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巍 《驾驶园》2011,(3):68-68
消除或减少驾驶疲劳既可以提高行车安全,又可以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造成疲劳因素驾驶员自身状况: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疲劳,女人比男人更容易疲劳,新手比老驾驶员更易疲劳,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产生疲劳。  相似文献   

2.
金立强 《驾驶园》2007,(4):46-47
■第一"顽敌":春困 据统计,因疲劳造成的事故60%是因睡眠不足3.5小时引起的.立春后,由于天气转暖,人们大多有睡不醒的感觉.另外,春季白天时间增长,夜晚时间缩短,容易导致睡眠不足,在白天易困.当驾驶员困倦时,应变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常会出现判断失误,直接危及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3.
白雪 《驾驶园》2008,(2):54-56
疲劳是指驾驶员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连续工作不断消耗能量产生的机体内生理、心理变化,从而引起工作能力下降的一种现象.疲劳按其产生的性质,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生理疲劳是由于人体连续不断地活动,吏肌肉产生超负荷能力而引起的:心理疲劳是个体心理系统发生一定变化,从而引起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引起心理疲劳的因素很多,如情绪动机水平等,单调、乏味的工作也特别容易引起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4.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驾驶员应对复杂条件的"抵抗力"。(一)防疲劳磕睡。夏季气温高,驾驶员睡眠不足,行车中容易疲劳磕睡。因此,出车前不应参与对大脑刺激性强的活动,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当行车中感到疲劳、打哈欠、手足无力等疲劳征兆时,应立即停车休息,或用冷水淋洗头面,活动四肢,待精力恢复、头脑清醒后再行车。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安全》2009,(8):73-73
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而夏季是疲劳驾驶现象发生的高发期,夏季一般天气比较炎热.车内温度一般也比其他季节要高得多,空气流通差,所以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同时由于夏季天气炎热.很难迅速入睡.而晚上的文娱活动又很多,所以容易睡眠不足,这就极易造成疲劳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驾驶员疲劳事故隐患消除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鹏 《汽车电器》1998,(4):16-17
从生命科学范畴论述了驾驶员疲劳事故隐患的起因,提出消除疲劳事故隐患必须消除驾驶员开车时的异常疲劳和大脑麻痹。根据该思想研究成功佩带于驾驶员小腿部与手腕部的驾驶员疲劳事故预防器,能在十几min至一二h消除驾驶员已有的异常疲劳,清醒大脑。在开车时佩带,可预防驾驶员身体异常疲劳和大脑麻痹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研究营运长途客车驾驶员的疲劳累积规律是保障公共交通安全的需要.针对黑龙江省海伦市营运长途客车驾驶员,设计疲劳累积随车实验,采集驾驶员状态视频及驾驶员感知判断能力、自我主观疲劳评价等指标,利用视频分析处理软件将驾驶员状态视频转化为PERCLOS-P80值,以此作为疲劳程度的衡量指标.分别从原始疲劳和驾驶疲劳2个方面,对营运长途客车驾驶员疲劳累积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原始疲劳与前1d的实际睡眠时间呈负相关、与驾驶时间差呈正相关;驾驶疲劳与原始疲劳及连续驾驶时间呈正相关、与累计休息时间呈负相关的结论.建立了疲劳累积与驾驶员工作、休息时间的关系模型,运用回归技术对模型进行标定,其拟合优度达到0.929.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不同原始疲劳值的驾驶员提出了连续驾驶时间的风险临界值(F=0.3时),给出了营运长途客车驾驶员工作休息建议,为其安全驾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张训 《驾驶园》2012,(3):78-79
春天,阳光明媚,春的气息拂面而来。驾驶员朋友驾车上路。在轻松愉快、甚感惬意的同时。请不要忘记那旬老话:“春困秋乏”。事实确是如此,随着现在车速越来越快,道路越来越堵。加上精神偶尔的疲惫,春季发生事故的机率会越来越多。据统计,因疲劳造成的事故60%是睡眠不足3.5小时引起的。本期我们采访了三位驾驶员朋友,希望能够给您的安全行车带来一股清凉的春风。  相似文献   

9.
传军 《驾驶人心理》2006,(12):33-33
产生疲劳的原因 1.由于某些原因睡眠不足,造成驾驶中出现暂时性的大脑空白,从而引起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安全》2009,(4):58-58
由于夜间能见度较差、驾驶员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对安全行车构成较大的威胁.夜间行车事故发生率比白天多1.5倍。首先.驾驶员的有效视野范围只是前照灯照射到的地方.视野范围较白天大大减少。由于驾驶员的目测距离不准.当发现行车间距过小时,可能已经太迟而容易发生追尾现象。其次.在夜间,驾驶员易疲劳,判断容易失误。从驾驶员本身来说,夜间长时间在高速公路上行车,  相似文献   

11.
驾驶疲劳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由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中由疲劳驾驶引起的交通事故率占了将近百分之四十,驾驶疲劳检测和预警的技术也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而驾驶员打哈欠是疲劳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直观指标,文章提出基于Python平台开发一套在线检测驾驶员打哈欠的系统,方法简单、指标稳定可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公交车驾驶员由于其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连续工作时间长,特别容易疲劳。疲劳驾驶是公交运营的一个重大安全隐患。疲劳驾驶警示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出驾驶员的疲劳状态,主动警示驾驶员,防止其在驾驶过程进入睡眠状态,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目前推广的公交视频监控系统缺乏疲劳驾驶自动警示功能,如果能在监控系统中集成疲劳驾驶警示系统,在增加少量成本的情况下,可以更好的提高公交运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生命无价,每人只有一次,安全是生命的保障,是人生的基石。本文分析了危害驾驶员生命安全的疲劳驾驶几种形式和原因,对于预防疲劳驾驶,从防止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方面着手,指导驾驶员通过简单易行的方式方法来保证安全驾驶、平安出行。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驾驶员在隧道中间段因驾驶疲劳带来的行车安全问题,对隧道驾驶疲劳唤醒段设置长度进行研究。首先,建立疲劳唤醒段的刺激量与其产生疲劳唤醒后对驾驶员的唤醒程度以及唤醒维持时间的相互关系; 然后,进行蓝、紫、青3种色彩,3种亮度及5种刺激持续时间共45种不同刺激量组合下疲劳唤醒段的静态唤醒试验,研究隧道疲劳唤醒段不同刺激量对被试驾驶员唤醒程度的影响规律,建立刺激量与唤醒程度的相关关系模型,得到疲劳唤醒段刺激量应不低于8.84 cd·s/m2; 最后,分析不同刺激量的疲劳唤醒段对驾驶员唤醒的维持时间,建立不同运行速度条件下疲劳唤醒段刺激量与唤醒维持时间的相关关系模型,根据不同运行速度下隧道疲劳唤醒段侧壁可设置的最高亮度,得到不同运行速度下隧道疲劳唤醒段应设置的长度。当设计速度为60、80、100 km/h时,第x(x∈[1, N-1])处疲劳唤醒段的设置长度分别为160、200、220 m,第N处疲劳唤醒段的设置长度应保证剩余路段驾驶员的正常驾驶,且不低于65、80、90 m。  相似文献   

15.
田根录 《汽车运用》2009,(12):14-15
措施落实要到位。培养过硬的思想作风,落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驾驶作风,是预防车辆事故的关键。常言道:安全行驶几万米,出事就在一二米;睡眠不足是问题,疲劳开车害自己。可见,预防车辆事故的关键就是要从落实制度严起,及时教育驾驶员不违章行车、不违规用车、决不违纪驾车,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评价驾驶员自身因素引起的驾驶疲劳,主要对6个方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驾驶疲劳的数学模型,通过综合评价来确定驾驶员的安全度。以期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疲劳是指由于持续地进行体力或脑力劳动而造成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驾驶疲劳是指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失调而导致驾驶机能失调的总称。驾驶疲劳是安全行车的大敌,这是因为,在疲劳状态下操纵车辆,人  相似文献   

18.
驾驶员不经意间的驾驶疲劳,有时会突然袭来,为达到暂时缓解疲劳的效果,这里介绍几个小方法,驾驶员朋友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9.
搭建了驾驶员有效反应时间测试平台,通过对不同疲劳状态下驾驶员有效反应时间的测试,研究分析了单纯困倦和驾驶疲劳对驾驶员有效反应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困倦或疲劳程度的加深,驾驶员有效反应时间有延长的趋势,但延长的幅度并不特别显著,约0.1s;而反应时间的离散程度变化极为显著,超长反应时间出现的概率大大提高,使驾车的安全风险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20.
<正>"三大纪律"(1)严禁疲劳驾驶。驾驶员疲劳驾车的主要表现是感觉迟钝,情绪躁动忧虑,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等。由于高速公路行车环境好,道路宽阔,视线良好,线形较直,横向干扰小,刺激单调,驾驶员更容易出现疲劳感甚至打瞌睡。此时如果正好遇到路面上有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