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高速铁路桥梁以32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为主,在32 m简支箱梁结构优化设计的基础上,为提高设计精度、优化钢筋布置、节省钢材用量、降低施工难度,将BIM技术应用到32 m简支箱梁的钢筋优化设计中。基于BIM技术在铁路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采用Bentley平台软件对优化后的32 m简支箱梁进行BIM建模,主要结论如下:(1)实现了精细化简支箱梁BIM模型,外部结构包含参数化箱梁主体、梁体孔道、吊梁混凝土块等细部结构,内部结构包含全部梁体钢筋、预应力体系和多种预埋件等结构,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将各结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表达清楚;(2)采用软件的冲突校核功能进行钢筋碰撞检查,重点针对梁端处、梁截面变化段及预应力管道周围的钢筋进行优化设计,共节省钢筋用量1 281.59 kg,约占整孔箱梁钢筋用量的2.5%;(3)对箱梁的内部结构进行BIM模型还原与钢筋深化设计,提前解决施工难题,现场指导钢筋大样的制作、梁体钢筋的试拼与绑扎,显著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钢筋安装问题,可为铁路简支箱梁的BIM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岭地形大型铁路工程施工组织精细化需求,利用BIM技术对大瑞铁路怒江特大桥在施工阶段的应用进行研究。明确了与BIM应用点相对应的模型标准,选择不同的BIM软件组合构建了地形、主体结构和临时设施模型库;采用BIM+GIS实现施工总平面图精细化布置,充分利用Delmia参数化优势对主拱圈总体施工方案和各专项方案进行优选,对重点工艺实现可视化交底;应用人机交互模拟、BIM+CAE、BIM+3D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安全质量管理。有效提升了项目的技术管理水平,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桥梁BIM技术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鉴于城固车站站改工程具有行车安全风险大、管线复杂、专业繁杂、交叉施工作业多以及施工作业效率要求高等特点,施工阶段需引入BIM技术。建立精细化BIM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和碰撞冲突检查,并对不同专业之间存在交叉施工的部位和区域进行分析汇总。利用BIM进行施工方案模拟,确定拆迁范围和内容,协助布置场地以及制定材料进场计划,对关键施工工艺进行模拟以及结构物虚拟建造。BIM技术的合理运用,使项目管理人员更加深刻地理解整个施工流程,降低返工风险,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实践证明,BIM技术在城固车站站改工程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勉县汉江大桥63 m简支梁节段拼装施工为背景,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基于建立的BIM模型,进行各部件间的碰撞检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返工风险;利用BIM技术进行场地优化布置,确保施工安全,控制施工成本;建立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管理平台,进行工程精确算量、施工进度和资料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实践表明,BIM技术的合理运用,实现了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梁BIM精细化建模实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桥梁BIM模型构建技术是运用BIM建模软件建立参数化3D、4D乃至n D桥梁BIM模型,运用信息模型基础数据为桥梁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参与桥梁建设各方提供信息化交流平台,为实现建设对象可视化、施工进度控制动态化、信息数据采集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持。以湖润1号大桥的3D、4D模型构建为例,阐述采用Revit构建大桥模型全过程,提出一种桥梁BIM模型精细化构建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蒙华铁路湖南段京广铁路特大桥跨通海路128 m简支钢桁梁拼装为研究对象,阐述利用BIM技术模拟钢桁梁支架原位拼装施工方法。建立钢桁梁桥整体BIM模型,进行各部件间碰撞检查,提高加工制作效率,降低返工风险;建立钢桁梁桥原位拼装支架体系和起重龙门吊BIM模型,利用BIM技术进行场地优化布置,并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确保施工安全;模拟钢桁梁拼装BIM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钢桁梁杆件精确加工和精准安装目标,保证了拼装质量和工期、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前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多集中在碰撞检查、管线综合、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施工模拟等技术管理层面,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并未真正发挥BIM技术的强大作用。将BIM应用扩展到施工作业实操阶段,让BIM技术延伸到地铁施工专业领域,帮助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提高效率,更加精细化控制建设项目,从施工人员、技术、计划及材料管理等方面深入阐述,为建设项目增值。  相似文献   

8.
重载铁路桥梁设备类型多、数量大,传统运维管理多以人工为主,缺乏系统化、信息化管理手段。针对该现状开展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重载铁路桥梁设备智能运维管理研究与应用,解决桥梁快速建模、BIM模型与GIS融合等关键技术问题。以朔黄铁路为背景,基于GIS平台,融合BIM模型、铁路沿线倾斜摄影模型,实现桥梁设备的三维可视化,构建基于BIM+GIS的铁路桥梁设备管理系统,对推进铁路桥梁设备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BIM技术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配筋进行精细化设计能有效提高设计质量。针对目前交通行业尚未有成熟的桥梁三维配筋系统可供使用,作为BIM技术的载体的三维钢筋模型需设计人员手工绘制,存在效率低且人工干预过多的问题,从快速建立钢筋三维模型、数量统计及自动出钢筋大样三个方面研究和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法,并基于三维CAD系统Microstation进行二次开发编制工具应用于工程实践,减少了人机交互操作,提高了设计人员建模和出图效率,也为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基础模型。  相似文献   

10.
南昌港口大道项目探索性地将BIM技术引入市政桥梁施工领域。采用Revit软件成功建立了市政高架桥模型,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实体模型,进行了设计图纸审核、工程量计算、可视化分析和技术交底、施工模拟分析、碰撞分析等工程应用实践,大大优化了施工方案,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牵引变电所作为电气化铁路电力供应的主体,其高质量、高精度的设计、施工对整个铁路正常、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实际线路,通过构建BIM模型检查房建与变电专业碰撞,并利用BIM技术设计变配电所内电缆敷设方案,提升高铁供变电工程的施工工艺标准,满足变电所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BIM的夜郎河双线特大桥施工应用方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针对大型的铁路桥梁等土建工程与普通房建项目不同之处,提出基于BIM的夜郎河双线特大桥施工应用方案,分别就BIM施工现场管理应用方案的3个阶段,即施工BIM模型构建、BIM施工组织计划仿真和BIM施工现场管理平台应用等阶段的功能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提升桥梁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智能化的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以桃河大桥跨越既有石太铁路项目为依托,应用BIM与GIS技术对T形刚构桥跨既有线转体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BIM与GIS技术的融合能有效利用工程模型信息与三维地理信息,可用于转体施工仿真模拟、记录过程数据并实现仿真分析。过程中实现对转体施工工序的全过程模拟,完成施工过程对既有线的干扰分析和工程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营限界分析,并对开展施工仿真工作的流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新建京雄铁路(72+128+72)m连续梁跨越现有高速公路,采用"边跨合龙后的不平衡转体梁+地面滑道梁配合钢管混凝土临时支墩转体"技术,这是全国铁路工程中的首例,该连续梁具有技术含量高、建设难度大、无可借鉴的经验等特点。为确保转体桥安全施工,应用BIM技术,重点围绕安全、质量、工期、效益等目标,通过应用BIM技术,实现三维可视化交底、虚拟施工仿真、三维预应力管道精确定位、三维设计出图及检查碰撞功能,总结、改进和优化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工艺及人员可操作性,并逐步完善和提高具体施工,加快了项目的施工速度,确保了项目的施工安全,有效提高了工程精细化管理水平,并为形成桥梁施工安全快速施工技术体系及类似工程中的BIM技术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中应用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在设计阶段建立接触网零部件三维族库BIM。通过参数化快速腕臂装配建模、线路模型布置,开展碰撞检查、仿真模拟,实现接触网最优设计;通过BIM工程量自动统计、出图功能,提高设计效率。施工安装阶段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进度展示,设计交底、施工方案交底,指导施工并提高施工质量。基于BIM的接触网数据集成与传递,实现接触网BIM承载的建设管理过程信息无缝转移到运维阶段,为将来智能运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利用3D建模技术和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将建筑工程构建成具有4D结构化数据库的工程数字化模型,数据粒度达到构件级,降低后期运营维修成本。利用BIM云平台实现对装饰装修工程量概算和成本控制,形成以BIM为核心的项目管理流程体系。通过对重大施工方案三维模拟,模拟出不同施工方案下的施工风险及施工成本最优方案,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利用三维模型对现场工人三维技术交底,实现建筑图纸的集成化和可视化,提高读图效率。  相似文献   

17.
铁路桥梁设计具有环境关联性强、协作专业多、接口复杂等特性,设计时需要与多个专业主体密切配合,在开展三维设计过程中,需重视协同设计的理念。依托新建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速铁路,在桥梁三维设计过程中,使用自主研发的桥梁数字化设计软件,通过协同平台进行流程管理,对新建成达万高速铁路桥梁进行BIM建模。搭建基础、桥墩、简支梁、连续梁、涵洞等常规构件库作为模板,根据桥梁设计过程中数据的识别与转换,快速批量导出常规桥梁模型,对特殊结构如斜拉桥、桥梁挡墙防护等通过手动建模方式实现。结合地形地物以及其他专业模型,对设计成果进行三维可视化检查,直观地暴露桥梁与周边环境及其他专业的接口问题,减少施工图纸中错漏现象的发生,降低了工程风险。通过构建数字资产管理平台,为施工管理与运营维护提供数字化信息管理服务,在施工方案三维模拟过程中加入关键技术动态展示,优化施工组织的合理性,构建智慧施工平台,为施工调查、征地拆迁、动态展示等提供数据支撑。在传统三维模型仅展示漫游功能的基础上,探索三维设计在管理运维中的拓展应用,为高速铁路桥梁BIM协同设计思路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和推动BIM技术在我国铁路行业的应用,实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管理的高效、经济及智能化,基于BIM技术,提出铁路工程连续梁桥施工管理系统架构:用于内部人员管理空间的C/S架构和用于施工人员使用的B/S架构;实现连续梁桥的BIM精细化模型构建、族库编码验证及传递、模型轻量化展示、碰撞检测、动态施工模拟、可视化技术交底。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预应力连续梁桥施工管理提供标准化的实施流程,同时可为我国铁路工程行业BIM技术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BIM由于具备可视化、碰撞检查、自动统计工程量等诸多优点而成为未来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武襄十城际铁路试点项目应用BIM技术,实现了桥梁专业完全基于达索平台建模设计,并实现了与欧特克平台数据交互及模型整合。设计成果具有可视化的优势,可直观、形象地进行设计交底指导施工,为今后基于达索平台进行桥梁BIM设计提供借鉴,也可为多平台BIM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BIM能够将桥梁工程项目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桥梁从设计到施工完整的真实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内部一致的信息模型。相较于传统的二维平面图纸,BIM技术实现了资源一体化的设计施工,方便各专业协同工作,节约了工期和成本,使工程保质保量。成果模型均基于达索3DEXPERIENCE平台建立,按照铁路桥梁BIM设计项目统一建模标准命名。对于铁路BIM设计中数量较多,而形状相似的墩台结构,模型采用参数化驱动建模,通过改变参数,可迅速自动生成新项目的墩台模型,大大节省了新项目的建模时间,减少了出错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