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热应激蛋白在职业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同济医科大学职业医学研究所热生物与分子毒理学研究室(430030)张国高贺涵贞邬堂春徐代根杨磊张伟张永幸龚鹏飞潘秋萍宋世震袁野汤平涛何骁生职业人群在高温、毒物、矽尘、致癌物以及生理紧张等职业有害因素作用下,体内出现应激...  相似文献   

2.
声、振动等多种有害因素影响,生活不规律,且休息条件差,其机体可能出现一系列生理机能的改变。为了探讨这些因素对身体有无影响,特别是对女职工月经状况有无影响,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武汉铁路地区女列车员月经状况进行调查,结  相似文献   

3.
行为畸胎学     
行为畸胎学是形成不久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根据畸胎学原理,运用实验心理学方法对致畸原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随着行为毒理学、行为药理学方法的完善,行为畸胎学也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试就行为畸胎学的基本含义、发展简史、动物实验方法,以及有害因素的行为致畸作用研究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工厂是我国唯一的生产电力机车9000余人的大厂。其主要生产性有害因素有噪音、粉尘、苯系物、高温、振动等。为了解有害因素对女工经期、妊期、哺乳期的影响,从而影响子代健康的问题,为做好有害职业女工的五期保健,保护其后代的健康。也为生殖毒理学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7年7月在该厂进行了有害  相似文献   

5.
免疫功能的变化是机体对毒物毒作用的一种反应,毒物所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发生变化的阈值远远小于它的毒性阈值,同时免疫反应的出现较毒性出现早,有一定的特异性,因此,通过检测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来反映毒物的毒性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由于免疫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免疫功能的检测方法在毒理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有许多实验室均已建立了一套评价毒物免疫毒性的实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的各种定义,在国际金属毒理学会议上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这些概念可解决有毒金属的早期诊断及予防其毒作用等一些问题,并可供从事于毒理学和环境卫生工作者参改。 1.细胞临界浓度(Critical Concentration):在细胞中发生有害的功能性(可逆或不可逆)改变的浓度叫细胞临界浓度(金属蓄积工作组TGMA,1973)。细胞临界浓度常与规定的一种效应有关。足以使细胞死亡的浓度称为细胞的致死浓度。  相似文献   

7.
皮肤具有屏障功能的作用,保护机体免受外来化学物质的侵害。人们使用生理学方法、药理学方法、组织化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毒理学方法研究化学物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蒸汽机车在运行中产生的不良有害因素对乘务员机体的影响对27例乘务员心电图改变分析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选择坡度大(25‰),隧道多(62km中有隧道19个)的鸭大线临江机务折返段82名乘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的进展,在工业毒理学领域中,越来越多地开展毒物与机体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在各种课题中也相应地提出了用体外实验方法来观察、验证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目前国內建立的免疫学指标大多局限于人体方面,根据科研需要,我们选用豚鼠为对象,以Junge.Paty和Kaplan改良的微量全血法,为基础,摸索了豚鼠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条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以期得到稳定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尘肺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改变,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多年来,许多学者从临床,x线形态学、呼吸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介绍。一、损伤与劳动能力丧失的区别在我国目前并没有严格区分功能损伤与劳动能力丧失这两个概念。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Gaensler认为损伤是机体或器官功能的下降,劳动能力丧失则是机体缺少从事某种特殊活动的能  相似文献   

11.
蒸汽机车在运行中产生的不良有害因素对乘务员机体的影响国內外曾见报道。现就27例乘务员心电图改变分析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选择坡度大(25‰),隧道多(62km中有隧道19个)的鸭大线临江机务折返段82名乘务员(观察组)及65名非乘务工作人员(对照组),两组工人的工龄均为1~28年,年龄分布,观察组:20~53岁,对照组:20~55岁。  相似文献   

12.
职业因素对长途列车乘务员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职业因素对列车乘务员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探讨其发生原因 ,采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 (NCTB)测试了 49名乘务员和 48名商店售货员的神经行为功能。结果除情感状态 2组得分接近外 (P >0 0 5 ) ,乘务员的其余各项行为测试值均明显差于对照组(P <0 0 5 )。其中简单反应时、手敏捷度、视觉保留、目标追踪Ⅱ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而长途列车乘务员的此种神经行为改变可能是倒班制度、车内噪声、二氧化碳等职业因素联合作用所致。职业因素对长途列车乘务员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研究@谢俊杰$哈尔…  相似文献   

13.
复印作业对人体皮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印作业对人体皮肤的影响武警医学院皮肤科(300162)牛云彤北京医科大学劳动卫生教研室李莉王生在复印过程可以产生物理性有害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机体可生产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对复印作业人员进行了调查,探讨这些因素对皮肤产生影响。结果如下:对象...  相似文献   

14.
脑电阻图亦称脑血流图,用于测定颅内血液搏动性流动而引起的阻抗变化,借以反映大脑血管功能状态的一种无损伤的检查。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反映客观,且可连续观察,因此,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多年;近年来,预防医学方面应用脑电阻图观察接触各种职业性危害因素对大脑血管的影响。为了探索脑电阻图在职业体检和劳动卫生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我们测定了正常人、铅、苯、高频  相似文献   

15.
测定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是检查周围神经兴奋和传导功能的一种电生理方法 ,测定结果客观可靠 ,操作简便 ,对受检者基本无痛苦 ,可早期发现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的亚临床神经病变 ,并可判断病变部位、程度 ,提示再生及估计预后和疗效等。因而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周围神经病损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铁路危险品装卸工人常年接触上千种化学品 ,其中某些物品可致周围神经功能改变。为了解危险品装卸工人的周围神经功能状态 ,探讨长期低剂量接触有毒物质对职业人群周围神经系统的危害 ,对部分危险品库站的装卸工人进行了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1…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各种工业中,广泛使用着单环芳烃类有机溶剂。该类溶剂对接触工人神经系统的损害,是当前工业毒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曾应用简易字划记法和临床检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方法,初步发现了这方面的有害影响。多年来,国外的研究表明,脑电图在评价苯系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对大脑皮层功能的影响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本研究对接触苯系物的136名铁路工人进行了脑电图检查,以探索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可能影响,并为评价和改善工人现有的劳动条件提供某些科学依  相似文献   

17.
水泥固化技术在国外用于处理放射性废物和工业有害废弃物已经多年,近年来国内也有使用。将有害固体废物掺入水泥中固化,其有害物质靠化学结合力或晶体间的载留而束缚,从而使有害固体废物无害化。本文就水泥固化法处理铁路货洗固体度物的处理效果、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模拟实验、分析及讨论,提出水泥固化法可以作为处理货洗固体废物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非煤系地层中在建的大临铁路线红豆山隧道1号斜井,在施工中发生高压囊状气体突出,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本文在分析区域地层岩性、岩浆活动和地质构造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大临线区域内地热地质调查资料和隧道内有害气体的监测数据,阐述地热异常区地下工程中有害气体的特征、危害性及有害性气体危险源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定性分析有害气体的成因机制;建立地热异常区有害气体危险性评价体系,以便为隧道设计及安全预警提供依据,保证施工安全。研究结论:(1)研究表明有害气体来源于深部幔源岩浆,深、大断裂和水循环系统是各种气体逸出地表的主要运移通道;(2)地热异常区非煤系地层隧道中有害气体具有逸出位置、逸出压力不确定性和间歇性逸出等特点;(3)分析了非煤系地层隧道有害气体形成影响因素,建立了地热异常区有害气体危险性评价标准和体系,将有害气体危害区域划分为4个等级:低度危险区域、中度危险区域、高度危险区域、极高度危险区域;(4)本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非煤系地层隧道有害气体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证实稀土动力学特点是:稀土从血液向机体输入的速度快且量也多,而反分布速度慢且量也少,同时从机体清除的量也少。表明稀土在体内有蓄积,并证实脾肝是稀土重要蓄积器官,在骨内蓄积并不明显。经口染毒产生有害影响很小。目前我国稀土工业化生产已进入新的阶段,随之而来在工农业生产上应用更加广泛,接触者越来越多。为了保护工人和居民的健康,国内不少单位对其毒性作了很多研究,但稀土对灵长类大动物的毒性报道尚不多见,猴子的生物学特性与人类相似,本实验给恒河猴用静脉注射,灌胃及90天喂饲稀土法,观察其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与排泄。  相似文献   

20.
神经介质是大脑功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20多年来,由于神经化学和精神药理学的迅猛发展,中枢神经介质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人们不仅对机体某些行为和生理变化的中枢调节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对诊断和治疗一些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寻找到新的线索。在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领域中,近年来,从中枢神经介质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