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作者分析了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导线高平顺率的有关概念及对改善弓网取流状态的作用,提出了接触导线高平顺率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着重阐述钢轨基地接触焊焊接工艺流程,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无缝线路施工实例,确定焊轨质量和轨道高平顺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铁路电气化架线施工中,在传统钓“低盘高台”式架线车的作业平台上,设置的是一根小直径滚柱来支承接触线并使其转向。这是一种“接触线单点支承大转向角度”的架线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容易使接触线产生硬弯。针对这一不适应140 km/h以上时速电气化铁路建设对其接触线高平直度技术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安装在架线车上的新型架线防硬弯辅助支承装置。  相似文献   

4.
<正>26客运专线铁路桥梁墩台纵向线刚度参数标准的研究在我国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中,为满足对线路高平顺性和乘坐舒适度等的要求,广泛采用了跨区间无缝线路技术,并大量采用了无砟轨道结构型式。由于新建客运专线桥梁比例很大,为保证桥梁及桥上无缝线路的稳定性与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5.
高速电气化铁路用铜合金接触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速电气化铁路用铜合金接触线的合金化、生产工艺和应用,并从导电率、抗拉强度、耐磨性等技术特性对目前使用的铜合金接触线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选择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接触线材料以及未来新型接触线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接触线是接触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弓网接触压力作用下,接触线产生振动及磨耗,导致强度降低、应力增加,使其寿命缩短。为解决这一问题,对接触线可靠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机械类参数的分析与计算,提出相关建议,为接触网设计提供借鉴。 研究结论: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对接触线机械类参数(强度、工作张力、磨耗率、弓架次)与应力关系的分析与研究表明,接触线机械可靠性随列车运行速度、弓架次及磨耗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接触线强度的增加、受电弓抬升力减小、接触线工作张力适当提高而增加。为此,在选择接触线时,应尽可能与受电弓滑板等因素相结合,降低磨耗率;接触线工作张力选择应根据弓网受流与可靠度综合考虑确定;在供电能力满足要求时,尽可能选择强度较高的接触线,以减少应力一强度干涉区域,进而提高接触线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轮轨高速电报导化铁路接触网用接触线的研究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根据轮轨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接触线的要求,结合我国目前接触线的生产现状,研讨了接触线研究、开发的可能性,在综合分析抗拉强度与导电率的矛盾,接触线的允许最高强度、最大截面、耐磨性及抗疲劳性等技术特性,国产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后,指出应研究开发镁铜合金、锡铜合金和铜包钢接触线。另外,对现有的银铜类合金接触线应改善它的平直度,以降低高线率,使质量达到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的水平。并建议及时组织机械和铁道系统的研究、设计和制造单位的专家进行技术论证和工件协调,做好高速接触网用接触线研究开发的前期工作,为国产化统一和明确方向,以赶上京-沪轮轨高速电气化铁路对国产接触线的需要,加速高速、准高速接触网用接触线国产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地震响应特性,建立接触网系统4柱3跨有限元模型,计算Ⅳ类第三组场地类别,接触线张力为27、30 k N和33 k N工况下,接触网支柱及接触线在主震方向的地震响应,并与单柱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接触网支柱在基础顶面处垂直线路方向初始弯矩随接触线增加而增加,顺线路方向初始弯矩和底部初始扭矩不受影响;接触网支柱及接触线在主震方向上地震响应随接触线张力增加而减小,在低频成分突出的地震作用中接触线张力影响效果比较明显;接触网系统柱线模型支柱地震响应远高单柱模型,建议接触网抗震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高速铁路轨道高平顺性重要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有关线桥方面研究的主要的部分成果,提出了进一步开发研究的具体建议 。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内外几种常用铜合金接触线,重点分析了其各自的强化原理和合金元素对合金导电率的影响,并对几种合金接触线的力学电学性能、价格、目前的制备工艺、发展现状及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为高速铁路接触线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轨排稳定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轨排稳定的控制是最终实现轨道高平顺性的保证,在吸收德国先进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武广客运专线现场施工实践,对轨排的约束方法和稳定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当地铁到站或在线路上因故临时停车时,接触网仍需为列车提供电流,此时弓网接触部件因处于静止状态而存在局部过热的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滑板热损伤甚至造成接触线断线事故。因此,地铁停车期间弓网电接触的温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地铁列车弓网接触是热、力、电多物理场耦合的复杂行为,而弓网接触力、滑板热导率和接触线截面形状对弓网电接触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线静态取流的工况,研究了接触电阻和接触热导的变化规律与建模方法,建立了热-力-电耦合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弓网接触力、滑板材料热传导率以及接触线磨耗对接触温升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大弓网接触力、选用高热导率的滑板材料和改良接触线截面轮廓均可降低弓网接触温升。研究结果对接触线结构优化、滑板材料的选取及保障列车安全运行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线路具体设计情况,分析了超高作用机理和计算方法,按照铁道部文件《关于新建客运专线铁路曲线超高设定的指导意见》(铁集成[2009]86号),确定了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超高设计原则,按照正确的计算方法,采用均衡速度匹配超高的思路,对武黄城际铁路的曲线超高进行了计算设置。计算结果表明,曲线超高设置合理,过超高、欠超高、超高顺坡率和超高时变率等限制条件均满足要求,保证了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和钢轨磨耗均等,提高了线路铺设无砟轨道高平顺性和安全性,满足了旅客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4.
德国开发列车运行时速为330 km至400 km的Re330接触网时,开发了铜镁接触线,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我国于2003年在秦沈客运专线引进德国Rim120铜镁接触线.在学习外国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工艺制造的铜镁接触线实现了金相组织的晶粒细化,使得其强度、韧性、导电率及性能均匀性全面优于引进同类产品.本项工作是发展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轨道精调作业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铁路要求轨道具有高平顺性,除了在轨道施工期间保证精度以外,钢轨应力放散、锁定后的轨道精调是建设高平顺性轨道的关键环节。以某客运专线的实践经验为例,介绍了高速铁路轨道精调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上引连挤工艺制备Cu-0.2Mg、Cu-0.4Mg、Cu-0.6Mg合金接触线,通过拉伸试验、导电率测试、SEM、TEM等方法研究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及其组织结构。研究结果表明:Cu-0.2Mg合金接触线性能满足OCS-2标准要求;Cu-0.4Mg、Cu-0.6Mg合金接触线性能均满足OCS-3标准要求,其中Cu-0.6Mg合金接触线达到超高强度级别;铜镁合金接触线高强高导性能来源于形变强化、固溶强化和细晶强化。  相似文献   

17.
银铜合金接触线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连续挤压工艺原理,提出“上引连铸-连续挤压-(轧制)-拉拔”银铜合金接触线制造新工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新工艺生产的接触线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得出其横断面的平均晶粒度为8.62μm,在室温下的导电率为102.2%IACS、延伸率为7.78%、拉断力为47.42kN。用新工艺生产的接触线晶粒细小、均匀,其导电率、延伸率、拉断力等性能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详细阐述冷加工结合热处理试制Cu-Cr-Zr合金接触线的工艺过程、加工难点和试验结果分析,通过工艺对比和多项试验结果分析寻找最佳生产工艺,为产品开发提供基础研究数据。采用2种工艺方法试制Cu-Cr-Zr合金接触线,工艺1采用上引连铸、连续挤压、固溶处理、轧制、时效处理、剥皮、成品拉拔;工艺2采用上引连铸、连续挤压、轧制、时效处理、剥皮、成品拉拔。通过机电性能测试得知:工艺1获得的Cu-Cr-Zr合金接触线抗拉强度534 MPa、导电率90.0%IACS、延伸率6.0%;工艺2获得的合金接触线抗拉强度582 MPa、导电率85.8%IACS、延伸率6.0%。  相似文献   

19.
采用我国自主创新"上引连挤法"制造的铜镁合金接触线改善内在品质、大幅提高机电性能,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已在高速铁路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成功的运行业绩。重载铁路选用基于此先进工艺生产的铜微镁合金接触线替代铜银合金接触线,在载流条件下,导电率、直流电阻、载流量相差甚微,强度更高,耐磨耗,延长使用寿命,可节省贵金属银和建设投资,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客运专线轨道动态检测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国堂 《中国铁路》2005,(4):19-21,33
根据客运专线的特点及对轨道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的要求,论述综合检测列车是客运专线的必然选择,分析影响运输安全与乘坐舒适性的轨道检测主要项目和关键技术,提出建立客运专线轨道状态评价体系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