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太平驿电站引水隧洞在穿越F17断层(250m)带施工中所采用的施工预测与监控反馈技术,包括有限元计算、施工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收敛量测等。最后指出:在复杂不良地质隧道施工中成功采用一整套施工预测监控技术的关键及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现场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需求,开发了基于GPRS远程信息传输、数据存储、分析平台和广域网(WAN)多用户实时访问信息门户(PIP)的混凝土拌合站生产过程动态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信息数据处理的智能化,解决了混凝土施工过程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和反馈响应及时性问题,达到了对混凝土施工过程动态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尚海松  李春林  沈维 《隧道建设》2009,29(6):619-625
 监控量测在隧道信息化施工中至关重要,通过现场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反馈,建立预报信息系统,科学地预报隧道重大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以厦蓉高速(贵州境)榕江格龙至都匀段计摆隧道格龙端左线洞口浅埋偏压段为研究对象,基于监控量测信息(收敛位移、拱顶下沉及地表位移等),及时分析并运用预报信息系统,成功预报了洞口段斜坡滑移趋势,及时调整设计和施工组织方案,有效控制险情进一步的发展,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大桥水库引水隧洞(QD/CⅡ-2标段)施工以来的收敛量测基础上,结合地质及施工状况,论述了收敛量测工作对隧道施工的指导性意义;并较为全面地探讨了收敛量测从测眯布设到变形分析及其反馈对施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湖南省常吉(常德-吉首)高速公路殿会坪连拱隧道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情况下的施工方法及工艺,包括地表加固、中导洞开挖、双侧壁导坑、长管棚超前支护,并通过有效的监控量测及分析反馈,很好地保证了施工质量、进度及安全,可为山区同类连拱隧道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唐云清  桂玉枝 《公路工程》2008,33(4):105-109
温度控制是大跨度连续箱梁施工监控中不可忽略所的重要因素。以某(80+140+80)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为例,采用有限元仿真、现场监测和反馈分析相结合验证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在早期混凝土水化过程热过程中,应以温控措施有效性的监测和反馈为重点;后期则以环境温度对桥梁施工线形影响为重点,分析温度骤变和日照温差对上部结构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君 《隧道建设》2006,26(3):11-13,43
由于量测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渗透,隧道结构体系的反馈设计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所谓信息反馈设计,实质上是通过施工过程中的大量信息(情报)来指导设计和施工,以期获得最优隧道结构物的一种方法。在信息反馈中,位移量测基准的设定是一个关键问题,为此,结合厦门东通道海底隧道实际情况,对位移判定基准进行了研究,以便现场使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深(圳)-汕(头)汽车专用公路后门隧道监控工程的土建预留预埋施工情况,并就施工中出现的诸如管路堵塞等问题从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要点等方面进行了剖析、研究。最后就如何保证施工顺利、减少返工,从设计、监理等方面提出了需要完善、加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尤梓 《车时代》2013,(11):140-143
FUNTEC是本田在环保、安全、舒适等领域先进技术的统称。凌派(CRIDER)、第九代雅阁和JADE(杰德)三款搭载了FUNTEC所代表的先进技术新车型一经上市便取得了喜人的市场反馈。  相似文献   

10.
2系统组成和主要功能 SECVT系统主要由CVT无级变速器(含步进电机伺服机构)、智能ECU(含各种传感器及反馈信号)、显示器等3大部件组成。  相似文献   

11.
24.8 km输水隧洞工程是厄瓜多尔CCS水电站工程控制工期的关键项目,由2台双护盾TBM施工。从工程概念设计、基本设计、详细设计直至现场施工,设计工程师转变依照规范进行工程设计的传统设计模式,分析梳理原设计方案,依据工程合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现场施工环境条件及其变化等,并结合TBM施工隧洞工程技术特点,将TBM设备特性和TBM施工技术高度融合于隧洞工程设计中,对输水隧洞设计方案、隧洞施工规划方案及TBM管片类型等进行全过程动态优化设计,为TBM快速掘进,高效成洞,安全、环保施工提供便利的隧洞设计施工方案。该方案的实施,能保证CCS水电站工程质量和工期, 并有效控制EPC模式下的CCS水电站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2.
公路水下隧道地质勘察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红 《隧道建设》2016,36(10):1190-1195
通过总结我国公路水下隧道地质勘察设计经验,结合钻爆隧道、盾构隧道、沉管隧道及堰筑隧道4种水下隧道建设工法的设计与施工特点,提出水下隧道地质勘察成果不仅应满足各设计阶段的要求,而且还应满足工法的需要。强调地质勘察质量取决于勘察方案的合理性、勘察手段的针对性以及勘察成果的完整性。制订切合实际的地质勘察方案,投入与各阶段设计深度相适应的地质勘探工作量,对提升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和保证工程安全至关重要。通过综合分析,给出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各类水下隧道的合理勘探方法与应达到的勘察深度,对提高水下隧道工程质量与安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夹坑隧道右洞进口位于软弱、偏压不良地质地段,施工过程中明洞地段发生了坍方,并影响到暗洞的施工。根据现场的地质情况,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对隧道地表进行导管注浆加固,并对暗洞支护措施进行了相应调整,增加了防偏压措施,顺利通过了软弱、偏压地段。对设计、施工措施及施工工艺、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如何因地制宜的选择综合管廊建设路段、入廊管线,从而确定合理的综合管廊断面是综合管廊建设的重点及难点。介绍了武汉市汉口滨江商务区综合管廊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如何结合实际建设条件对综合管廊的规划路由进行优化调整、选择入廊管线以及断面设计。同时,根据自身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工程经验,对综合管廊因地制宜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为综合管廊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BIM+GIS技术主要应用在设计阶段,包括通风方案优化、排水设计优化、分岔隧道数字化设计与虚拟建造、桥隧相接精细化设计等。通过二、三维设计结合,提高隧道复杂节点设计质量,设计意图更容易传达;动态模拟隧道通风、排水设计方案及效果,为后期运营提供科学指导;BIM+GIS技术高效选择最优路线;虚拟建造,优化设计方案,规避后期施工安全风险。某项目运用BIM技术解决超特长隧道设计痛点,提出解决方案,收到较好的效果,对同类型项目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综合管廊绿色建造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新华  华东  王恒栋 《隧道建设》2018,38(9):1423-1427
针对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综合管廊绿色建造理念,即在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全过程中,在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同时,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建设生产活动。从绿色规划、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3个实现手段入手,详细论述实现城市综合管廊绿色建造的途径,并基于绿色建造理念,总结集约化设计技术、断面设计技术、结构施工技术、预制装配技术、防水施工技术和基坑支护技术等6大绿色建造技术。最后对绿色建造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复杂地形条件下桥隧相连隧道洞口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俊峰  李冬生 《隧道建设》2017,37(Z2):169-174
蒙华铁路坪桥1号隧道进口洞顶基岩外凸、洞顶以下岩面高且直立、洞顶上部地形偏压高陡,地形条件极其复杂。营盘山大桥与坪桥1号隧道进口紧密相连,存在桥台与隧道洞门结构相互干扰以及边坡防护、隧道出洞和洞口场地布置等一系列难题,设计难度极大。为解决这些难题,通过对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进行研究,对比分析"整体式"与"分离式"桥隧相连结构的优缺点,提出桥台与隧道相结合的"整体式"桥隧相连结构方案;同时,针对地形偏压高陡,提出非对称结构设计方案,实现了隧道"零"仰坡出洞,解决了洞口边坡防护的难题;最后,提出架立临时贝雷梁的方案,解决了隧道出洞及洞口场地布置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修建地下综合管廊是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伴随新建道路的开发在不断拓展.当管廊布设线位与大型江河、重要道路、轨道交通相交时,地下穿越形式大幅增加了施工难度及工程造价,对管廊结构自身及穿越目标的安全都形成了一定威胁.现通过实际工程,提供了利用同期建设的桥梁结构实现跨越的管廊设计形式,打破了地下管廊的固有约束,为后期管廊穿越设计提供了比选思路.针对桥上管廊的管线类型、布设方式、承载吊架的计算分析和安装条件提出了技术建议,并对地上地下连接段及安装检修人员通道的设计形式提供了工程样例.  相似文献   

19.
刘锁 《隧道建设》2014,34(10):959-966
鄂赣特长公路隧道1#通风斜井原设计井身坡度、排风联络通道、排烟联络通道陡,施工难度及安全风险均较大,难以在20个月合同总工期内实现如期竣工目标。从安全风险、施工难度、多种施工方案功效测算或结构分析、工期目标等方面阐述原设计方案的困难,并在满足原设计通风功能前提下,结合地形、地质条件,通过采用"减缓斜井井身坡度+变更联络通道与正洞连接方式"对鄂赣隧道1#通风斜井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提高了施工功效,实现了工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越来越多市政隧道与轨道交通工程在空间和时间上产生交叉,隧道建设中需为远期规划轨道交通预留建设条件。本文以某隧道工程为例,研究隧道基坑设计中采用短地墙+长工法桩的围护结构及相关加固和构造措施,确保隧道深基坑开挖及结构回筑的安全和稳定,并为规划地铁盾构超小净距大角度穿越施工预留条件。根据计算分析及实际监测数据验证,该方案施工过程中隧道围护结构变形、地表沉降及整体稳定性均符合设计工况及规范要求,且后期地铁盾构亦实现顺利穿越,并未对隧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总体基坑设计方案经济可行,可为日后类似相关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