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南广高铁泥质软岩北岭山隧道出口端穿越F_(10)富水断层带,发生严重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现场采取一系列处治措施但未有成效。针对此情况,文章首先分析了初期支护变形侵限演化全过程及隧道宏观表征,随后从不良地质、地下水与泥岩耦合循环作用、隧道结构、原设计与施工方案四个方面对初期支护侵限原因展开分析,并结合灾变期监控量测实测数据,对穿越富水断层隧道初期支护侵限机理展开进一步挖掘,最后在掌握初期支护侵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北岭山隧道穿越富水断层初期支护侵限"洞内+洞外"综合处治方案,并基于数值模拟对处治方案的关键——换拱环节进行计算,获取最优换拱参数。采用此处治方案后,隧道出口端成功穿越富水断层带,该研究思路及处治对策能够为隧道穿越富水断层带初期支护变形侵限提供理论及现场实际借鉴。  相似文献   

2.
管棚作为超前预支护辅助措施,广泛应用于隧道和地下工程建设领域。分析并确定隧道管棚的设计参数,为管棚施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山岭隧道洞口松散破碎地层常规引孔顶入法管棚施工存在管棚孔坍孔送管困难的问题,文章以来都高速公路某隧道洞口管棚施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跟进式管棚施工工艺在隧道洞口松散破碎地层的应用情况,并阐述了该工艺的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施工要点及支护效果。应用效果表明,在松散堆积体、围岩破碎等自稳能力差的地层中采用跟进式管棚施工,速度快、超前支护效果较好、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4.
下穿既有公路的土江冲隧道双层管棚设计及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常—吉高速公路上的土江冲隧道是一座下穿既有公路的四车道连拱隧道,施工中为了控制地面沉降,在洞口段采用双层管棚作为辅助施工方法,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和319国道的畅通;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掌子面附近的管棚变形最大,隧道开挖纵向影响范围为1.5~2.0倍开挖高度。文章介绍了管棚设计、施工情况和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上虎峪隧道进、出口均位于碎(块)石土堆积体中,地质条件极差,覆盖层较薄,为确保施工安全,进、出口均采用Φ108长管棚超前支护。对隧道长管棚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高速二期工程罗汉山特大跨度连拱隧道出洞口整体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分析结果对提高隧道洞口施工尤其是管棚施工的安全性具有指导意义,为隧道洞口安全施工提供了保障0  相似文献   

7.
铁路隧道施工中因受地质因素而极易发生变形等病害,严重影响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进度,因而如何控制隧道的大变形及变形后采取何种处理方法在千枚质板岩隧道施工中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以兰渝铁路天池坪隧道施工为例,针对开挖面围岩变形侵限情况,提出了换拱处理方案及施工注意事项,指出通过采用合理的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加强监控量测,并用量测结果指导施工,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可以顺利地解决软岩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8.
两水隧道为双线铁路隧道,穿过志留系千枚岩地层,施工中多处出现大变形,反复出现初期支护侵限,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极大.由于有针对性地采取了调整支护参数、加大变形预留量、自进式长锚杆锁脚、微台阶施工工艺等变形控制措施和施工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大变形.文章分析了两水隧道高地应力软岩特点和大变形特征,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牟锐 《现代隧道技术》2012,49(3):104-108
在采用管棚支护的隧道施工中地表沉降主要由管棚施工地表沉降和隧道开挖地表沉降组成。文章结合厦门高崎下穿公路隧道的工程实际,运用现场量测和理论分析的手段,对大管棚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现场监测数据也证明,通过公式计算能有效地预测大管棚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其计算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线路的要求或受地形影响,一些隧道不得不设计在曲线上,当曲线半径较小时对隧道的施工、运营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结合陕西省靖(边)—安(塞)(榆林段)高速公路中马路山黄土隧道的施工,采用图解、计算等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针对曲线对隧道初期支护结构侵限、二次衬砌施工缝错台以及二次衬砌净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类似条件下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浅埋破碎软岩隧道采用管棚预注浆超前支护后的加固效果,以某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管棚预注浆超前支护、仅采用管棚支护以及无任何超前支护作用下的三种开挖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管棚预注浆超前支护措施在隧道拱顶上部形成加固带,承受了隧道拟开挖区域大部分的围岩荷载,改善了地层成拱能力,有效控制了地表下沉、拱顶沉降和应力集中现象,使地表下沉减小52.7%,拱顶沉降减小58.9%,拱脚收敛减小61.4%,仰拱隆起减小63.8%,竖向应力减小79.2%。管棚支护显著支承隧道上覆围岩压力,有效减小衬砌弯矩,阻止喷射混凝土的开裂破坏,降低土层变形过程中锚杆所承受的拉力;且相比于管棚预注浆超前支护,仅采用管棚支护对控制隧道边墙收敛及隧道仰拱隆起的效果同样显著。对于该软弱破碎围岩浅埋暗挖隧道下穿既有重要管线的施工,采取管棚加预注浆超前支护手段,确保了工程安全顺利进行,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隧道管棚计算方法和理论解析存在计算繁杂,计算参数的选择对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影响较大且无法获得精确的理论解或简化的计算公式等问题。文章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考虑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扰动特性、支护未封闭不完全承载特性、地层反力系数差异特性及荷载分布不均匀特性,建立了管棚超前预支护变形理论计算模型,并通过求解24阶方程组获得超前管棚预支护理论解析。结果表明:1)解析解与数值解和现场实测值吻合度较高,解析解可用于管棚变形预测;2)管棚直径、开挖进尺、地层反力系数均存在最优参数取值,环向间距与管棚变形呈正比例关系,管棚长度并非越长越好,只需满足管棚远端超前掌子面前方2倍台阶高度即可;3)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调整管棚参数来控制隧道拱顶沉降效果从优到劣的顺序为:开挖进尺、注浆改善地层力学性质、环向间距、直径、长度。  相似文献   

13.
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在国内隧道施工中极少见到,该岩性隧道开挖后极不稳定,呈流塑状,极易出现溜塌现象,造成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甚至造成大的坍塌,严重影响到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及成本.文章结合兰渝铁路LYS-7标段桃树坪隧道第三系富水未成岩粉细砂试验段的施工,就富水未成岩粉细砂的施工技术做一小结.  相似文献   

14.
桃树坪隧道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岩层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岩层在国内隧道施工中极为少见,该岩性在隧道开挖后极不稳定,呈流塑状,极易出现溜塌现象,造成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甚至大范围坍塌,会严重影响到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及成本。文章结合兰渝铁路LYS-7标段桃树坪隧道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处理措施,就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岩层中的隧道施工技术做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洛湛铁路YQ9标清水隧道出口大管棚工程实例,并根据大管棚施工技术规范,简要分析和总结了长大管棚在Ⅵ级围岩中的施工技术,为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文国 《现代隧道技术》2004,41(Z3):280-285
文章介绍了兰武线乌鞘岭隧道左线出口下穿既有线区段时对既有线采取的加固方法,以及对隧道正洞采用的管棚和小导管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苏家湾隧道发生的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的病害,通过对隧道洞身地质条件的分析,并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及二次衬砌进行了验算,确定出控制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的支护参数;并提出施工前加强对隧道中线顶部地表的地形地貌调查,完善排水系统、隧道内加强支护系统、适当加大预留变形量,并加强监控量测等施工工艺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总结公路工程隧道塌方成因基础上,对隧道塌方的治理原则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实例,详细分析隧道施工塌方治理技术应用。实践可知,隧道塌方治理过程中,合理的应用管棚及小导管注浆技术,且严格做好支撑面的控制,能够切实提高整体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9.
桃树坪隧道富水未成岩粉细砂预加固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富水未成岩粉细砂隧道开挖后围岩极不稳定,呈流塑状,极易出现溜塌现象、造成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甚至大的坍塌,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及成本。为确保施工进度、安全及质量,必须采取预加固措施。文章结合兰渝铁路LYS-7标段桃树坪隧道出口段的施工实践,介绍了隧道出口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地层的高压旋喷注浆预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兰渝铁路胡家湾隧道施工实践,对高速铁路大断面隧道洞口排水系统、边仰坡开挖及防护、导向墙施工、管棚进洞、洞身开挖、初期支护、防排水施工、二次衬砌等施工工序控制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