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地铁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中,通常采取爆破方案对基岩进行处理.文章针对施工现场地处深圳市5A级主要大型主题乐园欢乐谷内的盾构工程,对在建构筑物和已建成构筑物的安全防护提出了一些关于爆破施工中地上、地下安全防护与监测的思路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柞小公路隧道爆破震动波现场监测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托西(安)康高速公路8标和18标段的施工工程,对小间距隧道围岩爆破开挖施工震动波传递规律进行了现场监测与分析研究,给出了两标段不同围岩级别的爆破震动波速衰减方程,通过分析预测给出了不同围岩级别的爆破安全设计距离。经对千枚岩和灰岩的爆破震动波速分析对比,给出了在不同岩性中波速传递的规律性。通过对振动波速的测试结果分析,获得了不同方向的波速传递规律和爆破震动波的最大影响区域范围和对既有隧道围岩与支护稳定性的影响范围,所获结论可供小间距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3.
下穿密集居民区地铁隧道施工爆破测试及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深圳地铁2号线站后折返线隧道下穿密集居民区且采用矿山法施工的情况,采用爆破震动仪对施工爆破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爆破震速在装药量(或爆心距)一定时与爆心距(或装药量)的关系,以及震速时程曲线和频谱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对地震波的衰减规律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测试条件下的场地系数(K)和地震波衰减指数(α)值,从而反演得到任意质点震速峰值的预测公式及单段最大装药量的控制计算公式;并采用震速-频率安全判据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已实施的施工爆破满足规范要求,不会对各测试建筑物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4.
5.
嘉华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重庆嘉华工程嘉华隧道施工,从安全风险控制出发,分析了城市公路隧道施工的危险源,采取了适当的安全风险监测手段,通过对安全风险源的监测.及时发现安全发展趋势,及时提出了修改完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建议,使嘉华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通过对施工资料和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资料分析研究,使隧道施工安全和进度得到最优结合.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怀长路改建工程西四渡河隧道工程爆破开挖为背景,对隧道工程开挖施工爆破地震的震动监测以及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监测爆破引起的地表及结构的质点震动速度,研究了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并进行了频谱分析,最后提出了合理的控制技术。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质点爆破震动的速度大小与爆破单响最大药量以及测点位置到爆源中心距离密切相关;(2)下台阶在分左右两幅爆破掘进时,第一次爆破对岩石的夹制作用大、爆破震动响应较大、震动速度较高。由于第一次爆破给第二次爆破提供了新的临空面,使得爆破震动效应减小、震动速度减小;(3)爆破地震波质点震速主频的高频成分不丰富,震速主频主要分布在低频段;(4)明挖段处套拱上设置的通风窗口引起应力波的反射作用,爆破震动对钢筋混凝土套拱结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频繁爆破下隧道内振动传播衰减规律,文章以蒙华铁路段家坪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LS-DY NA建立了三维隧道模型,模拟分析了多次爆破下隧道内近区和中远区的振动传播规律。结果表明,质点垂向峰值振速随距离和爆破次数的增大而减小,少数振速有增大的现象;近区振动衰减较快,中远区振动衰减比近区缓慢;中远区a值比近区至少小12.5%,但整体上二者的a值随爆破作用次数的增加呈缓慢上升趋势;系数K随爆破作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近区K值降低速率普遍大于中远区,且近区K值比中远区至少大29.1%;频繁爆破下,中远区比近区较符合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8.
隧道在营运过程中,由于受到材料性能退化、地震、人为等因素影响,导致主体结构各部分可能在远没有达到设计年限前就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这些损伤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检测和维修,轻则影响行车安全和缩短隧道的使用寿命,重则导致隧道突然破坏和坍塌。建立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TSHMS),通过对结构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控,对营运期间隧道结构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对结构的安全性状况进行评估,得出结构的安全度用以指导营运,同时给出实时的安全预警以合理配置养护资源,降低成本,及时高效保证隧道营运期间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10.
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爆破开挖震动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三车道公路隧道已建成不少,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对于单洞四车道特大断面隧道的修建在国内外并不多见.文章结合大帽山公路隧道的工程设计,应用有限元软件对大断面单洞四车道公路隧道支护结构强度及围岩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监控量测结果,确定合理的爆破震动速度标准,对日后类似工程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