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地铁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列车数量、客流量、运行年限对地铁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影响,并利用回归分析得到了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预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外界大气温度直接影响区间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区间隧道环境温度与外界大气相对湿度、列车数量和客流量具有相似的波动规律;运行年限的增加导致区间隧道热堆积加剧,使区间隧道环境温度逐年升高;利用回归模型的T检验结果可以得到各因素对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影响程度,而回归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隧道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2.
结合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区间隧道下穿既有小龙坎铁路隧道的实际情况,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等方法,对既有铁路隧道受下穿区间隧道近接施工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既有铁路隧道受影响范围为90 m;通过及时对监测结果的反馈,及时调整了施工方法及支护参数,最后确保了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既有小龙坎铁路隧道和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南京地铁过江隧道通风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启 《铁道工程学报》2012,(4):104-107,117
研究目的:随着国内地铁线路的增多,有时难免需要穿越大江、大河;同时随着隧道数量的增多,在隧道中发生的火灾也越来越频繁,危害性也越来越严重,隧道通风排烟系统成为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结论:本文针对地铁的长大过江区间隧道,从通风系统形式、气流组织等方面详细研究了长大区间隧道的通风、排烟系统设计方案,对于同时存在多列车同向运行的长大区间隧道,当区间隧道采用大洞方案时,设置顶部风道、风口来组织隧道内的通风排烟;当区间隧道采用小洞方案时,在区间隧道上设置中间风井,利用中间风井进行通风排烟。  相似文献   

4.
地铁区间隧道的紧急安全疏散标志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地铁复八线为例,论述地铁消防安全工程区间隧道紧急逃生疏散系统的设计。经过实际检测和验收,说明在区间隧道中采用BXF9-C2集中控制型应急标志系统,能较好地解决区间隧道的安全逃生问题,提高区间隧道紧急疏散的安全性,同时提出与区间通风排烟协调一致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地铁区间隧道的抗震分析研究,长期以来多是采用等效静力法来模拟地震对区间隧道的作用,由于隧道结构与地层之间的特殊关系,这种分析结果与实际出入较大,未能真实反映区间隧道与地层的相互作用,文章结合国内外地铁区间隧道抗震研究及相关规定,提出地铁抗震验算方法,可为地铁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地铁区间隧道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危害性,对地铁区间隧道火灾中烟气流动和火焰传播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对区间隧道火灾的防范及消防管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地铁的修建过程中,区间隧道施工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但是由于区间隧道施工会受到地上建筑、交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对区间隧道的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区间隧道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基于此点,就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法进行探讨,重点介绍盖挖逆作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深圳地铁龙华线的实际情况,模拟在实际运营的情况下,区间隧道同时存在3列列车在同一区间隧道内情况下,隧道通风系统能否在火灾工况下火灾模式通风;测试火灾工况下区间隧道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并对区间隧道火灾排烟风速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结论,文章对工程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赵录学 《科技交流》2002,32(4):80-90
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小安区间立体交叉隧道是目前我国地铁区间中唯一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双线隧道与单线隧道立体交叉的区间隧道。该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按喷锚构筑法原理进行设计和施工,结构采用全包防水,复合式衬砌形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重庆市轨道交通环线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研究,结合山地城市地形地域的特征,综合分析轨道交通制式区间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重难点。针对深埋地下车站隧道风机房布置、大断面暗挖区间通风量计算、地面及高架车站与隧道区间结合部位处理、隧道通风及烟控模式等问题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了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济南市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基于三维比奥固结渗流理论,运用时程分析方法,利用FLAC~(3D)5. 0软件建立了地铁区间隧道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水-土-结构耦合作用下区间隧道的地震反应,以及地下水渗流作用对地铁区间隧道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地下水渗流后区间隧道位移和内力地震响应规律与不考虑地下水渗流时相同,但区间隧道各点位移、洞顶和洞底的相对位移增大;渗流作用下,隧道的弯矩、剪力有所下降,轴力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2.
基坑开挖引起下卧地铁区间隧道上浮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坑开挖对其下部的地铁区间隧道有明显的影响.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浦江南浦路站--浦江耀华路站区间的中间风道基坑工程位于地铁区间隧道的上方,坑底距隧道顶的最小距离仅为9 m.基坑开挖对该地铁区间隧道上浮影响的分析与计算成为该工程的关键.为此建立了该基坑工程的数值分析模型,对实际施工工况进行模拟,动态地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开挖卸荷对地铁区间隧道上浮的影响:下行隧道上浮较上行线要大.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地铁区间隧道变形值超过允许值,需对隧道周围土体进行加固处理,或者采用堆载的方法.建议加载大小为160 kN/m2;若采用坑底加固的方法,加固弹性模量为30 MPa.  相似文献   

13.
结合轨道交通节能坡设计原理及设计所需考虑的工程地质、实施条件等因素,对广州地铁3号线北延段工程地下长区间隧道及相邻站址高程差异大的区间隧道纵断面节能坡设计进行分析,认为该工程长区间隧道采用"W"字形节能坡,相邻站址高程差异大的区间隧道采用单面坡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正>1长大隧道通信系统建设现状目前我国普速铁路隧道内一般均设有区间通话柱,并实现了无线列调场强覆盖,区间通话柱一般每隔500m左右安装一个,通常接入区间自动、区间临时、区间抢险(117)等回线。高速铁路实现了GSM-R无线场强覆盖,但隧道内大部分未设区间通话柱或应急电话(事故报  相似文献   

15.
中铁一局城轨分公司承建的武汉地铁2号线汉口火车站—范湖站区间隧道,长1017m,是国内首座瓦斯盾构区间隧道,施工期间该公司制定并演练了《范汉区间瓦斯爆炸应急预案》、《范汉区间瓦斯燃烧应急预案》、《范汉区间有害气体中毒应急预案》,执行了《范汉区间瓦斯隧道安全管理制度》。自2008年9月19日右线始发,至12月30日贯通;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隧道间近距离穿越工况风险,以青岛地铁6号线峨—富区间盾构隧道上跨既有1号线峨—石区间隧道工程为例,该工程具有超浅埋、上软下硬地层、近距离上跨既有线等工程特点,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峨—富区间盾构施工对峨—石区间隧道结构变形影响,提出盾构施工风险管控对策,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实时比对计算结果。研究表明:峨—富区间盾构施工过程中,峨—石区间隧道结构变形较小,采取地层预加固、试验段先行、自动化监测综合控制对策,盾构上跨顺利通过,过程中峨—石区间隧道结构各项位移值均为正常,最大位移值约为1 mm,为计算值的1.5倍。此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紧邻地铁区间隧道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区的深基坑工程经常紧邻正在运营的地铁区间隧道,深基坑开挖需确保邻近地铁区间隧道严格的变形保护要求,基坑工程设计由强度控制转变为变形控制。结合上海典型软土地层中紧邻地铁区间隧道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成功实践,总结相关设计方法和措施,给类似深基坑工程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针对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盾构区间隧道附加变形<20 mm的严格保护要求,在紧邻上海地铁2号线区间隧道的南京西路1 788地块基坑工程中,采用中间设置临时隔断地下连续墙将基坑一分为二、"分区顺作"的设计方法,并采取了数值模拟分析和专项保护措施,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基坑工程和区间隧道进行了详尽的基坑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基坑本身安全、对邻近地铁区间隧道的影响都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铁9号线六里桥东站~六里桥站区间左线隧道下穿莲花池长途客运站4层办公楼,下穿段为浅埋暗挖法单线马蹄形标准区间隧道,所处地层为砂卵石层,现况地下水位于隧道底以下,下穿期间客运站正常运营。对本区间下穿楼房专项保护设计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运营期的隧道结构的健康状态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单项评价—区间评价—线路评价"多层次隧道结构健康度综合评价体系。该综合评价体系根据隧道病害数据进行单项评估,基于规范推荐的隧道服役性能指标(S_(TI))计算公式进行隧道区间健康度评估,根据区间长度加权计算的线路的隧道服役性能指标(S_(LTI))进行整条线路的健康度评估。根据上海轨道交通2017—2019年近3年的隧道病害测量数据,利用该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具体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重点病害区间进行了病害趋势分析以及建议措施的定性描述。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基于区间的健康状态分析结果与单项指标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基于区间的健康状态评估与基于线路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武汉地铁7号线湖新区间下穿既有长江隧道工程,湖新区间采用盾构法修建,为避免地铁七号线建设对运营中的武汉长江隧道造成不利影响,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对地铁7号线的湖北大学站~新河街站区间隧道与武汉长江隧道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铁施工会对既有长江隧道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技术方案基本可行,可为类似隧道下穿工程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