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南广客运专线郁江双线特大桥为依托,对钢桁梁斜拉桥主桥精确合龙技术进行研究。在郁江桥斜拉索索力测量采用“双控”原则,以及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郁江桥施工阶段的基础上,对合龙口的敏感性进行了准确的分析,并在其指导下确保了全桥的高精度合龙,为以后同类型桥梁的精确合龙控制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2.
尼尔森吊杆体系系杆拱桥因其具有良好的刚度而在近年来的高速铁路建设中得以广泛采用,由于这类桥梁常作为跨越繁忙运输通道的桥型选择方案,且桥梁的施工工期一般较紧,同时对施工安全及运输通道的防护性要求较高,因而施工控制工作十分必要。本文以某跨径为96 m的常见尼尔森吊杆体系系杆拱桥为例,提出了该类桥梁需要重点控制的施工工序及控制重点,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和线形进行了测试分析,较好地控制了桥梁的质量,对同类桥梁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京沪铁路系繁忙干线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沧德特大桥上跨该线,其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大.通过对该桥连续梁上跨既有线施工的重难点分析,在明确水平转体及空中合龙成桥的总体方案下,对施工关键技术和主要施工工艺与控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新黄河特大桥156m简支钢桁梁顶推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推是基于跨河或跨繁忙路段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桥梁架设技术,黄韩侯铁路新黄河特大桥钢桁架设就采用了顶推法。结合本桥的特点,介绍了顶推过程中各个结构的施工控制,另外还将阶梯式大悬臂导梁、水中顶推过渡墩和超高位落梁等关键技术作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以集包第二双线霸王河特大桥小半径单线连续梁转体工程实践为背景,介绍了设计与施工中关键技术,主要阐述了合龙段钢壳设计与施工技术、曲线桥梁转体钢球铰设置横向预偏心技术和曲线连续梁转体关键控制技术,对今后类似桥梁的建设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桥梁施工水平的提高,连续梁转体施工在跨越既有铁路桥梁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何降低和减小施工对既有线路的行车安全及设备运行造成的影响,是转体施工的核心。本文以新建郑万铁路(河南段)北汝河特大桥跨孟平铁路转体梁施工为背景,就转体的球铰设计与安装、正式转体前的试转、转体就位及精调、中跨合龙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特别针对中跨合龙段在面对空间受限、天窗点时间紧张等多种不利因素限制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思考,对转体施工进一步完善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以后同类桥梁的施工和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桥梁跨越繁忙高速铁路运营线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控制,以常益长高速铁路(常德—益阳—长沙)跨既有石长铁路(石门—长沙)拱形塔斜拉桥的钢箱主梁施工为依托,开展施工方案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施工临时塔索方案及施工全过程主梁受力与变形,并结合现场实测对施工进行控制。结果表明:基于滚轮式重物移送器两侧相对拖拉法施工及无合龙段的合龙施工方案能够满足一个天窗期内快速施工要求。临时塔索方案合龙面高差为0.2 mm,转角差基本为0,扣塔受力与稳定性良好,拖拉至就位全过程中主梁应力均在合理范围内,满足合龙要求。各关键工况下线形及应力监控理论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线形误差在2 mm以内,控制截面主梁上下缘应力最大误差均在10%以内,应力远小于容许应力200 MPa,施工过程控制精度高。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24日,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钢梁南北边跨合龙是大桥施工的关键节点。经过专家组多次技术方案的研究,施工单位制定了创新性的合龙施工方案:达到合龙条件后,依次安装合龙口下弦、上弦、斜杆、桥面板及平联杆件,从而实现精确合龙。施工人员在确保精确合龙的前提下,创造了连续钢桁拱梁4天一个节间的施工新记录,并申报了6项国家专利技术。  相似文献   

9.
168 m跨度的刚构连续梁在国内铁路桥中实属罕见,也是目前跨黄河铁路桥连续刚构跨度之最。以新建呼准铁路的大路黄河特大桥为背景,研究168 m刚构连续梁合龙施工技术。基于合龙前后梁体内力和变形的数值计算分析,对平衡配重、安装刚性连接(临时锁定)、选择合理的环境温度时间段合龙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最后通过每次合龙前后梁体应力的变化的监测进一步了解掌握结构体的转换情况,为同类桥梁施工提供宝贵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减小转体施工桥梁合龙施工时对既有运营线路的干扰,同时解决传统钢壳法中加劲肋板对合龙段施工的影响,以首座采用墩中转体的大树村龙川江三线大桥为依托,在传统钢壳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研究,自行研制、设计了一套自闭合式合龙钢壳系统并应用于实践,最终达到了安全、优质、快速、有序合龙的目的。实践结果表明,自闭合式合龙钢壳系统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且使用效果良好,达到了优化施工的目的,可为类似桥梁合龙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主梁合龙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少高速航海路连接线南水北调大桥辅线桥——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组合梁桥为实例,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桥梁施工阶段的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技术探讨主梁合龙顺序、边跨现浇段满堂支架拆除时机和主梁中跨合龙段顶推力的优化调整等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先合龙边跨主梁,然后拆除边跨现浇梁段满堂支架,最后合龙中跨主梁的桥梁合龙方案对桥梁线形和结构后期受力有利;在一定变化范围内,顶推力、温度变化均与顺桥向位移成线性关系,拟合计算结果可以得出顶推力与温度变化关系的计算公式,根据该公式可以对设计顶推力进行优化调整。论文所得结果指导了该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主梁合龙施工,并对类似桥梁主梁合龙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结合京沪高铁淮河特大桥过浍河1-96 m下承式系杆拱桥的施工经验,着重介绍了系杆拱桥钢管混凝土拱肋的施工技术及其施工控制要点,可为同类桥梁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依托福厦客运专线木兰溪特大桥128 m下承式钢箱系杆拱施工,详细总结了大跨度、大吨位钢箱系杆拱桥原位拼装施工技术,含支撑体系、钢箱梁拼装、拱肋与吊杆施工等,对同类型桥梁施工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铁路桥合龙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襄渝铁路二线牛角坪双线特大桥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舍龙施工实践,介绍中跨合龙施加顶推力方法和边跨合龙段及直线段悬挂模板支架整体现浇工艺.提出了在实际合龙温度与设计合龙温度相差较大的条件下保证合龙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以供类似桥梁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国道108线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西引桥为上跨黄韩侯铁路和候西铁路而设,设计为一联(50+85+50)m双幅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采用转体法施工。在满足桥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调整中跨合龙段位置,施工过程中采用纵横不对称T构转体,并配合使用移动防护吊架施工中跨合龙段,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桥梁施工对既有铁路运营的干扰;桥梁各项计算结果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某铁路专用线上一座(48+80+48) m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研究关于悬臂浇筑施工合龙方案对主桥施工过程中应力与挠度以及成桥线形的影响。根据该桥设计特点以及施工可行性,拟定4种不同的合龙方案,并对其进行有限元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合龙方案对桥梁施工过程以及成桥后的应力、挠度有较大的影响;选择在拆除挂篮后,先边跨后中跨浇筑的合龙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小桥梁施工过程中主桥应力以及挠度,对成桥线形能更好地控制。在该合龙方案下,考虑温度的影响对其中跨合龙段劲性骨架进行合理设计。研究成果可为该类型连续梁合龙施工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是在深山峡谷、悬崖陡壁及跨线等情况下桥位上架设桥梁的有效方法。以新建郑万铁路河南段(73+73) m无合龙段T构桥上跨京广客专施工为例,介绍其总体施工方案,研究箱梁大节段施工、球铰设计及安装、平衡配重、牵引转体等施工关键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112m尼尔森体系提篮系杆拱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速度快,无砟轨道技术性强,对结构刚度要求以及梁轨的适应性要求高。需要研究新型桥梁结构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研究结果:下承尼尔森体系钢管混凝土提篮式系杆拱桥造型美观,建筑高度低,跨越能力强;外部静定结构,适应性强;桥梁结构竖、横向刚度大,整体桥面对轨道的应对性能好;造价经济,养护方便,能较好地适应高速铁路对桥梁结构的要求。本文详细介绍了112 m提篮系杆拱桥设计。  相似文献   

19.
合龙施工是大跨度刚构连续梁悬臂施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刚构连续梁整体线形、结构受力体系转换施工质量的关键,其施工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是超大跨度非对称孔跨刚构连续梁超大体积合龙段施工比较少见,合龙方法及施工技术细节也各有不同,故研究合龙施工技术很有必要。本文结合南龙铁路闽江特大桥主桥(118+216+138+83) m大跨度非对称双线铁路刚构连续梁施工实例,介绍主跨216 m非对称刚构连续梁合龙施工关键技术,重点介绍非对称刚构连续梁施工合龙顺序、合龙吊架设计、中跨合龙传力顶推装置设计及锁定技术、水袋预压、混凝土浇筑及体系转换等技术及施工控制要点,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悬灌桥的合龙施工是桥梁施工的一道关键工序,在合龙施工过程中往往因为挂篮重量太大,超过设计容许的合龙重量,不得不重新制作底模及底模吊架。根据现场情况和设计要求,在本桥合龙段施工中,经过与各桥梁专家多方研讨和论证,最后决定采用原挂篮的底模,对主构架吊带进行转换,这样既保证了设计要求又提高了工效、节约了资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