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铁路运营和调度系统建设中存在着数据资源重复建设、难共享、标准不统一以及利用不充分等诸多问题。结合铁路运营和调度数据资源建设现状及综合数据处理分析平台的建设目标,提出了铁路运营和调度综合数据处理分析平台的总体架构和技术框架。该平台对实现数据资源在铁路运营和调度相关业务系统之间的准确及时共享,促进铁路运营和调度数据资源的共享和综合利用,提高铁路运营和调度管理的科学决策支持水平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旅游铁路对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旅游铁路的快速发展。文章研究将视频监控、蓝牙定位、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于旅游铁路消防安全管理;结合都江堰—四姑娘山旅游铁路(都四线)示范工程,建设了消防系统智能运营维护平台平台,重点实现人员自动检测、定位和跟踪,消防设备设施状态实时监测和预警,以及灾情现场火灾参数动态监测与预警,能够极大地增强旅游铁路消防系统运营维护能力,并在火灾发生时提供准确可靠救援指挥参考信息,为旅游铁路安全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采用云计算技术、基于WebGIS构建铁路运营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铁路运营监控基础设施即服务、铁路运营监控平台即服务、铁路运营监控软件即服务3种服务模式.铁路运营监控基础设施即服务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系统设备组成云平台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硬件资源和计算资源.铁路运营监控平台即服务将应用服务平台以业务应用、GIS应用服务等方式提供给用户.铁路运营监控软件即服务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为用户提供应用软件资源.构建系统的关键是:应用服务的开发和实现、GIS应用服务的发布与调用、客户端开发和软件接口的实现和调用.系统开发完毕后的功能验证和测试结果表明:将业务处理、信息转换和共享以及安全管理等应用以服务的形式放在云平台,实现了铁路系统海量信息的集中管理和按需定制,增强了信息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4.
郑万铁路数字化平台是该项目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支撑系统,是铁路工程管理平台在铁路建设实施与应用的典型案例,具有很好的借鉴与推广作用。以郑万铁路工程为背景,从项目建设组织、平台体系功能和运营经验体会等方面,对郑万铁路工程信息化成果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可为铁路工程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客流预测是铁路路网规划、线路及场站设计、铁路运营等工作的重要基础.针对多层面、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铁路客流预测业务需求,依托铁路客运大数据平台,构建铁路客流预测系统,能够在同一系统平台上完成客流预测方案的测试、评价和规范化应用.该系统集成各类客流预测算法模型,可充分利用历史售票数据,并考虑年度、季节、星期、时间、节假日...  相似文献   

6.
当前,铁路领域迎来了铁路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技术上需要大量的创新,而且需要大量的管理创新。在系统分析铁路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运行和管理体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实践,提出加强统筹管理,加大投入力度,为创新平台提供人才待遇方面的政策支持,以及在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中优先考虑国家级创新平台创新成果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铁路动车组WiFi运营服务系统实时运行状态,提高系统运维效率,缩短售后响应时间,节约应急资源,使运营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提出一种基于Zabbix的综合性监控系统。在阐述Zabbix开源框架与数据可视化基础之上,结合铁路动车组WiFi运营服务系统部署环境及应用场景,围绕系统运维及管理的实际需求,研究Zabbix监控系统关键技术。利用Zabbix优秀的性能和可扩展性,将车载WiFi设备系统参数信息、列车开行信息、平台运营等数据高度集中、可视化展示,同时,通过使用推送媒介建立实时性、高效性的推送机制,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监控管理平台,实现了对铁路动车组WiFi运营服务系统资源数据的高度共享。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条件,可以提高铁路动车组WiFi运营服务系统运维的高效化、统一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都市圈的市域铁路将于2024年陆续建成开通,因此关于市域铁路新建线路的运营交接管理事项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但目前市域铁路建运分离的交接管理暂无现行对应的办法。为能更有效地开展新线运营介入和建设运营交接等相关工作,根据市域铁路建运分离的特点,分析建设运营管理介入的优势,研究运营介入时机、介入形式和内容,提出一个依法、合规、合理、可实施的工作机制方案,使新线运营介入和建设运营移交等工作能够更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牛道安 《铁道建筑》2020,(4):5-8,16
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是铁路安全运行的保障和科学指导线路养护维修的重要依据,对我国铁路发展和长期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铁路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内联调联试阶段和运营阶段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对海量检测监测数据的分析运用。提出了基础设施检测监测技术发展方向,如检测装备统型融合和智能化发展、检测数据管理和分析共享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多源数据智能分析应用等,对完善我国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体系起到重要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高铁开通以来的运营数据为基础,结合大数据应用技术与数据挖掘方法,设计并建立了高铁运营安全规律分析系统,实现对运营安全相关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科学高效管理,利用文本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对数据进行深层挖掘与关联分析,对数据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进行综合交互性展示。该系统能够满足铁路移动装备、工务、电务、供电等专业对高铁运营安全相关数据的管理和分析需求,有力支撑高铁运营安全规律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为方便通信专业掌握设备运维状况,优化通信设备运维流程,依托铁路电务大数据平台,开发通信智能运维应用功能。简要介绍铁路电务大数据平台架构,概述通信智能运维业务分析和应用功能设计,总结实现应用功能所采用的数据接入、地理信息应用和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通过开发设备综合监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故障智能诊断等功能,通信专业现有各类数据进一步得以综合利用,并以灵活多样的可视化方式展示,为通信专业人员提供丰富直观的信息和准确及时的决策依据。通信智能运维应用功能已集成到电务大数据平台中,现场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智能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方向,数字孪生是建设智能铁路的有效途径,实景三维空间信息平台则是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中孪生铁路全生命周期精准映射与融合协同的重要基础和“铁路大脑”的神经中枢,也是复杂环境下铁路建设和管理信息化水平与品质保障的关键支撑。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铁路的发展背景和数字孪生铁路的潜在应用;然后提出了实景三维空间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与功能组成,探讨了多模态时空大数据高效组织管理、灾害风险信息自适应汇聚与智能服务等关键技术;最后,面向川藏铁路建设的紧迫需求和主要挑战,对数字孪生川藏铁路实景三维空间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作出了归纳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速铁路(简称:高铁)动车组部件故障诊断和预测的业务需求,依托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Prognostic and Health Management)系统,在基于人工智能的高铁动车组智能运营维护(简称:运维)算法研究平台中构建高铁动车组智能运维数据分析系统。介绍了高铁动车组智能运维算法研究平台的架构,以及高铁动车组智能运维数据分析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和关键算法。并以高铁动车组客室空调为例,选取客室空调相关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影响客室空调健康状况的特征,并对聚类结果进行健康度数据标注,作为客室空调健康评估模型开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如何对铁路客运车站(简称:客站)设备进行更高效、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管理的问题,搭建了智能客站设备大数据运维服务平台,介绍了其功能架构和设备健康状况评价体系。该平台实现了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特征主动识别、故障预测、运维趋势推演、多属性健康状况评价等功能,提升了客运设备健康程度和智能客站设备管理整体智能化水平,为智能客站设备运维管理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手段,为下一步客站设备健康评估应用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路有普速车站2 000多个,这些车站只有很少一部分建设了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简称:旅服平台),建设速度缓慢。主要原因是由于普速车站列车运行和客运组织情况复杂,现有旅服平台到发管理作业无法满足现有车站客运作业需求。因此,研究设计采用基于进站咽喉智能视频分析的车次识别与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DMS)临站压轨数据相结合的旅服智能到发作业系统,对列车进站、停稳等状态进行预测判断,并在此基础上依托c#编程语言对到发管理作业进行新的算法设计与实现。通过对现场到发作业改进前后与列车到发作业时间预测结果对比分析,采用基于进站咽喉智能视频分析的车次识别与TDMS临站压轨数据相结合的智能到发作业系统时间预测准确性远高于现有旅服平台只接收TDMS方式的到发时间预测。  相似文献   

16.
北京—张家口高速铁路是国内第一条全线、全生命周期内所有专业均应用建筑信息建模技术的智能高速铁路。文章结合京张高铁重点工程—八达岭地下站和隧道工程BIM应用,基于铁路工程BIM技术标准,重点研究多专业设计数据一致性表达,构建了八达岭地下站和隧道工程的全要素信息模型,并利用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铁路多专业数字化协同设计软件,搭建了一个协同设计平台,使传统上离散的各专业设计数据能够实现集成展示,方便设计方案的对比和优化,有助于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实现铁路工程的智能化建造。此外,提出将全要素信息模型与能够反映铁路基础设施运营维护阶段真实状况的海量三维点云数据融合起来,为运营维护阶段基础设施一致性检测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铁路外部环境管控作为铁路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信息化水平低、数据不规范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在深入研究其工作业务基础上,制定了一套铁路外部管控综合解决方案,采用混合开发模式搭建了铁路外部环境管控地理信息平台,基于Chromium嵌入式框架和Hybrid App下的WebView开发技术分别设计实现了PC端铁路外部环境管控子系统和移动端铁路周边环境智能巡检App,该平台实现了铁路外部隐患外业智能化巡检、内业“一张图”管理、台账管理、多角度全方位统计分析等功能,提升了铁路外部环境管控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减轻了铁路外部环境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解决了目前铁路外部环境管控中的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智能高速铁路的创新应用,基于中国智能高速铁路战略发展规划和当前时期的体系架构,结合成渝中线(重庆—成都)高速铁路主要特点和全生命周期应用需求,提出了以智能铁路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平台为核心,包含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3大板块智能应用的成渝中线高速铁路智能化方案,阐述了智能高速铁路AI平台主要功能、智能应用主要工程内容和通信网络构成。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铁路行业科研环境、科研用户需求与科研管理服务技术环境的复杂变化,支撑全生命周期科研管理流程,实现科技资源安全开放及辅助科技决策的目标,从铁路行业科研管理实际需求出发,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构建集科研管理、资源共享和决策支撑于一体的科研管理智能服务平台,并在铁路行业推广应用。实践表明,该平台可使科研管理更高效、数据资源更协同、决策支撑更智能,为铁路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