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车辆段是地铁列车的停放、保养、维护及检修基地。列车清洗是地铁车辆段最重要的日常保养功能之一,各种布置形式的洗车线,对洗车效率和能力、出入段作业干扰程度等影响很大,在车辆段设计中,应结合用地条件,具体选择洗车工艺,优化洗车线布置。为此,对洗车模式进行了研究,然后分析了目前国内主要洗车线布置形式的优缺点,针对常用的咽喉区八字式洗车线,在分析其洗车工艺流程、作业效率及其制约因素等基础上,优化布置,形成一种新型高效率洗车线形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焊轨基地钢轨闪光焊接头出伤率较高,而且不合格品处置效率偏低的现象,通过分析不同作业工序所需时间,寻找制约不合格焊缝锯切重焊处置效率的关键环节。结合焊轨基地工艺流程实际布局,提出延长热线辊道线方案,制定辊道线控制方法,将不合格品处理时间从90 min缩短至45 min,作业时间缩短50%,作业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可以保证处置不合格品时不耽误冷线作业,消除冷线退轨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1车站现状 阜阳北站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京九线北段的一等路网性编组站,也是华东二通道北端的主要截流点。车站站型为纵向三级四场。主要担负商阜线、青阜线、阜淮线、漯阜线(地方铁路)、阜九线及枢纽小运转的解编作业和技术作业,2004年车站日均办理车数逾13000辆(最高时达15045辆),其中有调中转车达54%左右,按照全路编组计划的分工.  相似文献   

4.
开设综合维修“天窗”对行、车设备进行维修养护是高速铁路的一个重要特点。针对高速铁路区间设置渡线对工务维修作业效率的影响,结合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经常保养、临时补修的作业内容和作业过程.对有、无区间渡线情况下维修作业情况进行比较,量化分析了区间渡线对高速铁路工务维修作业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枕提速道岔5.5m线间距交叉渡线,由于线间距较小,上下行岔枕互相穿插,大抬道量作业时,两线互相影响。结合实例,介绍机械化捣固车抬道施工。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都市圈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要求,需实现设计折返能力.以现状技术条件下双司机作业、单线折返为基本方案,提出基于CTCS2+ATO(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二级结合列车自动运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折返间隔计算方法.研究增加折返线、优化折返作业组织对提高折返能力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采用两线交替折返方案及单线折返方案来实现设计折返能力的技术条件和相关数值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单折返线条件下,折返线作业时间阈值为64 s,可作为自动折返技术条件下折返线作业时间优化目标值;在双折返线交替折返条件下,折返线作业时间阈值为244 s,可按此制定自动折返技术调试期折返作业规程.  相似文献   

7.
铁路南星桥客车整备所属于杭州枢纽杭州客运站的相关工程,与杭州铁路新客站同步建成投入使用,是杭州铁路分局管内新近建成的规模最大、作业量最繁忙的客车技术整备所,主要担当杭州站始发、终到旅客列车车底的客技作业以及检修工作。该客整所是对已经停办编组作业的原南星桥编组站进行线站改建而成,场内设整备线11股,存车线2  相似文献   

8.
铁路车站根据业务性质、运量大小及技术作业需要设置以下主要设备: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机车运转整各线、车辆站修线及救援列车停留线、大型养路机械停留线;通信、信号、联锁、闭塞设备;区段站编组站根据作业需要,分别修建简易驼峰、非机械化驼峰、机械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或自动化驼峰,以及车辆减速器、减速顶等调速设备;调车作业繁忙的车站,设置站场扩音对讲设备、货运票据和调车作业通知单传递装置,车场内两线路间应用砂石填平(不得高于道床),并设排水和高架照明设备,车场间设通道:办理货物装卸作业的车站,应有货物装卸线,根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运输新形势下铁路中修的客观要求,现线路中修普遍采用大型养路机械作业。上海铁路局管内线路,特别是三条主要干线津浦线(蚌埠以南)、沪宁线、沪杭线普遍存在道床翻浆冒泥现象。这些地段的线路中修采用大型养路机械清筛作业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只有通过抛床才能解决道床病害。近年来,抛床在中修计划中占有了很大的份额。  相似文献   

10.
位于站对右侧的蚌埠机务段承担郑州、南京、阜阳、合肥~蚌埠的客机折返作业,经蚌埠的客车主要为全国各地和沪宁杭地区间的“夕发朝至”客车,在该站形成了下行方向2l点~8点,上行方向14点~7点的旅客列车到发高峰期,机车换挂作业难度大,下行客车不能及时发车,影响了客车到发线的使用效率。通过对蚌埠站改建的必要性及对上、下行到发线机待线的设置进行论述,采用合理的机待线设置方案解决了车站因列车密集到发和追踪运行时列车排队等候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