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8月2日,交通运输部召开了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提出,交通运输部将全面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着重在五个方面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特别是重要运输通道和物流枢纽建设;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加快推进全国和区域性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物流、城市配送和快递业发展;加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  相似文献   

2.
秦岩 《综合运输》2009,(12):40-42
综合运输是航空物流发展的基础,综合物流和航空物流服务是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升级。本文在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陆空相连的航空物流网络系统,积极发展多式联运、航空物流业,加快综合运输的组织管理系统的建设等建议和措施,在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同时促进航空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化物流体系赖以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及管理都落后,各种运输方式内部结构水平低下,运力结构不够合理,运输效率和效益较低。相对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物流需求而言,我国铁路运力偏紧、沿海水路运力偏紧、港口疏运能力不足,区域交通与物流一体化水平不高。同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相比,  相似文献   

4.
政策法规     
##正##交通运输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新标准发布近日,《交通运输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标准(2014)》(简称新《标准》)正式对外发布,其中数据元、道路运输电子单证、物流站场(园区)电子单证三项行业标准同步发布。据介绍,新《标准》由基础标准、平台互联与交换标准、应用与服务规范、标准升级维护管理规范和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组成。该标准源于2012年9月交通运输部建立的全国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目前,约有1万余家企业使用该平台物流管理软件,依托平台实现近30万家企业互联,业务单据交换量累计超过8亿条,日交换量最高可达200万条。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原标准已不能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发展现代物流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庆市交通运输业拥有一定规模、专业化的车船装备,有布局合理的港站枢纽和仓储设施,遍布整个区域、庞大的基层服务网点,以及涵盖所有运输方式,众多的运输企业和大量的从业人员,不仅在物流运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对未来重庆现代物流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同时也应看到,交通业这些特点和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还有很多方面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重庆市整体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还无法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需要,与重庆市作为西南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不相匹配。因此,在分析重庆交通运输行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重庆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措施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6.
交通运输是物流业的主体和重要基础,是物流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从现代物流业的角度研究建立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将有效促进交通运输行业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物流业,保障物流运输的安全快捷。本文在对交通运输行业物流发展的现状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确定交通运输行业物流标准的明确范畴后,通过对标准现状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并从物流链的角度出发,按照交通运输行业物流活动要素和性质,建立了交通运输行业相关物流标准体系框架。论文最后总结了标准体系的特点,并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不断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中各种主要运输方式已经初步具备了融合发展的机制基础、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和技术基础。但是,仍存在各种运输方式规划建设统筹不够、结构不合理、衔接不畅,以及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从加强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指导、继续深化交通运输大部门制改革、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制度、健全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机制、加快各种运输方式数据资源互联互通等方面加快完善我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8.
傅国民  白宗孝 《综合运输》1998,(10):34-36,17
<正> 德国市场经济历史较长,其交通运输市场经过长期的培育、发展,市场主体、客体与市场中介发育充分,市场机制、调控手段发展健全,逐步形成了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输市场体系,呈现出高度的竞争性、开放性、统一性与有序化。 一、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框架结构 德国运输市场是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紧密联系的统一市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以经济、合理性为纽带,互为补充,发挥综合运输的优势。在客流、物流中心或枢纽,往往是几种运输方式并存,紧密衔接,运输市场活动以法律作为规范运作,在德国国内无地区壁垒和行业封闭,在欧盟范围无国界限制。政府与企业在各自的法律规范约束下活动。政府不具有直接的  相似文献   

9.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提升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的灵魂,也是交通运输部下一阶段着力支持的方向。交通运输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必将成为撬动我国物流发展坚冰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0.
针对数字化发展新理念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物流体系建设问题展开探讨,详细分析交通运输物流体系建设基本要求,包括协调、系统、专业以及引领性,并结合数字化发展理念,进一步探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物流体系建设策略,以实现交通运输物流事业的稳定、可靠运行和持续发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整合物流资源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实现物流体系稳定运行。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建设,也可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运输管理与技术经济研究室是国家计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为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我国交通运输业面临的改革要求和市场环境,由原来物流研究室、运输管理研究室等机构的骨干专家组建的新研究部门。该研究室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交通运输政策与法规研究、交通运输体制与管理研究、交通运输经济理论研究、交通运输技术经济论证。交通运输形势与热点分析、交通项目评估、交通行业投资咨询及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咨询与经营策划、现代物流规划、物流系统分析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应急物流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应急物流运作流程上做得还不尽如人意。为使应急物流运作更加合理化、高效化、现代化,本文对我国应急物流运作流程的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嘉峪关市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和国家大力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明确了嘉峪关市交通运输需求和交通运输发展目标,提出建立嘉峪关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交通名城、建成西部物流中心及对外开放内陆口岸、实现交通运输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发展战略,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和推进生态城市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在国家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多式联运作为一种体现高效能的运输方式,符合绿色运输发展趋势,并对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货损货差、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未来多式联运一定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主导战略。2013年6月6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发展指导意见》中八次提到多式联运,将其作为交通运输促进物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14年10月《物流  相似文献   

15.
道路运输创新和升级不仅可以使得交通运输一体化服务内容延伸、服务水平提高有了基础保证,而且可以通过快速路网与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大都市经济圈形成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三大物流理念平台的引入有利于道路运输业自身创新和升级的途径选择和目标实现,这一思想不仅可以直接用于道路货运系统,对道路客运融入交通一体化过程也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现代物流为背景,介绍了中韩陆海联运这种新型的区域物流运营模式及甩挂运输这种先进高效的运输方式。根据甩挂运输的特点及发展的客观条件,亟需搭建其公共信息平台,并对平台的基础模块、功能模块、应用模块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7.
<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基础、先导作用,需要通畅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作为支撑。对此,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石宝林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从战略高度着眼于交通运输一体化和物流便利化。"石宝林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开放的,是面向国际、着眼全球的,"这就要求在推进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时加强双边、多边合作,积极破解通道建设、运输组织、政策标准等之间的合作难题,积极推进中国与中  相似文献   

18.
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内涵,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建设运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运输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尽管武汉这种公铁衔接是一种由客运市场来运作的、比较简单、比较单一的形式,然而却是最有效的,它具备了交通运输一体化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雏形。也为今后各种运输模式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自发调配互补互通,构建铁水公空一体化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物流     
《运输经理世界》2013,(7):16-17
鼓励客运班车“捎”邮件 日前,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和省邮政管理局、省邮政公司在武汉签订交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加强平台共建、政策共享、资源整合,打造更具效率的现代物流运作模式,共推物流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