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就要坚持公交的公益属性,公交优先就要坚持公交优秀,要不断扩大公交服务覆盖范围,不断优化公交线网结构,不断提高公交换乘便捷程度,不断提高公交车辆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改善公交乘车环境,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便捷高效的公交服务。""安全是公交优先发展的底线,服务是公交优先发展的生命线,而广大驾驶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是保障公共交通运行安全、服务优质的关键!"在第七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宇通杯"城市公交驾驶员职业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绍兴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要求,在2005年前瞻性地提出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建立城乡互相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公交新网络,提出了建设"大交通、大公交"的构想和在浙江省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奋斗目标。一年多以来,在绍兴市政府"加强公交一体化建设、保证公交优先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之下,通过交通人不懈的努力,绍兴的公交一体化体系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3.
绿色公交是每个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公交优先的策略是世界大城市解决交通拥挤的有效途径。文章根据广州市公交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绿色公交背景下公交优先的发展思路,并提出理顺常规公交行业管理体制,加快法规建设,确立"公交优先"政策,尽快出台"公交优先"具体政策以及改进措施,来解决好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从2012年交通运输部启动"公交都市"创建活动以来,公交都市循次而进,凝聚起公众、城市政府和全行业的力量,以公交都市托起公交优先,为城市交通行业再添一把力。时至今日,第一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顺利完成中期任务,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城市公共交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接下来的"十三五"期,交通运输部将再选择50个左右的城市分主题、分类型进行  相似文献   

5.
《运输经理世界》2013,(9):126-126
近日,北京等地的定制公交被炒得沸沸扬扬。从网上投票,到确定线路,直到最终开通并运营。最近,北京定制公交平台又接了一个"团购"订单,生意可谓"够红火"。但由于定制公交定位于"商务班车线路"的特有属性,同时保证"一人一座",对车上硬件设施要求较高,装配车载WiFi发射器等,价格高于公交、低于出租……究竟哪些客车车型可以最终入选北京定制公交?本刊整理了最近的一些北京定制公交的公开资料——  相似文献   

6.
2009年,沈阳公交线网不断完善,公交覆盖城区范围逐步扩大,今后,沈阳公交发展的两大思路渐趋清晰:抓大雕小。"抓大"即实现"城乡一体化"公交体系和辐射沈阳经济区的公交大半  相似文献   

7.
2007年元月份北京市政府拿出40个亿补贴公共公交,支持IC乘座公交车只需花0.4元新政出台。这是地方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政策的具体措施。这在全国公交行业产生了划时代意义的影响,终于平息了各地公交提高票价的呼声,另一方面有效地遏制了其它运输企业(铁运、公路运输)在春运期间涨价行为。北京市政府这一新政的出台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公交优先"的行业发展政策的具体体现,而铁运、公路运输在春节期间主动停止了"春运票价上浮"的惯例,不能不说是"公交优先"政策落实的结果对铁运、公路运输行业一种挑战所致。  相似文献   

8.
公交出行是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公交事业是城市公用事业,公交车辆是城市流动的"血脉",城市公交折射出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是城市的"窗口"和文明进步的象征。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城市面临的重大课题。温家宝总理曾指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去年又指示:"发展城市交通,应该公交优先,把公交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第一位"。显然,公交优先是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思想,也是解决萍乡城区交通拥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汽车保有量逐渐增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打造"公交都市"仍是2015年我国城市交通的主要着力点。随着各城市相继推出定制公交、微循环公交等个性化公交运营模式。可以看出,我国公交运营正越来越多地考虑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在这种需求刺激下,客车企业也相继研发符合  相似文献   

10.
<正>"如何调动公交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如何让公交企业扭亏为盈?如何让政府卸下包袱减压减负?如何让群众乘车满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梅州公交开启了市场化改革之路。近年来,广东梅州市通过推行公共交通市场化改革,采取引入民间资本、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打破传统单一的国有运营模式,调动了公交企业经营者积极性,取得了企业扭亏为盈、政府减压减负、群众满意的"三赢"效果。"公交民营化"添活力组建于1996年的梅州公交公司靠着2  相似文献   

11.
正按照全国交通工作会议提出的全面提升城市公交服务品质要求,湖北省今年在将全省开展公交行业开展提升服务品质活动。活动将围绕七大主题开展:一是优化线网结构。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将公交线路向郊区或全域延伸,方便居民出行;继续推进公交进"三区",积极发展微循环公交,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进一步完善公交网络布局和运力配置,积极发展商务班车、定制公交、社区公交、旅游专线等多种形式的特色服务,满足乘客多样化的出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应对城市化带来的市民出行困难,全国不少城乡都在城市"公交优先"和城乡公交一体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充分体现了城乡公交作为一个民生问题已经为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所高度重视。大连"公交优先"落到实处建立稳定、规范的政府财政保障政策,是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从2006年开始,大连市实施了对公交企业承担的老年人、学生优惠乘车和残疾人、残废军人、离休干部免费乘车等社会福利性支出给予专项补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以滴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逐渐成长为出租车、快车、专车、代驾和定制公交一个全产业链的一站式平台。而在公交行业中,互联网巴士正快速成长。可以说,互联网的浪潮推动着公交都市走向网络的风口浪尖,在其做媒下,公交在城市发展中将实现再一次的"远途"。生存、路权、安全互联网巴士的公交之路专车热潮方兴未艾,互联网巴士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4.
<正>公交守时与否,并不是公交一家之责,而与社会合力治堵有关。治不了堵,畅通不了路,"守时公交"恐将成美好空想。所以,推行"守时公交"其实功夫在诗外,着力点还在于合力治堵与公交优先,这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所有交通参与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而公交是指城市范围内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车以及轨道交通、渡轮、索道等交通方式,也指从事该行业营运的主体单位。两者貌似毫无联系,实则不然。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中的感触,谈谈公交企业如何搞好公共关系的些许感悟。公交属于公益性事业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多数公交公司又是企业化经营,生存与发展依赖于市场经营,这就注定公交处于"市场化"与"公益性"的矛盾之中。在这种环境下,没有公关意识的公交企业很难成为一个"让政府放心、让百姓满意、让员工增收"的企业。所以说,公共关系已经成为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让全市城乡居民之间大致均衡地享受发展成果,我们实行公交免费."常宁市委办副主任曾小春这样表述公交免费政策的缘起. "免费公交"的确是个美好的愿景,从市场经济为主的公交模式入手进行改革,让市民免费乘坐,其出发点显然是好的,但令人担心的是,这种由政府包揽一切,舍弃原先固有的政府、市场两位一体的公交模式又究竟能走多远?它究竟是不是一种乌托邦?  相似文献   

17.
智能系统的广泛使用,带来了移动支付的普及。公交支付在传统IC卡和现金支付的基础上,加入了云闪付和二维码支付。为探究移动支付对公交支付效率的影响,基于杭州市公交发展现状,制定了公交支付情况的调查方案。通过对所选10、93、97公交线路的早、晚高峰和平峰的三天实地调查,采集视频数据并使用SPSS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发现公交乘客刷卡占62%、二维码占27%、云闪付占6%、现金占5%。当乘客提前做好准备时,刷卡支付时间为1.29 s,低于云闪付的1.42 s和二维码的1.65 s,而未准备好时用时分别为6.74 s、10.94 s、8.54 s。通过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提前拿卡"、"上车掏卡"、"提前开二维码"和"上车开二维码"四种支付方式对公交停留时间延长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8月29日,南京市政部门通报,该市将"追加"一系列措施扶持公交发展:每年更新1200辆环保公交,再辟5条公交专用道,出租车扩容……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0月底前,沈阳地铁一号线将试运营。公交与地铁如何接驳备受市民关注。来自沈阳市交通局的信息表明:今年"十一"前,沈阳将筹建20个公交、地铁零距离换乘枢纽,实现公交与地铁之间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公交客流量及客流分布预测的准确性,使公交运力、运量配置更加有效,公交线路规划更加合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移动事业部开发部工程师刘淑霞2011年,全国公交线路查询系统在PC端发布,如今,爱帮公交、熊猫公交、车来了、8684公交、彩虹公交、北京实时公交、苏州行、交通‘杭州、济南公交、武汉智能公交……从全国到地方,越来越多的手机APP遍行应用商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