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施加预应力锚索是修复大变形抗滑桩工程常用的技术之一,而锚索预应力的计算是修复工程设计的关键。基于弹性桩基本理论定义"大变形抗滑桩"概念,界定抗滑桩修复工程中锚索预应力上、下限值对应的桩顶位移状态;以修复上、下限状态的桩顶位移为设计目标,将抗滑桩自由段假定为悬臂梁,嵌固段假定为弹性地基梁,利用桩-索位移变形协调条件,分别推导锚索预应力上、下限值表达式,并将所提计算方法应用于预应力锚索修复大变形抗滑桩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计算方法与模型试验获得的锚索预应力上、下限值误差仅6%,施加预应力锚索改善了大变形抗滑桩桩身受力性能,修复效果较好,验证了此方法的合理性。现场工程应用表明:某特大滑坡大变形抗滑桩桩顶位移得到有效遏制,抗滑桩工程处于稳定状态,进一步印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省乌长高速公路某顺层高边坡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对锚索框架梁-抗滑桩支护体系的变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各排锚索施加相同的预应力值不合理,存在锚索框架和抗滑桩顺序破坏的风险,应根据各排锚索随桩顶位移的变化规律,设置差异化的预应力值,使锚索框架和抗滑桩两种支护形式同时达到最佳支护效果;靠近桩顶位置,应设置较低的预应力值,远离桩顶位置,应设置较高的预应力值。提出基于变形协调条件下的锚索预应力值计算方法,得到的锚索预应力值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误差在6%以内,满足设计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成都地区龙泉山脉的金堂大道某处大型滑坡处治为例,在对滑坡体地质调查与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圆形抗滑锚索桩进行治疗,特别是采用机械成孔,减少安全风险并提高了工程效率。预应力锚索在圆形抗滑桩上的安装,通过在桩顶设置系梁,以形成锚索抗滑桩的共同受力体系,使滑坡处治比单一抗滑桩处治效果好、费用低。  相似文献   

4.
卢昌松 《路基工程》2009,(3):110-112
采用有限差分计算方法建立了路肩式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数值计算模型,对降雨及地震条件下预应力锚索及抗滑桩的受力进行分析,并对抗滑桩和锚索在各种工况下分担下滑力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前治理公路高陡边坡的措施有SNS柔性防护技术、喷锚网支护技术、抗滑桩墙体系等支挡结构,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治理高陡公路边坡一种新型支挡结构,具有受力合理、材料利用率高、经济等特点.分析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机理和体系的变形特征特点,并且分别以桩的锚固段为固定端和铰支为桩的受力模型,按变形协调原理分析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内力.结合水任至南宁公路某高陡边坡治理的一个工程应用,体现出这种抗滑结构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锚拉抗滑桩因其能改善桩的受力特性,控制桩顶位移,降低工程造价等诸多优点,在大型边坡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因预应力损失量大,蠕变稳定时间长等缺点,在深厚土层边坡治理工程中往往效果并不理想。鉴于此,引入一种可调索力锚固装置,通过事后补偿张拉控制锚索拉力,进而保证锚拉桩的加固效果。将该装置应用于某高速公路边坡治理设计,结果表明,后期预应力补偿张拉,可挽回25%~45%的预应力损失,桩顶位移减少50%~60%,大幅度提高了抗滑桩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桩身预应力抗滑桩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桩身预应力抗滑桩进行了细致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并和普通抗滑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桩身施加预应力改善了抗滑桩自身的受力状态,提高了抗滑桩的刚度,可以显著的减少桩身裂纹,并有效减小抗滑桩的断面,从而达到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结合铁路站场内深路堑边坡防护工程,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通过边坡稳定性分析,确定采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多道锚索抗滑桩加固方案.文中分析了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支挡结构受力特征,结构计算方法,抗滑桩参数选取和设计过程.工程证明,深路堑防护采用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支挡结构合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治理公路高陡边坡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前治理公路高陡边坡的措施有SNS柔性防护技术、喷锚网支护技术、抗滑桩墙体系等支挡结构,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治理高陡公路边坡一种新型支挡结构,具有受力合理、材料利用率高、经济等特点。分析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机理和体系的变形特征特点,并且分别以桩的锚固段为固定端和铰支为桩的受力模型,按变形协调原理分析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内力。结合水任至南宁公路某高陡边坡治理的一个工程应用,体现出这种抗滑结构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川藏公路前龙段滑坡整治工程的锚索抗滑桩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川藏公路前龙段滑坡机理及整治技术研究成果,对现有锚索抗滑桩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锚索预应力下岩土抗力对抗滑桩受力的影响,引入了锚索拉力系数m的概念,提出了半坡桩设计要点,为改进完善锚索抗滑桩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首先分析了抗滑桩的设计内容和方法,然后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普通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位移、应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抗滑桩最佳布置位置滑坡推力下反弯点到滑坡出口段;普通抗滑桩桩顶部位水平位移达35cm,锚索抗滑桩在桩深9m处最大位移仅为3mm;锚索抗滑桩竖向位移相当于普通抗滑桩的1/2;锚索抗滑桩在嵌固段的应力小,受力特征较普通抗滑桩合理,在实际工程中具有更好的加固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依据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桩土相互作用特征,引入接触单元并编制有限元程序,进而建立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计算模型。针对不同滑床岩土力学性质通过计算分析了抗滑桩锚固段桩体的受力规律,提出:当滑床岩土体力学性质较差时可通过提高桩端与滑床基岩的锚固能力或增加锚固段长度来平衡推力引起的弯矩,对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桃源洞滑坡的变形特征、地质情况,研究该滑坡形成原因,并采用参数反演法,计算自然工况下的滑坡稳定安全系数.对预应力锚索微型桩、预应力锚索框架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等3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确定以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为滑坡的最终治理方案.考虑桩锚作用效应,并通过对抗滑桩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的3种工况进行验算,确定设计内力,其分析与计算思路可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治理滑坡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锚索抗滑桩在太长高速公路的运用与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滑桩支挡体系为研究对象,基于抗滑桩的设计计算方法,分别对同一标段临近位置的路堑边坡滑坡段进行加固与计算分析,探讨了在相近环境条件下,不同抗滑桩结构的受力特性,最后通过对比分析,结合太长高速地质环境,给出推荐抗滑桩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所得普通桩最大弯矩是锚索桩的1.12倍,而最大剪力相较锚索桩增加了17.4%,更易发生破坏。由监测数据可知,锚索桩和普通桩最大剪力分别为17 287和19 920kN。位移量呈现随埋深逐渐减小的趋势,普通桩桩顶位移为34 mm,比锚索桩减小28%,监测数据也满足此变化趋势,锚索桩在桩长2m处位移为33mm,而普通桩为23 mm,桩顶位移虽然锚索桩相较普通桩稍大,但增量为毫米级对滑坡治理影响不大。故该项目试验段相同环境条件下采用锚索抗滑桩更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5.
桩身预应力抗滑桩设计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桩身预应力抗滑桩的结构及受力特点,并对桩身预应力抗滑桩配筋计算进行研究,确定了桩身预应力抗滑桩的结构形式。对现有部分预应力计算方法在桩身预应力抗滑桩上的应用进行了简化,提高了配筋计算的效率,便于工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文中提出一种新型的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并根据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设计理论探讨了设计计算方法,为滑坡加固及边坡整治提供一种新型抗滑结构形式:采用预应力锚索代替传统桩中的受拉钢筋,形成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它与常规抗滑桩相比,具有减小桩身截面、节省材料、安全可靠、施工快的特点.建议在条件合适时选点试验应用,验证其结构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梅溪坝滑坡为一多级滑面的基岩顺层滑坡。在开挖过程中产生变形破坏,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合框架锚索进行加固,加固后抗滑桩桩顶产生了裂缝。该文对滑坡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监测资料分析了施工后产生变形的原因,说明病害处治过程中实施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以某高速公路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施工为例,通过对预应力锚索桩板墙不同施工工艺下抗滑桩力学分析,对其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进行了讨论,并对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施工工法选择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这些探讨对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固体力学连续介质变形的理论和利用显式有限差分技术,研究预应力锚索联合钢管桩共同工作的边坡稳定性有限差分强度折减分析法和结构内力分布研究。将此理论和技术应用于贵阳市绕城公路K16+790~K16+860段典型路基边坡滑坡工程应急抢险治理,研究钢管桩协同预应力锚索加固措施后的变形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这些加固措施对边坡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分析了单独使用钢管桩和协同预应力锚索的稳定性。模拟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微型钢管桩加固措施,其提高整体稳定性的效果不是十分明显,所以建议应与其他的加固措施一起使用;预应力锚索加多排钢管桩联合挡土结构物,预应力的施加将改变钢管桩的受力状态,从弯矩图中,可以看出弯矩明显的改变,其受力状态改变是相对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锚杆抗滑桩体系的群桩、群锚效应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锚杆抗滑桩系统的群桩效应、群锚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虽然锚杆抗滑桩体系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体系近年来在工程中大量应用,但其设计计算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工程应用。将桩-锚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抗滑桩的群桩效应和锚杆或预应力锚索群锚效应的论文至今很少见到,国外对于群桩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圆形截面桩上,对于矩形截面桩的研究成果则不多见。对于群锚效应问题,也存在理论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的情况,为了避免群锚效应的发生,只能给出一些建议性的措施,因此,加强对锚索抗滑桩系统的群桩效应、群锚效应的研究,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