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从1984年北京地铁2号线引入6幅壁画作品开始到2014年,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已经走过整整30年的发展历程。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30年间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创作的发展脉络,从公共艺术创作的角度出发,将其发展过程分为艺术介入地铁空间、艺术营造地铁空间和艺术激活地铁空间3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并介绍了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对于未来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发展和创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将北京部分地铁站点划分为传统街区型、文化科教型以及商业型站点3种类型,并分别与国外同类型站点在地理位置、站点公共艺术元素提取以及公共艺术运用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对北京地铁公共艺术未来发展提出应以人为本、凸显地域特色以及实现公众参与等要点,并提出在站点公共艺术设置位置应一体化、艺术创作选题应进一步扩展以及公共艺术创作形式应多元化等建议,探究如何利用公共艺术作品改善地铁站点环境,提升乘客乘车体验,力求为今后地铁公共艺术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因其独特的公共艺术被誉为世界最长的"地下艺术长廊"。阐述斯德哥尔摩城市地域特征及其地铁在线网规模、车站设计等方面的理念和特点,对其独树一帜的公共艺术风格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并从空间氛围的营造和综合性功能的体验两方面解析其站内空间公共艺术的处理手法,以期为我国地铁空间的艺术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环境艺术的创造和提升日益关注。地铁车站公共空间成为城市大众的日常聚集场所,其内部的艺术设计作品不仅能够为人们带来美的熏陶,而且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以及风俗人情。地铁车站的出入口、中间站厅、垂直交通、站台空间都应成为设计师进行艺术创作的重点,并通过合理选择和利用材料、色彩、照明、雕塑、绘画以及其他各种设计技术,设计出具有"整体性、本土性、简约性及传媒性,以及特征与品位协调共生"的新城市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武汉地域文化在地铁站内公共艺术空间的主题形式、艺术表现手法,及对城市文明建设的影响,通过对武汉地铁部分线路的公共艺术空间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分析了武汉地铁艺术主题特色与地域性文化的关联性,总结归纳出武汉地铁6大主题文化特色及艺术表现形式,为地铁站内艺术空间建设和地域文化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国内地铁公共艺术发展尚在起步阶段,主题文化塑造方面仍有不足。阐述了地铁公共艺术主题文化的重要性并以地铁公共艺术的主题文化建设较为成功的台湾高雄为例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了美丽岛站和中央公园站的设计目标、设计构想、公共艺术的设计理念及公共设计内容,作为国内地铁车站通过设计提升公共艺术主题的借鉴与启示。即:展示主题文化,彰显城市魅力;国际大师巨作,结合地域特色;站体与周边整体设计,公共艺术实现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7.
徐飞扬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后插24-后插26
地铁公共艺术以其自由的表现形式及丰富的美学内涵,直接鲜明地展示着地域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目前的地铁公共艺术呈现出表现形式单一化、创作手法同质化、设计理念教条化,甚至照搬照抄的状况,使得其作为地域文化展示的"橱窗"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实现,成为地域文化与公众之间沟通对话的桥梁作用也不能很好地发挥.本文从公共艺术的概念、苏州地铁建设的现状分析为基础,结合苏州地域文化特征,研究苏州地铁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构建的价值及方法,以期使地铁公共艺术创作在传承城市文脉、展示城市文化等方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系统的规划研究中,导入整合的系统理论。通过整理设计系统内部各要素与系统整体,利用多学科的研究视点和方法,从多角度分析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系统整合的脉络——地铁网络的设计主题整合和视觉整合;地铁站点内不同设计项目的整合;地铁地下公共艺术设计与地上城市周边环境的整合;地铁设计中文化与商业的整合;地铁不同设计、实施、后期阶段的整合管理。避免了传统设计研究方法重细节缺少全盘观的现象,有利于提高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质量和品质;有利于更好地理清散乱的本土文化,衔接好城市现代文明与被高速建设发展所隔断的城市历史文化;真正能够从人和自然的角度思考,满足城市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构建起人性化空间体系,形成地铁空间所独有的艺术和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地铁长时期的发展以及国人对于文化审美的需求和对于地铁公共艺术价值的意识的觉醒,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者们开始考虑如何将城市的独特文化、地方特色和城市风采在地铁空间中呈现,并开始注重地铁空间的人本思想和文化体现,使地铁站具有形式多样的艺术特色与内涵丰富的综合功能。对比国外发达国家地铁站公共艺术的发展,我国的公共艺术空间的设计手法还比较单一。希望通过对地铁站公共艺术设计方法的研究,为营造一种形式多样、具有吸引力、与城市文化相契合并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地铁公共空间提出一些设计方法建议。文章中提出了艺术与功能相结合、体现地域文化、注重人性化设计以及运用新技术新材料等地铁站公共艺术设计的设计原则,同时也阐述了在营造地铁站公共艺术空间的多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环境的“一体化”设计方法,按类别将建筑结构与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与室内设计、功能设备与商业系统进行集成整合,形成三类标准集成模块。在满足运营功能及人性化的基础上,针对北京房山线阎富路车站“一体化”设计流程,对三类模块进行系统化研究,最终以文化为内容、公共艺术为表现、轨道交通空间为载体,将城市文化精髓视觉形象化,为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环境“一体化”设计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调查处理过程不仅涉及卫生法律法规、流行病学理论,还涉及诸多层面的公共关系。流行病学医生不仅需要专业技术精益求精,具备过硬的政策法律水平和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基础,更需要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高超的公关组织能力,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依靠各部门的力量,共同应对处理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文针对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面对的各种公共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并提出各级铁路疾控机构领导要重视公共关系学的作用,对应急处理人员进行卫生公共关系学专门培训,充分运用公共关系学的原理和方法,科学高效的处理各类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体化管理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将从单条线路独立运营向多线甚至网络化运营的实际情况,从技术装备及运营管理角度探讨了多线或网络化运营时应具备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分析了上海市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从运营管理角度提出了合理的运营模式。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应包括各种公共交通方式之间衔接的一体化和票制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增强执行力,落实"公交优先"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落实公交优先战略的诸多方面:制定城市规划;更新观念,明确畅通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公交畅通,大城市中心区的小汽车不应是上下班交通工具,而是休闲工具;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在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的郊区段采用公交型普通铁路制式,大力发展快速道路公交系统(BRT);立章建制,为公交优先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伦敦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及其在城市综合交通中的地位.调查分析了伦敦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规划及典型枢纽建设的基本情况.初步剖析了伦敦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发展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对上海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建设的几点启示:多种交通方式有机结合构成高效率的换乘体系;枢纽建设应与周边环境及历史文化和谐统一;应重视硬件与软件的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放大枢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卡通用、一卡多用"是城市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便民、惠民的实事工程。结合武汉市IC卡应用现状,提出建设"一卡通"的几点建议:解决机制问题,统一技术平台,制定技术规范,加强资金的监管等。由于地铁公司已经建立了一个先进的,符合建设事业的IC卡应用技术标准的系统,并储备了大量的技术力量为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在轨道交通清分中心建设期间由地铁公司详尽研究和解决相关技术问题,为城市"一卡通"提供运营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6.
地铁安全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以及各国国内复杂的治安状况,使地铁安全问题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这就要求在制定任何地铁安全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公众参与对决策的影响.分析了世界地铁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阐释了公众参与的意义、原则、途径、措施,以及公众参与过程中权利的保护和申诉的渠道、程序.  相似文献   

17.
郑川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18(2):111-113,128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系统的现状,提出了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通信的思路和方案。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应用,给出了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公务电话系统架构,对控制中心、车站的设计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信令及中继容量等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