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分析了以供电臂为单元的传统保护方案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以网络为基础的高速铁路供电臂保护新方案。在该方案中主要讨论并用MATLAB仿真软件验证了当供电臂发生短路故障(T-R、T-F、R.F)时,如何通过牵引变电所、AT所、分区所内的电气量的特征来判断故障所在的供电臂,并通过光纤以太网实现故障信息的共享,从而准确、快速地判断故障所在的供电臂,以此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同相AT牵引供电系统,提出了一种采用全并联AT的双边供电(或多电源供电)的牵引网供电方式,对其电能损失在理论上与现有的AT分区所并联的单边供电系统进行了比较,优越性显而易见,并进一步对其供电臂的保护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该牵引网供电方式能使负荷在上下行以及多个供电臂内进行均衡,有较好的供电质量,满足高速、重载的牵引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大准线供电臂接触网末端电压低的原因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大准线运营及改造规划,提出提高供电臂接触网末端电压的方案,并进行详细计算分析,方案实施后供电臂接触网末端电压得到了显著提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电气化铁路直供全并联方式通过在供电臂上下行接触网之间设置并联点使得牵引网电流分布更加均衡,从而全面提高供电质量,特别适用于单向负荷性质的山区长大坡道电气化铁路.目前多采用在供电臂中部设置并联点的方案,但尚未见到并联点设置方案的分析结果.本文从单个列车电流在直供全并联供电臂中的电流分布出发,对供电臂各处及并联点处的载流能...  相似文献   

5.
云台山牵引变电所是东陇海线最东端的变电所,现有的越区供电方案无法实现对其东侧供电臂的越区。通过必要的设备改造,实现故障情况下云台山所东侧供电臂的越区供电,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宜万电气化铁路供电臂末端电压偏低的问题,对供电臂末端电压低落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在供电臂末端装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方法来提升网压,探讨了在供电臂末端进行补偿的优越性。该补偿装置由晶闸管相控电抗器(TCR)和固定电容补偿装置(FC)组成,并对该方案的原理、功能特点及实施策略进行了论述。投运结果表明,重载时该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能有效地将供电臂末端电压提升了2.5 kV,同时系统功率因数保持到0.99。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电气化铁路再生电能产生原理,从牵引变电所数据、供电臂数据、再生电能幅值方面对再生电能特性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再生电能利用技术方案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不同供电臂的再生装置安装容量以及储能容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同相供电设备保护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同相供电设备继电保护的需要,研究同相供电设备继电保护方案。同相供电系统是在异相牵引供电系统结构上引入同相供电设备构成的。由于同相供电设备的存在,牵引变电所主接线结构将发生变化,现有的保护对同相供电系统是否适用,以及如何实现同相供电设备的保护需要分析和研究。本文介绍同相供电系统试运行方案,讨论同相供电设备接入对原有变压器保护和馈线保护的影响,提出针对同相供电设备的保护方案,并讨论整定计算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提出的保护方案于2010年10月已在成昆线某变电所投入试运行,投运前的试验和投运后2年多的试运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对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断线接地故障时变电所出口处的测量阻抗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推导;结合接触网实际参数,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给出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各种短路、断线接地故障的测量阻抗—距离特性曲线;最后针对全并联AT供电方式供电臂以负荷开关进行并联的接线形式,给出供电臂保护配置方案,以期为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馈线保护的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轨道牵引供电系统中供电臂末端电压偏低、供电距离短等问题,提出了通过改进原有直流牵引变电站24脉波整流机组输出电压,再通过Buck电路降压至牵引供电所需电压,并在两所变电站的中点增设一组由PID控制电路控制的Buck变换装置给牵引负荷供电,从而达到提高供电臂末端电压和延长供电臂的目的。在提出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通过比较原有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和新型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能力,从理论上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为今后的城市轨道牵引供电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秦线延庆-下庄供电臂电压偏低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秦电气化铁道运量增加后,延庆—下庄供电臂电压偏低的问题,提出了改造延庆—下庄接触网设备、在延庆变电所及下庄分区亭增设增压变压器和动态电容补偿装置的综合改造方案。该方案设计合理,效果显著,有效地解决了延庆—下庄供电臂电压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铁电气牵引网中经常出现为确保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而牺牲选择性的做法,若要兼顾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选择性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继电保护模式.高速铁路采用的全并联AT供电方式以供电臂为基本组成单元,优化供电臂的继保模式对改善牵引网继电保护系统性能大有助益.本文通过对现行的高速铁路继电保护方案进行分析,从工程实际出发整理得到建模依据,遵照IEC 61850通信规约有关规定构建逻辑设备模型,并配置逻辑节点参数,逐步构建供电臂线路保护的IED模型.采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进行的仿真实验证明,采用该方法建立的供电臂线路保护IED模型可以有效提升继电保护性能,且概念清晰、算法简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大秦线实施“V”型天窗以后茶坞站供电方式改造方案及方法,茶坞站所处供电臂为木林-茶坞-下庄供电臂,由于该站交接口较多,机车换挂,车辆转线作业频繁,加之上下行股道不均衡,不可避免地存在上下行股道混接列车的情况,如果木林一下庄供电臂上行(或下行)天窗停电,就势必影响该站的作业,为了既保证木林-茶坞及茶坞一下庄2个区间的供电设备能进行“V”型天窗作业,又不影响该站的接发列车,对该站的供电方式进行了改造,使之具有单独的停,送电功能。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新型的高铁牵引供电馈线选择性跳闸设计方案,利用IEC61850规约的GOOSE通信功能实现装置间实时交互故障信息,同一供电臂内所有馈线装置和故障测距装置在接触网故障发生后交互故障方向判断信息,可实现变电站馈线保护的选择性跳闸,提高牵引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并联AT牵引网广域保护方案通过在变电所、AT所和分区所配置距离保护和联跳保护构成同一供电臂整体保护,实现了保护的选择性和速动性.本文利用计及自耦变压器漏抗的全并联AT牵引网等值电路,推导说明了目前全并联AT牵引网广域保护存在的死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侯马北枢纽各站场接触网设备分布及供电臂分布情况,根据接触网分场、分束供电范围,结合运输情况优化分场施工组织方案,最大限度提高人员机械使用率,确保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施工和正常的运输生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在复线电气化铁道供电臂末端设置分区所进行上下行并联供电,能有效提高牵引网电压水平和降低牵引网电能损耗.如何合理选择分区所的电气设备容量,确定电气设备的负荷能力,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分区所最大负荷电流和等效电流的计算方法,为合理选择电气设备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分区所最大电气负荷出现在重负荷行车方向列车按追踪运行,同时轻负荷方向无列车运行的情况下;分区所的最大负荷电流和等效电流均与供电臂追踪间隔数呈线性增长关系; 当供电臂追踪间隔数较少时,分区所最大等效电流可近似按上下行分开供电时供电臂重负荷方向首端等效电流的30%取值,当供电臂追踪间隔数较多时,分区所最大等效电流可取上下行分开供电时供电臂重负荷方向首端等效电流的1/4.  相似文献   

18.
对牵引变电所管辖的供电臂接触网故障测距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复线直接供电运行方式下,牵引变电所馈线保护装置基于电抗法原理的接触网故障测距存在误差大的问题.研究改进馈线保护装置硬件和故障测距方法,并通过短路试验证明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牵引变电所在规模、电压等级、供电网络、设备规格等方面与电力系统变电站有很大差别,其功能需求、建设模式也存在诸多不同.本文在介绍电力系统智能变电站发展历程、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牵引供电系统的科研成果,对牵引供电广域保护测控系统方案进行深入研究,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方案,并结合重载铁路的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东莞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概况,阐述了数字通信电流保护方案的原理,比较了数字通信电流保护方案与传统电流保护方案发生母线故障时的处理方式,及支援供电的处理过程,结合供电系统中所面临的主变电所支援供电的问题,探讨了东莞轨道交通未来的网络化供电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