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U74轨钢欠速淬火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邵扬道 《铁道学报》1994,16(4):117-122
用四种C含量U74轨钢,研究了加速速度相变点的影响,测定了他们各自的连续冷地曲线,找出了四种材料欠速淬火后转变产物的硬度冷却速度的关系,还用C含量为0.74%的轨钢,研究的奥氏体化温度对冲击值的影响,以及用C含量为0.65%的轨钢,研究了奥氏休温度及不保温等因素对欠速液火后转变产物硬度的影响。从而为现有U74轨钢制定定淬火工艺参数提供理论指导,以提高其淬火质量,研究还指出:现有U74轨钢C含量范围  相似文献   

2.
加快全长淬火钢轨使用步伐形成钢轨使用良性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全长淬火钢轨强度(硬度)高,在小半径曲线上铺设使用具有明显的减磨作用;由于强韧性好,并且轨头分布有残余压力可显著地提高抗接触疲劳性能;由于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可以提高无缝线路的安全使用性能;淬火加价不到钢轨费用的10%,而使用寿命却可以提高50%(直线)和100%(曲线)以上,因此经济效益大,有着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旧轨母材性能研究的内容,通过理论分析、性能试验以及整修和不整修钢轨性能差别的研究,得出轨头未整修对旧轨母材性能有较大影响,提出旧轨母材具有使用和整修价值的结论,为搞好旧轨整修工作和推广整修轨的使用做了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运输淬火长轨的列车在运输途中通过小号码道岔或进入小半径曲线时,钢轨会发生横向位移、互相撞击、钢轨翻倒滚压等,轻者造成钢轨变形,列车偏载;重者使钢轨向曲线内侧翻倒,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须研制淬火长轨在运输中的防翻装置.分析淬火长轨在运输途中位移和翻倒原因,设计了防翻装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向塘工务焊轨厂的设计实例 ,论述了工务焊轨厂钢轨焊接、淬火生产线的工艺流程 ,工艺总平面布置 ,专用线、生产房屋及室外构筑物的设置 ,生产设备配备原则及主要技术性能 ,以及“双频加热”、“先风后水”淬火工艺的特点和设备组成 ,探讨了优化工艺设计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提速改造工程中,曲线改造地段铺设了淬火轨。分析了淬火轨翘头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危害,提出了淬火轨发生翘头故障时的处理方法,强调了淬火轨地段放散、换焊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淬火钢轨的伤损与失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在普碳钢轨伤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淬火钢轨伤损实例的检验结果,综述了淬 轨的伤损特点。为分析和预测淬火钢轨的伤损特点及其原因,简要分析了电感应加热欠速淬火、整体加热油淬火、轧制余热控制冷却等三种钢轨淬火工艺及其性能和质量方面的差异,提出了改进淬火钢轨质量的分析意见。分析讨论了减少轮轨接触疲劳伤损、螺栓孔裂纹、轨底疲劳裂纹的改进措施,并论述了进行淬火钢轨伤损统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钢轨轨底残余应力限定值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热轧钢轨中轨底残余拉应力的存在对钢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对轨底最大残余应力加以限定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国产不同轨型、不同钢种和不同钢厂生产的钢轨残余应力分布状况的测定和分析,以及参考国外钢轨相关标准,建议目前国产钢轨轨底残余拉应力限定值最好小于200MPa。  相似文献   

9.
PD3淬火钢轨焊接接头线上喷雾淬火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和开发了铁路线上钢轨焊接接头加热和喷雾淬火设备。对PD3淬火钢轨焊接接头进行了一系列喷雾淬火试验 ,通过淬火后的硬度试验以及金属显微组织分析 ,确定了淬火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LM型货车车轮分别与我国60 kg/m钢轨和美国136RE牌号钢轨匹配条件下,60 kg/m钢轨1:40轨底坡时,轮轨接触斑面积比1:20轨底坡的面积小;美国136RE牌号钢轨在1:40轨底坡条件下的轮轨接触斑面积与60 kg/m钢轨在1:20轨底坡时接触斑面积相当.铺轨试验结果表明,60 kg/m钢轨在1:20轨底坡时,接触疲劳伤损明显比1:40轨底坡轻;SS钢轨在同样的1:40轨底坡条件下其伤损明显比U75V钢轨轻,实际使用寿命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1.
钢轨喷雾冷却淬火质量控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钢轨全长淬火是使钢轨强韧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淬火钢轨由于其使用性能优越,目前已在运营线路上大量使用,并呈发展趋势。本文总结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成果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就目前的使用的U74、U71Mn和BNbRE三种类型钢轨的全长淬火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说明,为喷雾冷却淬火及以此为基础的喷风冷却淬火新工艺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由郑州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制的轨底坡(角)测量仪获得中国发明专利。中国铁路于1965年把轨底坡(角)由1/20改为1/40。设置轨底坡(角)可以使车轮压力集中于钢轨的中轴线上,提高了钢轨横向稳定能力,减小载荷偏心距,降低轨腰应力,避免轨头与轨腰连接处发生纵裂,增加了轮轨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接触应力和由此产生的塑形变形,相应减少了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速铁路道岔钢轨轨底萌生疲劳裂纹而导致轨件断裂的问题,以高速道岔R350HT钢轨为对象,从轨底中部硬度最低的位置取样,分别开展轨底材质拉伸试验、疲劳极限试验、疲劳裂纹扩展试验以及断裂韧性试验,为阐明高速道岔轨底疲劳伤损机理及轨件服役寿命预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采用升降法得到道岔R350HT钢轨轨底材质的疲劳极限为447.1 MPa,所有试样均失效于表面裂纹萌生;轨底材质裂纹扩展速率为da/d N=1.89×10-10ΔK4.18;室温(25℃)和低温(-10℃)环境下测试得到的断裂韧性接近,轨底材质在-10℃没有呈现低温脆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谢燕 《铁道建筑》1996,(12):26-28
探讨寒冷地区钢轨头螺栓扭矩值与轨温、轨缝的关系,并选定适合本地区的最佳钢轨接头螺栓扭矩值。  相似文献   

15.
钢轨轨头三维应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5.5对60kg·m-1钢轨轨头接触应力和最大负弯矩截面的弯曲应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并给出在实际机车轮压作用下有关截面上的应力数值和分布规律,为今后研究钢轨轨头近表面区域缺陷的发展规律及预测伤损钢轨的使用寿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钢轨轨底坡取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轨的轨底坡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道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对国内外众多铁路及城轨交通系统钢轨轨底坡取值情况的调研以及不同轨顶动态磨耗“光带”的分析,并结合国铁有关部门的研究和试验,提出对我国城轨交通工程轨底坡取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设置合理的轨底坡可使钢轨轨头与车轮踏面合理接触,减轻钢轨轨头的不均匀磨耗,延长钢轨使用寿命。为提高轨底坡静态检测精度,线路日常养护和维修效率,提出一种基于2D激光位移传感器(简称2D)的钢轨廓形检测原理和ARM嵌入式技术的轨底坡动态检测方法。结合传感器工作原理与特点,搭建一套可在线连续检测的轨底坡动态检测系统。考虑到2D空间姿态变化,建立适用于轨底坡动态检测的双2D空间姿态关系模型和标定解算模型。因为车体振动会产生对轨底坡计算结果的影响,利用Kalman滤波算法建立多传感器的状态空间模型,对轨底坡计算结果进行补偿。最后选用GJ-4型轨道检测车进行地铁正线试验,试验结果与人工复核结果的对比,符合工务段要求精度。试验结果验证了该轨底坡动态检测系统切实可行,Kalman滤波算法能够很好地对轨底坡的计算结果进行补偿修正。  相似文献   

18.
对轨头下颚水平裂纹伤损钢轨进行宏观和微观检验,结合钢轨生产加工工艺及钢轨受力分析,指出产生轨头下颚水平裂纹伤损的内因和外因,为避免线路上类似伤损发生,应严格控制钢轨表面的轧制质量。  相似文献   

19.
钢轨全长淬火生产线于1997年投产以后,存生钢轨顶面硬度偏低、轨头温度分布不均、平直度不够与重淬率高等问题。后经改变加热、冷却方法并采取其它综合措施,使钢轨淬火质量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20.
国产钢轨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鞍钢、包钢、攀钢钢轨性能和质量检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了国产钢轨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非金属夹杂物、低倍组织、轨端淬火等性能指标的现状及其特点,结果表明,国产钢轨的钢质纯净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个别检验样本的轨端淬火质量不稳定、表面质量和尺度精度超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