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维GIS与公路CAD的集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促进三维GIS在公路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等各个阶段的应用,系统地研究了三维GIS与公路CAD的集成方法。首先,针对公路CAD中的路线三维模型与构造物实体模型,分析了三维GIS与公路CAD中数据的集成,进而研究了公路三维GIS的一体化数据组织管理;然后,从三维模型的简化入手,研究了海量数据情况下,公路三维GIS的实时动态可视化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路三维GIS的体系结构模型;最后,探讨了公路三维GIS在公路路线设计和辅助决策管理等相关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李军  刘向阳  黄皓  郭腾峰 《公路》2011,(1):123-128
以建筑信息模型为基础,引人道路信息模型概念,依托广东省湛(江)徐(闻)高速公路项目,研究建立了道路、桥梁以及相关构造物的三维模型;并基于GIS环境和虚拟仿真技术,研究开发公路数字化信息平台系统,实现公路三维模型与空间地理位置、测量数据、图纸文档资料等关联信息的实时映射关系,开发应用了可视化的浏览、查询、计划进度、质量检...  相似文献   

3.
公路三维建模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可用于公路三维建模的3种方法:线框模型、表面模型和实体模型的原理和特点,并结合公路三维建模数据量大,形体不规则的特点,提出用表面模型来完成公路三维建模;同时,也提出了道路模型与地面模型叠加消隐的新方法,以消除路基边坡范围内的地面,使道路能完整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图形学、三维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电子地图已被广泛应用。随着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公路设计及建管养领域也逐渐开展了三维可视化的应用。该文深入研究了三维参数化建模技术、依据公路设计参数自动化建模技术、三维GIS平台等相关技术。针对传统公路3D建模过程人工依赖性高、数据输入量大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以三维GIS平台为基础,实现了公路设计及建管养过程中可视化的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5.
吴继峰  黄冉  王鹤霖 《隧道建设》2019,39(Z1):310-320
为实现公路隧道三维可视化设计,提升设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研究了基于BIM技术的新型设计方式,建立隧道项目三维设计应用流程。首先,解决了部分三维设计技术难点,探索出公路隧道高精度三维设计的2种思路和流程,并对2种方案特点进行比较。其次,结合软件对隧道三维模型细节处理要点进行说明,并以实际项目为依托,验证该流程的可行性。最后,进行技术方案应用,包括工程量统计、实时围岩查询、设计方案比选、模拟分析、成果输出等。基于BIM技术的公路隧道三维设计能够较好的发挥BIM构件信息化的优势并表达设计意图,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许孟建  王允 《上海公路》2013,(1):69-72,14
在山地公路设计中平、纵线形结合复杂,一般二维公路专业设计软件对设计成果展示能力有限。把专注于三维游戏开发Unity3D软件尝试应用于公路三维仿真演示中,通过公路所在区域CAD数字地形图转化为数字高程模型DEM后再导入到Unity3D场景作为地形模型,并在Unity3D中进行二次开发把公路二维平面设计信息转化为三维立体模型进行直观地表现,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进行优化设计和三维动态运行仿真演示。  相似文献   

7.
考虑决策者风险态度对公路建设项目决策实施的影响,针对公路建设项目决策实施影响因素的灰色特征,设计了公路建设项目影响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公路建设项目灰关联排序模型。该模型通过[-1,1]线性变化将原始矩阵标准化,应用TOPSIS法得到正负理想方案作为公路建设项目排序决策的参考点;将正负理想方案和公路建设项目分别作为参考数列和被比较数列,应用关联分析法构建了正负关联系数矩阵,并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及其正负前景价值函数构建了正负前景价值矩阵和方案综合前景值最大化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应用极值法求解模型得出最优权向量,最终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排序。最后以5条公路建设项目排序为例,与AHP和灰关联投影法进行对比分析,从侧面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中外公路》2021,41(3):4-7
为应对山区地质复杂区公路勘察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的局面,探讨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公路不良地质判识技术框架、应用方法。首先系统介绍无人机技术原理及其优势,并探讨无人机遥感不良地质判识的流程方法。以现场案例为基础,重点介绍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判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利用无人机遥感进行勘察精度较高,相比于人工勘察可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勘察效率,提升数据时效性及可靠性;(2)可快速构建三维模型,突破传统二维不良地质体解译技术,提升了不良地质识别精度;(3)利用构建的不良地质体三维模型,可对不良地质体的空间特征进行量测,为方案的选择与处理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曹峰杰  蔡健 《公路与汽运》2020,(2):69-71,77
针对传统公路设计模式存在的专业协同性差、反复工作量大、方案调整频繁、易遗漏等问题,利用Civil 3D等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对G319瑞金至兴国段公路改线工程一期进行三维可视化建模设计,搭建三维可视化协同设计平台,实现公路工程协同设计和参数化设计,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维仿真的公路视景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三维动画评价公路与环境配合的手段已不适应公路交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公路视景仿真的研究思路,建立了基于UC-win/road软件的公路三维视景仿真模型。该模型对公路实时场景的生成以及进一步建立公路仿真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可应用于公路景观视觉评价。  相似文献   

11.
RoadCAD2002是一个基于windows9x/NT操作系统上的公路平、纵线形及横断面辅助设计软件,它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管理路线设计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具有强大的公路平、纵、横断面及有关路基路面设计能力,可进行平、纵、横三视图动态设计,非常直观,以及可生成三维模型,浏览公路线形的动态三维造型,以检验公路的平纵设计组合等等。本详细介绍RoadCAD2002主要的软件功能,并以实例说明其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清连公路虚拟仿真系统模型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公路虚拟仿真系统模型的逼真度和实时性之间的矛盾,结合清连公路本身的特点,重点阐述公路三维模型简化的方法和影像数据的多分辨率显示方法,大大提高了虚拟仿真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郭长顺  徐润  相诗尧  张涛  赵庆涛  赵越 《公路》2022,67(2):167-172
便携式移动采集设备的发展促进了公路外业调查数据的数字化转变,该类数据具有多源、异构等特点.当前公路外业调查数据存在难以统一组织管理、形象展示、查询统计、对比分析和高效共享等问题.为此,基于数据库技术及二、三维可视化引擎研发公路外业调查数据二、三维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公路外业调查数据的高效在线传输、统一组织及集成展...  相似文献   

14.
公路行车视距检验的三维表面模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公路行车视距检验的三维表面模型方法,即采用三角网式模型表砂复杂多变的公路设计表面,通过检验司机视线与该模型是否相交而得到司机在任一桩位P处公路所能提供和保证的视距L,给出视距沿线分布图L-P,及时发现影响行车视中的不利因素,以便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公路景观评价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景观设计与评价是我国公路建设中的新课题.文中介绍了系统地理数据库和评分数据库的实现及连接技术,结合公路景观系统的灰色特性和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提出了以改进型灰色关联法作为评价模型进行景观质量评价;以Visual Basic为开发语言,Access建立各数据库,采用Arc/Info组件技术进行公路景观评价系统开发.广(州)-贺(州)高速公路V标段景观评价实践表明,基于GIS的公路景观评价系统,评价过程简单方便,评价结果直观,研究成果可供同类项目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公路景观设计方法的局限性,探讨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公路景观评价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公路实时三维可视化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最后开发了原型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7.
三维表面模型在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通过分析三维表面模型在公路线设计中的应用状况,指出了目前在应用上存在的困难及不足,由此进一步探讨了地表曲面与公路设计表面的三维有面模型建立方法以及模型拼合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山区公路三维建模一直是道路设计方面的一个难点,传统的建模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建模效果并不逼真.文中举实例探究用SketchUp软件对山区公路进行快速建模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公路和桥梁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应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为了评价桥梁与公路系统视觉安全方面的协调性,保障交通安全,从道路使用者的视觉特性入手,深入分析桥梁与公路视觉安全协调性的各组成要素并建立三维动态仿真模型。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桥梁与公路视觉安全协调性构成的要素,确定桥梁与公路视觉安全协调性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因子,提出以桥梁和公路视觉安全为评价尺度的桥梁与公路视觉安全协调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公路建设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方法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公路建设关联产业的基础上,分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和乘数理论,研究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测算方法。并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对1998年吉林省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例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