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加强对机车乘务员操作情况的自动考评,通过对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运行记录文件进行自动分析,能准确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提升机车运用水平和对乘务员的管理水平.阐述了已投入使用的分析软件(操作评分自动管理系统WEB版)的主要功能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
研制一套列车监控装置的仿真接口电路,通过发送模拟机车速度信号、柴油机转速信号、机车工况信号以及地面信号给列车监控装置,实现列车模拟操纵培训装置与列车监控装置的联接,仿真接口也可以用来离线检测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使用IC卡实现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在施工限速区段进行速度监控技术的分析,提出集机务运行揭示及施工限速监控装置IC卡控制信息管理于一体的IC卡施工临时限速跨机务段编写软件的开发思路,解决了在同一机调室多个机务段乘务员出乘情况下运行揭示、监控装置IC临时限速控制信息的一段编辑、自动分解和跨段写卡的技术问题,拓展监控装置IC卡临时限速功能,确保列车在施工限速区段的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投入运用以来,机车乘务员在工作性质、操纵方式、安全预控等方面发生的变化,重点剖析了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对司机的消极影响,并结合机务工作特点,探讨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1概述LKJ运行记录数据是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在运行过程中实时记录的运行状态数据,包括系统自检信息、软件版本信息、速度事件、按键信息、机车条件变化、运行状态、制动试验、数据调用、GPS信息、检修人员/机车乘务员输入、点式信息等内容,是行车安全分析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正>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是我国铁路运营和工程技术人员自主研发的列车速度控制系统设备,具有防止列车冒进信号、运行超速和辅助机车乘务员提高操纵能力等功能,是我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LKJ技术是通过多年对我国铁路技术装备、行车组织情况的摸索和发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对乘务员车机联控时的自动录音,在地面上可以进行语音检索、回放,更加真实地再现列车运行中的呼唤应答情况,以便规范乘务员的工作用语和协同监控装置分析行车事故,通过对语音压缩后记录,与TAX2装置进行实时通信方法,以及在LY-Ⅰ型语音记录装置的技术基础上,开发了LY-05型语音记录装置.该产品通过了试验和现场鉴定,实现了批量装车运用,完全满足铁路新形势发展的运用需求.  相似文献   

8.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准确、稳定、可靠地使用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测试设备的量值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检修质量。通过对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测试设备检定装置的模拟机车速度、模拟柴油机转速、模拟列车管压力、模拟双针速度表速度、速度传感器测试台速度等主要指标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确定各指标的测量方法能够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LY-I型语音记录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斌  王金友 《机车电传动》2002,(4):30-31,53
叙述了LY-I型语音装置的原理、特点和软件流程。应用DSP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压缩和记录,以实现对车机联控语音和列车当时状态信息的记录,从而规范乘务员的工作用语和协同监控装置分析行车事故。该产品通过试验和现场运用,证明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技规》第90条规定:“机车信号的显示,应与线路上列车接近的地面信号机的显示含义相符”.但在日常运输生产中,受站场布局、行车作业方式、轨道电路电码化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经常发生出站信号机开放后,机车信号收不到码的问题,即机车信号没有显示出地面信号机的显示含义.由于机车运行监控装置(俗称黑匣子)是根据机车信号的显示条件来监控列车运行,虽然地面信号显示了进行信号,但由于机车信号没有收到相应的码,导致监控装置不能按地面信号的显示控制列车正常运行.遇这种情况时,机车乘务员就会将监控装置控制模式转为机车信号故障模式开车,对列车运行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11.
介绍桥上无缝道岔轨下基础“门”形筋混凝土道床、带限凸台道床板、底座纵连式道岔板5种无砟轨道结构。建立桥上3种无砟轨道结构的无缝道岔模型,提出计算参数,分析3种无砟轨道结构对桥上无缝道岔受力和变形影响,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桥上底座纵连式无砟轨道结构无缝道岔与桥梁的纵向相互作用力较小,是一种受力较为合理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驼峰超速连挂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驼峰超速连挂事故进行分析。分析对事故有重要影响的线路、调速设备和车辆等因素,考虑到贝叶斯网络能较好解决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可以双向推理的特点,建立驼峰超速连挂事故树,并将其转化成贝叶斯网络,计算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基本事件的后验概率。结果表明,超速连挂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线路纵断面、调速设备制动能力以及新型重载车辆三方面。进一步考虑新型重载车辆的共因失效问题,建立贝叶斯共因失效混合网络,计算并分析新型重载车辆对超速连挂事故的影响程度以及对既有驼峰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遮挡是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检测、跟踪和识别时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之间的遮挡,以车辆常用的矩形模板为先验知识,首先对存在车辆遮挡的连通区域提取边缘轮廓,然后获取轮廓上的4类特征拐点,最后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轮廓特征拐点的车辆分离算法,将相互遮挡的车辆分离开来,便于后续对车辆的跟踪、匹配等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有效性、可行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铁路客车空调存在的问题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在系统仿真、负荷预测、能量管理、故障诊断、系统辨识控制等方面的优势,综述了ANN在暖通空调(HVAC)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阐述了我国铁路客车空调研究领域引入ANN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我国高寒地区机车的运用状况,指出电力机车在低温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并从机车的低温试验、关键部件、相关材料以及防寒加热等方面,提出电力机车防寒设计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上越新干线列车脱轨事故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新县中越地区于2004年10月23日发生里氏6.8级浅层直下型地震,地震引起线路剧烈横向晃动和上下起伏震动,导致列车脱轨。在新干线沿线加大地震早期检测预报系统布设密度,研究新的地震波检测方法以及地震预报技术和装置。研究和试验L型防脱轨护轮轨,并对鱼尾板进行加厚改造。在转向架上安装振动加速度检测仪,提高制动反应速度。在转向架轴箱下面安装反L型车辆导向装置,车辆脱轨后,导向装置会钩住钢轨,防止车辆过远偏离轨道溜逸。用厚钢板包覆桥墩、向桥裂缝灌注树脂和用碳纤维布等方法对桥梁进行加固。通过对列车脱轨事故分析和采取的对策,为我国铁路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的探讨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目的:通过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掌握掌子面前方地质信息,为施工单位优化施工方案、安全科学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等提供依据,为预防隧道塌方、突水、突泥、突气等可能形成的灾害性等事故及时提供信息,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方法:本文以作者在八盘岭隧道和长梁山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亲身经历为背景,着重介绍了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在我国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的长大隧道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和研究的重大意义。研究结果:本文系统地分析和归纳总结了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前期准备工作、地质超前预报目的及内容、预报的各种方法、预报成果的输出形式和方式、预报时间安排和过程、探讨和研究的结论等,侧重介绍了地质超前预报的各种方法。研究结论:地质超前预报是隧道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纳入施工工序,可以指导施工,为隧道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马缤辉  赵明华  张玲  雷勇 《铁道学报》2012,34(4):94-100
针对Winkler地基模型不能考虑梁与地基底面摩阻效应的不足,在地基与梁底接触面上引入一系列各自独立的水平弹簧,假定弹簧反力即切向摩阻力与梁底和地基间的切向相对位移成正比,从能量角度出发,基于最小势能原理,建立考虑底面摩阻效应的弹性地基梁能量方程,并引入位移形函数进行求解,导出对称载荷条件下考虑切向摩阻力作用时地基梁位移及内力解答。最后通过地基梁计算实例分析,验证该解答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并对相关计算参数进行深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切向摩阻力沿梁长呈非线性分布,其对地基梁挠度及弯矩计算的影响较大,而对剪力的影响并不强烈。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浙赣线CTC系统的建设实际,提出了在繁忙干线中列车运行控制和调车运行控制的冲突问题,CTC区段与非CTC区段的衔接问题,阐述了解决并进一步改进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城域网环境中高速增长的互联网流量,必须利用DWDM提供的空前带宽资源,同时必须使DWDM网络优化以至于提供IP QoS能力。传统的SDH/SONET光网络是具有高速容量和低时延,微小错误率的传输管道,在现有传送网QoS方面作出了贡献。但单个分组或汇聚的流量在光域上Gbit速率下不能被跟踪和控制。当IP成为具有支配数据传输的选择时,就必须设计QoS模型来处理某些实时业务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