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于室外信号的采集一般的方法是,先将室外信号通过电缆传到室内,然后在室内进行采集和处理。提出一种新的方案,直接在室外设置采集机,对信号进行采集,并作数字化和调制处理后,经电力线送往室内使用。  相似文献   

2.
接触网故障信号分析仪是采用图形化语言LabVIEW作为虚拟仪器的开发平台,利用高速数字化仪NI-5112卡,研制的接触网故障信号分析仪软件程序,实现了对牵引供电系统故障信号的高速实时采集和故障特征提取。  相似文献   

3.
针对列控设备中基于PXI总线的电源模块的测试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自动测试系统.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通过转接电路和虚拟仪器,对电源模块进行控制和信号采集.软件主要采用Labwindows/CVI编程方式,它可以对自动测试过程进行控制,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4.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中可用的信号 采集技术,阐述其基本原理,提出适用于有轨电车路口 信号采集的方案; 分析各种方案在成本、系统可靠性、 可适用性方面的优缺点,提出方案选择的技术建议。 关键词 有轨电车; 交叉路口; 信号采集; 车辆检测器; 短程通信; 车辆定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一种高速同步温度采集的方法,可充分利用AVR ATmeg16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口同时采集多点温度信号,结果证明,此方案大大提高了温度采集速度,使得采集多点温度的时间与采集一点温度信号的时间相同,实现了温度信号的高速同步采集.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采用PCL-6014数据采集卡,对加速度信号进行实时变采样频率的采集.实践证明,LabVIEW用于数据采集,分析等任务时,可以有效的减少系统的开发时间,同时也提高了编程效率.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试验车信号部分的自动测试系统,系统硬件主要包括PXI数据采集系统、信号调理箱、地面PDA测试模块、补偿电容测试模块、速度测试模块等,软件平台采用NI公司的图形化编程环境LabVIEW及文本编程环境LabWindows/CVI,采用了模块化和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系统的可靠性及扩展性好,能够满足现场实际的测试需要.  相似文献   

8.
孟辉 《成铁科技》1999,(4):35-38
铁路寻呼台同播发射网组建规划要点:信号覆盖区域确定,发射点布局,信号链路方案选择同频域干扰。组建施工包括:设备选型,信号场强测算,发射机功率选择,延时量及链路发射机参数确定。施工工艺与程序。  相似文献   

9.
随着地铁对通信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实时性记录地铁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告警信息,完整地采集保持信号和脉冲信号,更全面地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基于Modbus通信协议,提出采集脉冲信号并形成事件顺序记录的3种方法,即脉冲信号保持、事件信息逐个上传及事件信息统一上传。结合宁波二期地铁实际运营案例,对3种方案在查询时间、数据信息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及性能比对,说明事件信息统一上传这一方案在保证信息完整采集的基础上可以节省33%的查询时间,更适用于地铁事件信息的收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铁领域对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实时性记录地铁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告警信息,完整地采集保持信号和脉冲信号,更全面地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基于Modbus通信协议,提出采集脉冲信号并形成事件顺序记录的3种方法,即脉冲信号保持、事件信息逐个上传及事件信息统一上传。结合宁波二期地铁实际运营案例,对3种方案在查询时间、数据信息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及性能比对,说明事件信息统一上传这一方案在保证信息完整采集的基础上可以节省33%的查询时间,更适用于地铁事件信息的收集。  相似文献   

11.
随着铁路货车制动技术快速发展,新型控制阀不断涌现,列车编组辆数不断增加,传统的列车制动性能试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引入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探索列车制动性能智能化试验方法及装备,是提升试验研究能力的必由之路。提出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与实物试验台相结合的列车制动性能半实物仿真试验新思路。介绍了半实物仿真试验方法及技术方案、制动系统虚拟仿真模型建立、接口设备及控制系统研发、实物列车制动性能试验台研制及试验系统试验验证情况。  相似文献   

12.
基于接口库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备接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大量设备,各种设备间接口的合理匹配是影响设备联调和工程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优质、高效地解决设备间接口匹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设备接口解决方案。 研究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和并行工程原理,定义了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封装的设备、设备接口和匹配等概念,阐述了设备接口匹配原理和匹配过程。 研究结果:建立了设备接口库和专家支持库,并构建了设备接口管理系统的实现框架,为工程相关的各建设单位创建了一个协同工作环境。 研究结论:本方案能有效地规划设备和设备接口匹配,控制设备匹配过程,积累匹配经验并改进匹配效率.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各参建单位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实现了设备接口的统一并行管理、实时虚拟联调。  相似文献   

13.
BIM辅助铁路隧道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基于BIM技术的3D可视化设计环境和4D虚拟仿真环境,研究BIM辅助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和虚拟推演的方法和流程,以及施工方案的环境、结构和施工设施等三维数字模型设计原则。针对铁路隧道仰拱与仰拱填充施工特点,利用BIM辅助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建立施工方案的三维数字模型,优化设计仰拱与仰拱填充快速施工装备与工艺,模拟方案的施工过程。结果表明,BIM辅助铁路隧道施工方案优化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先进的机载激光雷达和数码航摄仪采集的高分辨率海量影像数据资源,建立三维空间场景。在"铁路线路虚拟踏勘系统"的海量数据管理平台上,结合CAD平面设计进行铁路选线。研究采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和CAD平面设计,将基础地形和线路方案相结合,实现基于三维空间场景的铁路选线,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野外现场调查的人员和设备等投入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电气化区段,机车信号设备经常受到不平衡牵引电流中谐波电流干扰,导致掉码。针对传统机车信号抗谐波干扰测试效率低和误差大等缺点,设计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机车信号设备抗谐波干扰测试系统,利用PID控制,通过建立机车信号系统半实物半仿真环境,实现机车信号设备抗谐波电流干扰自动测试。该系统利用LabVIEW平台编程,开发简单,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该系统,机车信号抗谐波干扰测试效率和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检测应答器传输模块(BTM)设备受外界干扰时的译码能力并提高整机测试的效率,使用虚拟仪器技术搭建BTM自动化测试平台,在进行BTM设备自动测试的同时增加抗干扰门限值的测定。利用自动测试平台分别将单频、调幅及高斯白噪声等多种类型的干扰信号自动与报文信号进行混合,按测试序列调整频偏及信号速率和信号功率,并能够实现通信环境模拟、测试结果自动判断等。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自动判断干扰信号对报文正常接收的影响程度,并可绘制BTM抗干扰性能门限图,将测试结果可视化呈现。该研究将为制定设备可靠性指标提供量化依据,为设备性能改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列车制动系统在实验室内只能进行制动阀和制动系统静置试验,难以直接测试列车实际动态制动性能,因而对于长大货物列车制动性能及引起的纵向动力学效果难以判断。为此提出了基于滚动制动试验台进行车辆动态制动试验,即将虚拟列车制动系统模型与实际车辆制动系统组合,应用虚拟列车制动系统模型,通过计算机控制模拟不同编组列车的不同位置车辆的制动管路气压曲线,控制滚动制动试验台上单车做各种制动试验,以得出比较准确的列车各个车辆的实际动态制动效果。滚动制动试验台上车辆实际制动减速度和车辆前后拉杆承受的纵向力,为进一步评估各种编组列车制动纵向动力学性能提供了准确的依据,为长大货物列车运行安全提供了可靠的评估试验仿真装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列车超速防护(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系统车载设备测试案例分类存在的工作量大、效率低且准确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将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与朴素贝叶斯算法相结合,应用于测试案例分类的方案。利用TF-IDF算法筛选特征词及权重,对朴素贝叶斯算法进行加权处理,并基于实验室现有ATP车载设备的测试案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章的特征词提取及测试案例分类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机车车辆设备力学环境试验要求,给出了机车车辆设备振动冲击试验系统的技术条件,分析了实现技术条件所面临的技术难点,提出了试验系统的解决方案.基于该方案而研制的大型振动冲击试验系统通过了计量检定与试验验证,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满足机车车辆设备系统级产品的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培训领域,着重从列车设备建模、列车设备状态监控、列车故障现象模拟等方面对三维虚拟列车故障训练平台进行研究。利用3ds MAX建模软件设计了三维虚拟列车模型,以Unity3D为应用平台,VC# 2010为编译器实现对三维模型的驱动控制和人机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