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P-5L_2型数字粉尘计与配有符合BMRC粒度分级标准予捕集器的粉尘采样器,置于各粉尘作业场,同时、同步测定呼吸性粉尘与总粉尘质量浓度及相对质量浓度,通过相关分析与计算,求得粉尘质量浓度转换K与K_1值,及CPM与mg/m~3换算图。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开发使用P-5L_2光散射数字粉尘计,采用P-5L_2与FCQ-20A粉尘采样计,对水泥粉尘进行同时间、同位置、同高度、同方向、同步采样。测得相对质量浓度,质量浓度进行对数转换,转换后的对数值进行K值研究[K=lgc/lg(R-B)]。结果表明对数K值的精度较高,误差较小,因此经对数K值转换后的质量浓度准确性、稳定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3.
光散射数字粉尘计在隧道施工粉尘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5型数字式光散射粉尘计(以下简称P-5)是一种基于光散射原理的便携式数字显示测尘仪,由于该仪器具有快速、方便、灵敏、用途广等优点,已为国内外用于作业场所、尘污染源、浮游粉尘的动态、排气装置、滤料与过滤器效率及性能的粉尘测定。我们于1985年引进日本P-5型数字粉尘计,应用于隧道施工粉尘测定与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总结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仪器:P-5型数字粉尘计(日本柴田科学器械株式会社生产),测定范围0.01~100mg/m~3;灵敏度0.01mg/m~3=1cpm;四位数字显示;测  相似文献   

4.
对施工隧道粉尘采用滤膜粉尘采样器与光散射数字粉尘计同步测定,通过计算求得转换系数K值。结果表明,采样位置距发尘源距离和作业环境粉尘浓度对K值有较大影响,粉尘浓度与K值间呈线性相关。这种影响是由于粉尘颗粒中位径变化而引起的。发尘源非连续发尘时不但引起粉尘浓度变化,而且引起中位径改变。由此提示,由K值乘相对质量浓度换算质量浓度是不适合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作业场所个体呼吸性粉尘管理限值,作者选择了CXF-2F型向心式个体粉尘分级采样器,由作业者个体佩带采集样品测定呼吸性粉尘和总粉尘浓度。结果显示,包装车间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与总粉尘浓度间具有较好的从属共变关系,r为0.9284,比值为0.1345。环境呼吸性粉尘浓度与总粉尘浓度的比值为0.3546,个体呼吸性粉尘与环境呼吸性粉尘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别(t=23.02,P0.001)。  相似文献   

6.
随着GB16 2 2 5 - 1996《车间空气中呼吸性矽尘卫生标准》的颁布实施 ,我国对粉尘监测工作已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由于呼吸性粉尘监测比总粉尘监测要求的技术条件与人员素质均较高 ,监测中的质量要求与总粉尘监测浓度的质量要求相差很大 ,因此 ,如何保证呼吸性粉尘监测质量和准确度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为此 ,笔者对呼吸性粉尘监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1 冲击板硅油厚度是影响呼吸性粉尘监测质量的关键  冲击式呼吸性粉尘采样器中的冲击板 ,是沾着空气动力学直径为 7 0 7μm以上的大颗粒粉尘 ,即非呼吸性粉尘。实际上即…  相似文献   

7.
铁路粉尘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与总粉尘浓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应用配有符合BMRC曲线标准预捕集器的滤膜粉尘采样器,对铁路采石场、水泥厂、施工隧道、铸钢、铸铁、焊接、制砖等41种粉尘呼吸性粉尘与总粉尘质量浓度及其比值所作的研究结果;并对呼吸性粉尘与总粉尘质量浓度同步测定的卫生学意义作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光散射数字粉尘计在粉尘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光散数字粉尘计在作业环境,大气,公共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中的应用,相对质量浓度与质量逍度转换,转换K值测定方法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数字式粉尘计计数法与滤膜计重法对破碎、烤砂、电焊作业场所的31个扬尘点分别进行了同步测定,以求两法的转换关系。结果表明,3种粉尘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分别为0.207±0.031、0.116±0.057、0.044±0.018;两法结果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亦有高度显著性。本研究提示,P-5L_2仪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铁路粉尘作业场所36种粉尘粒度质量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铁道部分粉尘作业36种粉尘质量分散度的测定,以及按照BMRC与ACGIH曲线标准所作的呼吸性粉尘与总份尘质量比的测定结果。按照BMRC曲线,呼吸性粉尘与总粉尘质量比,水泥生产粉尘1:1.4~1:7.3,采石场粉尘1:4.6~1:20,铸造粉尘1:2.9~1:20.4,隧道施工粉尘1:2.1~1:10.0,其他粉尘1:5.4~1:26.3。36种粉尘呼吸性粉尘与总粉尘质量比最小为1:1.4的成品水泥尘,最大为1:26.3的烘煤尘。本文尚对粉尘粒度谱精细测量的卫生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对砂再生除尘系统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管路及除尘器进行了以管道裁弯取直、密闭扬尘点、更新除尘器为主的改造,取得了明显效果,车间空气及大气排放粉尘浓度均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奥法施工隧道掘进作业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14.49mg/m■^3。各工班中以炮后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最高(41.88mg/m■^3),装碴和打眼分别为22.84mg/m■^3和6.44mg/m■^3。掘进作业全过程时间加权接尘量为12259.57mg/(m■^3.min)。其中装碴接尘量最高717.76mg/(m■^3.min)占掘进全过程总接尘量的58.50%。各产尘工序产尘量构成比也以装碴最高  相似文献   

13.
职业人群调查表明,棉尘对工人肺功能影响以急性改变为主,且棉尘浓度与危害成正比。此外,内毒素水平、特异体质、棉花抗原提取物以及吸烟也与工人肺功能受损有关,但是这些毒作用因素尚无特异性,有待更深入地探索。  相似文献   

14.
β射线吸收法测量铁路作业场所空气常见粉尘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β射线吸收法与重量法测量作业场所空气粉尘浓度作对比研究,并分析了β射线吸收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结果表明β射线吸收法与重量法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442 4,v=15,P〉0.169);滤膜增重Δm与β射线吸收度A成正相关,直线相关有非常显著性意义(Δm=0.178 8+7.967 5A,r=0.978 2,v=14,P〈0.001)。随着采样时间t和滤膜增重Δm的增加,β射线吸收度的变异系数和炭黑粉尘浓度的变异系数总体趋势是减小,当采样时间t≥7 min,滤膜增重Δm≥0.3 mg时,两种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下。检测限即最低检出增重mL为0.000 2 mg。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光散射式数字粉尘测试仪浓度转换系数的具体标定步骤和计算公式,分析了测量结果误差的来源,并给出了误差分析的步骤和结果。结合光散射式数字粉尘测试仪的实际应用,总结了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杨璨  韩金刚  安鸿  肖维远  刘苹 《铁道车辆》2021,(1):97-101,109
货车空气制动系统因防尘不良导致内部清洁度差,影响制动系统性能。文章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防尘技术研究,通过调研和分析,识别出2个防尘不良点和8个污染物来源,针对防尘不良点及污染物进行了结构改进。改进后的货车制动系统防尘效果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7.
粉尘在通风管道内沉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风除尘管道系统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水平管道积尘堵塞。虽然各种资料都介绍了不同性质粉尘在水平管道中所需要的最低输送风速,同时又都强调了尽量避免水平布置。事实上,即使水平管道按资料所介绍的输送风速设计,仍有可能积尘。而设计中总难免要有水平部分,因此要采取一些对策,如预留清扫孔、定期清扫管道;或者在水平集合管的下部设输送机自动清理积灰等,但同时也增加了清理手续和设备的复杂性。最积极的措施是不回避水平管道而又能克服粉尘的沉积,使粉尘能全部被输送到除尘器内集中清理。经过理论推导和对焊接车间等除尘工作的实际观察,初步认为是有可能达到这一目的的。  相似文献   

18.
大秦线运煤列车煤扬尘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孙三祥  常青  李杰  董波 《铁道学报》2006,28(2):21-25
针对大秦铁路运煤列车煤扬尘特点,研制以合成高聚物POL1为基料复配而成的粘结型抑尘剂。运煤列车对抑尘剂强度、时间有效性要求不高,考虑环保要求和成本,配方的基本组成为基料、增塑剂、填料。分析了基本组分的特性、配比对抑尘剂物理指标的影响。对该抑尘剂进行了抗低温、抗雨淋性能试验,汽车模拟试验。结合现场调查结果,说明隧道模拟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并模拟分析了隧道煤扬尘污染分布,对该抑尘剂的抑尘效果进行验证,在上述试验基础上,进行列车动态试验(生产性中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抑尘剂,运煤列车沿线扬尘削减率在95.1%~99.6%之间,隧道中扬尘削减率在93.8%~97.8%之间。抑尘剂性能及防治效果、喷淋量均可达到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盐碱沙尘环境是影响接触网绝缘子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气候条件的复杂性和突发性,常用的污区分布图不能据实反映气候的急剧变化,往往造成接触网绝缘元件污闪事故的增加。利用含盐沙尘颗粒动力学方法,结合盐碱沙尘源区气象特性,建立颗粒物的动态沉降模型,探索沙尘颗粒在接触网绝缘子表面快速沉积规律,分析污秽源区下风向各站点的不同灰盐比以及粒径分布,得出各站点在无降水期间受含盐沙尘天气影响的污闪预警时刻。分析表明,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可结合污闪预警信息准确定位,进行清扫工作,为污闪预警系统的制定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