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以观音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对特长隧道供配电系统方案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三种供配电方案,并结合隧道地质情况设置洞口及洞内变电所,确定了横洞变电所类型及尺寸,同时介绍了横洞变电所通风消防设计,可为类似隧道供配电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倡导"环保经济"和"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引和支持背景下,文章通过对公路隧道系统的剖析,探讨照明、通风、供配电和消防等系统节能方式的选择和优化,对比分析了传统照明系统与新型LED照明系统的能耗及经济成本,为公路隧道节能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速公路供配电系统设计与实际用电需求的适应性,对湖北省某高速运营公司所属收费站、隧道的供用电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用电统计数据计算,该公司所辖收费站、隧道变电所变压器月平均负载率在0.1左右。根据现场调研,隧道满负荷负载率均在0.6以下。各收费站所用电结算标准不一致,也导致了用电成本差异。本文选取中一个收费站进行经济性分析,采用合适变压器可以带来10%左右收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高速公路用电情况及特点,提出高速公路直流供配电系统的应用设想,对高速公路直流供配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形式及电网电压序列进行了初步构思。  相似文献   

5.
<正>全省概述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至2020年)里程为5500公里,其中山区高速约为800公里,近期在建、待建高速公路约1000公里,其中山区高速公路约370公里,公路隧道照明是高速公路建设、营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徽省开展了公路隧道照明综合节能科学研究。围绕照明设计参数选择、短隧道照明模式、新型节能产品的选用、照明节能智能控制技术、供配电系统配套等相关领域,经过多阶段的研究、试验、论证,形成较  相似文献   

6.
人类已跨入21世纪,有人预言,21世纪是人们开发地下空间的世纪。新世纪中,城市隧道及地下工程向地球更深的空间拓展,盾构隧道技术的应用更趋多样化。介绍当今国内外应用盾构隧道技术开发隧道及地下空间的概况与展望,诚与同行共同探讨21世纪盾构隧道新技术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低碳化乃至零碳化成为交通隧道工程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数字化转型为此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智慧基础设施服务系统可从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表达与服务全过程为交通隧道工程的低碳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字底座,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可为交通隧道工程的全面勘察、动态设计、智能建造与高效运维注入新的发展活力。目前关于低碳隧道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标准体系尚未形成,低碳与零碳隧道的发展目标、数字化赋能的具体对象与实现路径尚未明晰,相应的顶层设计理论也亟待深入研究。文章初步分析了交通隧道工程的碳排放特征,回顾了当下数字化技术在隧道工程全寿命期的成功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展望了数字化技术在低碳隧道中的应用前景。未来,低碳隧道的发展应把握好后发优势,加强数字化与绿色低碳理念的深度融合,在全面提升交通隧道工程数字化水平的同时,推进交通隧道行业碳中和目标的稳步实现。  相似文献   

8.
上海软土隧道盾构施工技术专家系统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地铁总公司、同济大学和上海大学等单位结合上海地铁1号线工程,成功地开发了“软土隧道盾构施工技术专家系统”。研究人员在归纳总结国内外隧道盾构施工的理论研究、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专家系统的知识源,然后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发了盾构型式及辅助施工法的选择、预测地面变形、优化施工参数、控制地层变形和保护建筑设施的软件程序,实现了人机对话,经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飞鱼泽隧道工程实例,介绍了松散破碎山体、洞口偏压地段公路隧道出洞的技术方案、施工方法、步骤及其注意事项,以供在类似的隧道工程施工中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陈戈 《工程科技》2005,(3):71-76
由于对铁路隧道洞口的绿化不够重视,使隧道洞口仰坡防护的生态环境效果很差,本文提出采用厚层基材喷播植草技术对隧道洞口进行绿化,并详细介绍了厚层基材喷播植草护坡的构造原理及其在西南铁路硬质岩隧道洞口边坡、仰坡绿化中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1.
供配电系统是高速公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供配电系统的电力支出费用越来越大。高速公路的供配电节能技术既要保证公路电力设施的安全性又要保证其节能性,文章针对我国高速公路供配电系统的运营现状,分析供配电节能技术,希望可以有效促进我国高速公路经济效益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公路隧道交通安全措施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公路隧道的交通安全不仅事关隧道内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对隧道本身的结构安全同样有很大的影响。从公路隧道的总体设计、交通工程设施、防火、隧道内装、洞口增减光设施、火灾的预防与救援、隧道的运营管理、宣传教育和交通法规等多方面对影响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的因素和相关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公路隧道交通安全措施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珠江口海底隧道盾构法施工方案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盾构法已经在国内外的地下工程中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国外一些著名的海底盾构隧道,如英吉利海峡隧道、日本东京湾海底公路隧道、荷兰W esterschelde隧道;国内盾构技术也发展迅速,先后建成上海大连路、复兴东路过江盾构隧道,还有在建的上海翔殷路越江公路隧道、上中路隧道和已经开工建设的武汉、南京、上海长江桥隧工程等。这些海底、江底隧道的修建为盾构隧道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首先论述了国内外大直径、高水压、长距离推进等盾构施工关键技术,并结合珠江口海底隧道的建设条件与国内外的施工成功实例,对海底隧道盾构法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寒区公路隧道的不断增多,寒区隧道的保温问题也受到广泛重视。为了分析计算此类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场,验证寒区隧道保温设计的必要性,确定保温设计的经济性和有效性,文章以某市西山隧道为背景,结合东北冻土的热力性质特点,利用大型有限元计算程序Ansys,对寒区隧道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且将计算的理论数据与实际测定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隧道开挖后围岩温度场的分布、初期支护以及二次衬砌的温度变化过程,对隧道保温效果进行评定。数据对比表明,将保温层设置在二次衬砌外侧是比较合理的,但在东北寒区,对于断面半径达7m的大断面隧道,仅使用40 mm厚的PU硬质聚氨酯泡沫板作为保温材料是不合理的。为使设计经济合理,保温材料在径向上可以采用不同的厚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超大断面小近距高速公路隧道或城市快速干道的建设将成为发展的重点。福州市机场二期隧道初步设计定为加宽五车道,无论是洞室跨度还是设计施工难度均属全国公路隧道之首。对于超大断面隧道来说,扁平率不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而且对结构设计和施工带来新的问题。文章主要通过结构受力和经济比选内轮廓,并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隧道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背景下公路隧道照明节能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公路隧道运营照明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照明设计参数有待完善、照明控制方式较为落后、照明节能理念存在误区、照明设施养护未得重视。文章基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公路隧道理念,从系统工程角度提出公路隧道照明节能的15项重要措施,包括准确测试洞外亮度、优化照明设计参数、选择使用节能光源等,基本涵盖公路隧道照明技术性节能、结构性节能、管理性节能的各个方面。工程实践表明,这些技术和措施可实现公路隧道照明综合节能20%以上的总体目标,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受汶川地震的影响,经过断层带的公路隧道在施工时更容易出现大的塌方事故.为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以广甘高速公路杨家山隧道右洞桩号K22+624段塌方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地质描述分析、地质雷达探测,以及编写程序的正演模拟相结合,对汶川地震过后断层带对隧道塌方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震后断层带的影响范围内,围岩整体特性发生突变,雷达波形图中会形成强烈的反射波信号,经过后期处理,能够得到较为清晰的波形异常图,从而推测出掌子面前方可能出现塌方的情况.文章最后对地质雷达探测加以正演模拟,可有效地指导整个隧道施工过程,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8.
新七道梁公路隧道运营通风效果测试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新七道梁公路隧道内外气温、风速等气象条件的现场测试,研究了在隧道区域范围内风速和气温等因素影响下,隧道内风速及洞内气温变化规律,可为新七道梁公路隧道营运过程中的通风控制,以及西北中高海拔地区公路隧道通风、消防、救援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了解公路山岭隧道衬砌结构补漏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文章通过对既有公路山岭隧道的调查和统计,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从防排水设计、材料和施工等方面分析了渗漏现象的本质,明确了隧道抗渗防漏的薄弱部位和保证补漏效果的关键环节;从衬砌混凝土、施工缝、变形缝和活裂缝等方面,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补漏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补漏涂材、构造补漏和施工工艺等);并探讨了当前隧道补漏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我国公路、铁路及矿山建设中隧道事故的特点,提出了隧道救援应遵循的九项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