虑轮对弹性的轮轨接触点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滚动圆上的点和该点在轨道上的投影点的法向矢量确定可能接触点,形成接触迹线,根据迹线和轨道型面的垂向最小距离确定最终的接触点。利用该方法,本文建立单轮对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来求解轮轨接触点,并通过刚性轮对与弹性轮对的计算结果对比,讨论轮对弹性变形对接触点位置和轮轨蠕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考虑轮对弹性的轮轨接触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弹性理论和库仑极限平衡条件导出以护抗隆起稳定安全深度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分析了抗隆起稳定问题的影响因素,并经实际工程证明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Yeoh橡胶本构模型建立了剪切型弹性车轮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完成了剪切型弹性车轮的轴向与径向刚度计算,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弹性车轮的刚度特性。同时考虑到弹性车轮各部件的结构与受力特点,分别采用单轴疲劳准则和Crossland多轴准则完成各部件的疲劳强度评估,得到各部件的疲劳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弹性车轮轮箍、轮心与压环的疲劳强度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9.
考虑车体弹性的铰接式高速车辆模型及响应计算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引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对高速铰接式车辆进行建模及动力响应计算分析,建立了计及车体弹性效应在内的多体系统计算模型,其计算结果可与多刚体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和相互修正,为车辆动力性能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弹性长枕整体道床结构计算模型,模拟了落轴试验的整个过程,对轨道的动力特性及减振性能进行分析,分析轨下刚度的合理范围,为弹性长枕整体道床结构的养护维修、铺设和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