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计算机联锁系统数据编写任务量大、正确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等情况,通过分析联锁系统数据的结构特点,结合可视化编程方法,开发一种自动化软件,实现铁路车站图形绘制和联锁数据生成与校验功能.测试与应用表明,该软件可有效避免联锁数据编制中的人为错误,提高联锁软件安全可靠度,同时降低了联锁软件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门槛,可缩短软件编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慨述了DS6-K5B型计算机联锁系统在故障-安全、可靠性和适用性方面的设计原则,从联锁设备、输入输出接口、软件可靠性、电源、系统完整性、可扩展性方面论述了系统适用于我国铁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联锁控制数据编制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下、数据准确性依赖设计人员技术水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铁路计算机联锁控制数据自动生成方法。以文本格式的站场基础数据作为输入,定义各类数据模型,制定空间邻接与逻辑邻接规则,以建立数据模型之间的拓扑关系,构建铁路站场拓扑模型;采用基于最短欧氏距离的进路搜索算法获取站内所有进路;自动输出联锁控制数据。采用上述方法开发实际软件,展示联锁控制数据的自动生成过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快速准确地生成联锁控制数据,提高编制联锁控制数据的自动化程度与效率,提高铁路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的通用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跟随"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高铁出口正在加速进行。在"互联网+"兴起的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铁路运输的方方面面,铁路的安全运营直接依托于计算机安全,保障铁路安全可靠的核心是软件的安全可靠。阐述国内外铁路软件的可靠性测评标准、可靠性测评过程,对可靠性模型进行分类总结,回顾可靠性测评在我国安全关键行业内的应用情况,并针对铁路行业的软件可靠性测评提出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5.
伴随全电子联锁系统的推广应用,针对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和及时有效进行设备维护的需求,结合全电子联锁系统执行单元特点并采用窄带物联网技术,从系统软硬件两方面研究设计了一种全电子联锁远程监测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系统在交互通信时数据传输过程可能存在遭受窃取、伪造等安全风险的分析,提出系统通信数据的加密模型并优化了密钥更新算法。系统测试、通信数据加密模型及密钥更新算法验证结果表明,研究的全电子联锁远程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全电子联锁系统设备并将设备状态或故障信息安全传输和显示于用户终端,提出的通信数据加密模型及密钥更新算法能够有效地保障通信数据的传输安全,系统设计能够满足铁路安全运营和维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针对计算机联锁自动测试软件所需的铁路站场数据依赖人工手动输入、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铁路计算机联锁站场数据自动提取方法。以经过验证无误的联锁上位机界面图像作为图像识别系统的输入,分析信号设备显示特征并定义数据模型,基于OpenCVSharp计算机视觉库,利用图像识别相关算法,设计识别流程,自动提取站场数据。采用上述方法开发软件,展示信号设备识别与数据提取效果。该方法能准确识别出联锁上位机界面中的信号机、道岔与轨道区段,从而实现相关站场数据的自动提取。  相似文献   

7.
《机车电传动》2021,(2):154-157
为有效提升轨道交通领域软件可靠性水平,需要研究并应用软件可靠性技术。软件可靠性测试是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关键环节。文章在传统软件测试基础上,对软件可靠性测试理论进行研究,总结相关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网络控制和传动控制类软件中的应用经验,以实现从用户使用角度定量评估与提升软件可靠性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工程软件的安全生产,依据铁路信号运用管理办法及相关安全评估标准,在软件生产环节制定一系列优化措施。针对工程软件设计、编制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案;结合工程应用经验,通过采用双套校核机制减少软件人员在数据编制时的错误,提高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依据软件生产流程控制特点,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联锁数据自动生成工具应用到软件生产中,提高软件生产效率。研究表明,上述优化方案应用于联锁工程后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联锁软件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VxWorks的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软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路车站信号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是实时、多任务、安全苛求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DOS和Windows环境联锁控制软件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VxWorks操作系统的特点,研究基于VxWorks实现联锁控制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VxWorks环境下设计联锁软件的方法,并进行了详细的系统设计.针对一个实际站场的编码测试结果表明,在VxWorks环境下更易于满足联锁软件对实时性、多任务调度的设计要求,并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铁路信号联锁逻辑形式化建模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铁路车站信号联锁逻辑的形式化描述无论对计算机联锁软件的开发,还是对联锁软件的测试都是非常重要的。 铁路大站的联锁逻辑十分复杂,对其进行形式化描述是一项艰难的工作。目前,国内外尚无这方面详细研究的文章和报道。本文利用层次结构的概念,采用层次化有色Petri网,以建立铁路车站信号计算机联锁软件第三方测试的现场仿真环境为目的,以车站联锁设备的层次化有色Petri网模型为背景,介绍了铁路车站信号联锁逻辑的形式化描述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高速铁路列控系统接口需求,计算机联锁系统接入信号安全数据网[1]的同时,应用软件需要新增进路模块来实现接口的应用信息交互。进路模块利用原有联锁软件网络化结构的选路原理,实现了进路信息存储;利用进路中道岔的大号码特征,实现符合黄闪黄条件信号显示自动计算。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同时,对软件需求、设计、结构、安全性进行全面分析,确保联锁子系统软件的兼容性和可持续开发性。基于升级的计算机联锁软件不仅满足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的需求,也提高了原有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相关的电务人员、相关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高速铁路计算机联锁系统,为了使车务人员尽快熟练掌握车务终端的操作方法,提出采用实物与仿真相结合方法,通过分析高速铁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设计开发实物与仿真相结合的高速铁路联锁教学系统。详细设计系统的结构、功能、与之功能相适应的虚拟的高速铁路站场,对实物与仿真的边界进行科学划分,开发配套的站场仿真软件、TCC仿真软件、邻站CBI仿真软件、RBC仿真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模拟CTC终端等。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可以节省占地空间,降低投资成本,而且更利于学习人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为铁路行业培养更多的技术人员,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为简化联锁软件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效率,提出了一种模块化计算机联锁软件设计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将道岔、信号机、轨道区段等设备设计为不同的程序模块,利用多态性和绘制语句等完成联锁软件站场界面的绘制,使用鼠标拖动各设备相应的程序模块完成联锁软件表示层的绘制,生成单链表站场数据结构,并采用递归算法进行进路搜索,完成联锁软件的设计。将文中提出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设计方法应用于某车站的联锁软件设计,对比两种方法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所用时间,所提设计方法总时间节省了约30%,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联锁软件所要实现的功能,对联锁程序进行模块划分,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编写联锁软件,并对进路搜索模块中不同算法进行分析比较,提炼出一种高效率的搜索算法,结合站场型数据结构将此算法应用到联锁软件的设计开发中.最后对联锁软件的安全性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铁路车站联锁系统缺乏深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性实训室的现状,设计了基于计算机联锁仿真软件的铁路信号车间级实训室建设方案。该方案不仅实现了计算机联锁全功能仿真,还搭载信号集中检测仿真软件和室内外设备等模拟设置故障场景,使学员逐步掌握计算机联锁的原理和知识。实践证明,该实训室的建设给现场试验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为计算机联锁设备的现场维护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一种高速铁路衔接站点灭灯进路联锁软件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速铁路信号机的显示采用了新的技术标准,信号机的常态为灭灯,其联锁逻辑与普速铁路有较大不同。尤其在衔接站,逻辑更为复杂。基于站场图形网络的软件架构,采用模块和消息方法,对信号机点灭灯办理进路的联锁软件进行设计,并分析通过进路和组合长进路的典型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衔接站常态灭灯和点灯信号机混合布置的情况。对于信号显示,采用基于布尔表达式方法构建显示逻辑并通过另一份软件和数据进行校核。从风险点和防御措施的角度分析软件安全性,认为采用的方法符合产品安全性要求,适合于工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基础,而单元测试更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针对目前铁路信号软件规模不断增大,形式逐渐复杂化且单元测试不足等现状,分析了软件单元测试的重要性及常用方法,阐述了铁路信号软件单元测试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步骤,结合区间综合监控系统软件单元测试具体实践,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单元测试方法,可有效避免错误产生,从而保证铁路信号软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车站改造中的区间过渡及铁路联锁软件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现场情况,采取运用硬件技术的方法,在保证计算机联锁软件安全性的前提下,简化施工的繁琐,节省施工时间和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