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沉井基础施工中有关降水设计,沉井制作、下沉、纠编和封底等问题。由于地下水丰富,降排水是一重点。  相似文献   

2.
泰州长江大桥南锚碇沉井空气吸泥下沉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采用主跨2×1 080 m的三塔两跨悬索桥,南锚碇基础采用特大型沉井基础,矩形平面尺寸为67.9 m×52.0 m,主要介绍该沉井空气吸泥下沉阶段的施工技术,包括空气吸泥下沉施工流程及关键技术,以及沉井下沉施工测量及监测。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青藏铁路雪水河大桥深水承台基础沉井下置施工中采用施喷桩帷幕技术,解决防渗和沉井下沉困难等问题作了阐述,提出了在特定工况条件下深水承台基础快速施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芜湖长江大桥铁路引桥0161桥台沉井基础施工方案的选定和实施,重点立交桥阐述井位地基砂桩加固,沉井制造与下沉,纠偏等技术。  相似文献   

5.
泰州大桥南锚碇巨型沉井排水下沉施工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目的: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及大型沉井基础的开发应用,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沉井基础长67.9 m,宽52 m,高41 m,在长江岸边的冲积沙土地质中下沉,选用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相结合的两个施工方案,如何确保沉井结构和附近建筑物以及长江大堤的安全是关键;本文仅介绍沉井钢壳拼装,混凝土接高,深井降水和泵吸挖土的排水下沉施工方案,达到安全优质快速下沉的目的.研究结论:采用排水下沉,沉降系数大,深井降水效果好,泵吸挖土效率高、出泥量大,下沉速度再创新高;安全可控制,质量有保证,环境易达标;沉井接高浇筑质量和下沉偏差都得到了很好控制,达到规范标准;通过回灌水附近建筑物和长江大堤的沉降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采用深井降水和泵吸挖土的排水下沉方案,能达到安全快速施工大型沉井基础的目的,同时也掌握了大型沉井排水下沉的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泰州大桥中塔采用了目前我国最大规模的水中沉井基础,浮运沉井施工过程中,由于沉井、水流、泥沙三者的相互作用,将会产生浮运沉井施工期冲刷,进而影响沉井施工,准确地了解沉井下沉过程中的局部冲刷深度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实用价值。通过河工模型试验分析大型水中深井下沉过程中的局部冲刷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计算公式。施工期间对河床的局部冲刷进行监测,监测数据表明模型试验的结果基本可靠,并根据实际局部冲刷数据,提出了有关的沉井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青藏铁路雪水河大桥深水承台基础沉井下置施工中采用旋喷桩帷幕技术解决防渗和沉井下沉困难等问题作了阐述,提出了在特定工况条件下深水承台基础快速施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涪江大桥16个沉井基础的施工实践表明,当土层渗水性差、土层稳定、抽水不引起流砂的情况,采用排水开挖下沉沉井的方法,既简便又可保证施工质量。否则采用不排水开挖下沉沉井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异型刃脚不等高沉井,由于其形心与重心不重合,施工难度大,在国内工程实践中较少采用。本文中所述沉井位于长江江边,且下沉处为不良地质,文章阐述了此类沉井的下沉控制。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大桥N003#墩组合式沉井直径31.6 m,高17.7 m,埋深16.1 m,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为钢板桩。以该组合式沉井施工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大型组合式沉井施工的要点,并对施工安全进行验算。建立仿真分析模型对施工过程中沉井的应力状态、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沉井下沉系数、下沉稳定系数满足下沉要求。钢板桩最大有效应力116.5 MPa,最大剪应力66.6 MPa,最大变形7.9 mm,混凝土沉井最大有效应力7.3 MPa,均满足结构受力及变形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