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轨道交通AFC(自动售检票)系统的车站售检票设备使用的培训现状,从实际需要出发,给出了一种轨道交通车站售检票设备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案.以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AFC系统的车站售检票设备为厚型,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分布式三层结构的轨道交通车站售检票设备仿真系统,重点介绍了系统的架构以及各功能模块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对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AFC(自动售检票)系统“一票换乘”建设中车站计算机改造的两种不同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介绍了基于第二种方案(将新车站计算机串接在原车站计算机与设备之间)的AFC系统车站计算机改造的实施过程。新AFC车站系统具有实现一票换乘兼容性强、车站系统应用架构扩展性增强的特点。实践证明改造方案和实施步骤符合线路运营实际情况,最大程度降低了工程建设风险。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广泛使用和快速发展对其终端设备有了更高的要求.硬币处理模块的高效快捷是AFC终端设备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轨道交通AFC系统使用的硬币处理模块的技术原理、功能和处理流程,分析并比较了北京1号线,北京昌平线,杭州1号线的硬币处理模块技术特点,提出了适用于轨道交通大客流高负荷需求的硬币处理模块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介绍昆明轨道交通AFC系统的总体结构及1、2号线AFC系统的建设情况,针对昆明轨道交通1、2号线延长线建成后两线独立运行后AFC系统如何拆分,提出了3种系统构成方案,对3种方案进行分析比选后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武汉市现开通运营地铁1号线,线路总长28km,共设26个车站,日均客流量已达21万人次。目前还有3条地铁正在加紧施工,预计未来3年,武汉每年均有1条地铁开通运营。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及4号线一期工程建成后,将形成总长约70km的"两横一纵"骨干线网。随着武汉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趋势的发展,对自动售检票(AFC)系统建设也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现有AFC系统架构与功能应做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北延伸段基本运营条件专家认定会于2006年11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粤海酒店召开。会上专家们听取了上海轨道交通宝山线发展有限公司关于《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北延伸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和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关于《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北延伸试运营准备综合报告》的介绍,并考察了现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3号线北延伸段的8座高架车站、1座浅埋车站、1座地面车站共10座车站的土建结构和装饰安装,高架区间的土建结构,车辆段工程,无缝线路轨道与既有轨道交通3号线接轨均已竣工验收、备案、接管;高架区间、车站、出入场线及车辆段的限…  相似文献   

7.
自动售检票(AFC)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AFC系统中的进、出站检票机的组成原理、应用软件构架设计及其软件组件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宣布:12月30日,全长为40.4 km的轨道交通12号线正式开工。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是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中一条纵贯中心城区的“西南—东北”轴向的直径线,也是轨道交通路网中一条重要的主干线。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线路正线起点为闵行区的七莘路,工程终点为金海路。线路途经闵行、徐汇、卢湾、静安、闸北、虹口、杨浦及浦东新区,共8个行政管辖区。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共设31座车站,沿线先后与1、2、3、4、6、7、8、9、10、11、13号线及规划中的15、16、18、19号线共16条线、19座站换乘,是上海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中换乘仅次于4号环线的线路。轨道交通12号线在2012年建成后,将与同年建成的11号线北段二期和13号线一期工程一起,形成总共13条线、总长500 km运营里程的上海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开工!记者@吴卫群 !记者@金嘉模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手机支付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系统中的设计应用,包括手机支付AFC系统设计目标、各参与方需完成的功能及对接方案、系统部署方案,以及手机支付AFC系统终端设备应满足的条件及支付流程。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新型手机支付AFC系统,对推动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创新、降低运维管理成本、加快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升级、全面提升轨道交通行业的创新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结合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AFC系统车站数据库的实际维护工作,围绕如何利用有限的磁盘空间处理无限增长的冗余数据的问题,介绍具体实施的Oracle9i PL/SQL存储过程及相关的SQL语句,对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数据库整理之后,达到了优化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车辆乘客信息系统的主要构成,并简述了该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2.
以铁路电子商务试点工程-铁路物资总公司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为背景,给出了物资总公司电子商务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功能;重点阐述了其中物流网、贸易网和集采专供系统的设计实现方式,讨论了系统运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地方铁路蓬勃发展,由地方人民政府主导设计、施工建设,国家铁路主管部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施建审批。移动通信制式选择时,需依据铁路经营管理模式、机车交路、业务需求等不同特点,结合技术制式的频率资源可实施性、先进性、成熟度、运营维护是否方便、工程经济性等因素,合理选择方案。本文介绍了地方铁路目前主流的经营管理模式;研究了影响移动通信制式选择的因素;阐述了GSM-R、DMR、LTE、5G四种可选移动通信制式特性;并重点对四种可选制式从不同维度进行详细比选。  相似文献   

14.
浅谈UIC系统在我国铁路应用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国外铁路UIC和AAR两个系统的简单介绍,指出两个系统组成的列车是有较大差异的。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基本沿用了AAR系统,从理论分析和实践的角度来看,UIC系统的TVM300、电力机车的定速控制、空电联合制动等涉及列车制动控制的技术,直接用于我国既有铁路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5.
以郑州某换乘车站为例,阐述风系统设计中的公共区负荷计算、空气处理焓湿图、设备选型及系统运行模式,水系统设计的原理等。对空气-水系统和全空气系统的能耗进行对比和分析,得出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无论采用空气-水系统,还是全空气系统,冷冻水系统都没有受到影响,但空气-水系统的总耗电量约为全空气系统的89%,大大减少了输送能耗,节能效果显著。对空气-水系统和全空气系统的技术经济进行对比,得出空气-水系统能有效减少地下车站机房和风道面积,压缩土建规模,并能降低运行能耗,从而大幅度降低车站规模和造价;但空气-水系统对于运行时间较长的地下车站来说,其末端设备多且分散,运行维护工作量大,检修较为困难,因此对于土建规模受限的车站来说,空气-水系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使完全自动化计算机代替了驾驶员所有的工作,再配合综合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可以使OCC(运营控制中心)调度员轻易地了解列车内所有的信息及列车状态。结合北京地铁APM(旅客自动运输)线、广州珠江APM线等无人驾驶线路,介绍了APM的功能、特点、发展趋势,并从系统设计、运营模式、开关门时间等几个方面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现阶段APM系统适合中等运量、高密度运营需求的线路使用。  相似文献   

17.
HXD2X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是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称:同车公司)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形成的先进、成熟、可靠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技术平台。该平台上创造了一种统一的机车总体设计方案,使同车公司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产品从设计到制造都形成了特有的一致性。主要介绍HXD2X型系列机车平台上8轴机车和6轴机车的技术参数和总体布置,并重点介绍了机车总体、牵引电传动系统、辅助系统、制动系统、车体、司机室、控制系统等结构,对HXD2X型系列机车平台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同车公司利用平台开发技术,降低了设计和制造成本,提高了其在铁路运输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徐沛铁路通信系统优化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铁路各个部门,对于推动铁路现代化建设具有关键性作用。主要介绍了铁路通信技术在徐沛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系统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生产规模日趋扩大 ,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类型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目前 ,为避免抢险无效或失败 ,我国各地正依法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工作。根据国外经验 ,这项工作当务之急是建立统一应急救援体系。该体系应包括国家、省、市、企业四级组织机构 ,各级除完成各自的职能外 ,上级应急救援组织对下级有逐级监管职责。上下级以及同级之间的组织机构、人员、装备联网 ,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 ,并确保灾害事故一旦发生 ,从接报事故信息到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救治的全过程 ,都能协调运作及资源的有效整合 ,实现以最小代价平息灾害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低速磁浮列车供电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低速磁浮列车供电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供电电压制式的选择,受流方式的选择,牵引变电所设计原则、负荷容量的计算方法及主要电气设备,地面制动电阻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