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空调的除霜性能对汽车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文章研究了一个改型项目中空调侧除霜风口布置下的除霜效果,对空调除霜性能进行CFD分析,完成三维网格模型的建立,根据实际边界条件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得出除霜风口的出口风量、玻璃表面的气流速度及温度分布等参数,验证除霜风口布置与出风量分配的合理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
汽车空调除霜性能对汽车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车辆的侧除霜性能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对某轻型卡车的侧除霜出风口格栅角度参数的研究,得到了最优的侧除霜格栅角度数值,使得某轻型卡车的侧除霜性能达到最佳。同时进行环境舱除霜试验,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通用性及结果评判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选取福田轻卡车型空调降温工况为研究对象,利用Theseus-FE和Star-CCM+软件进行乘员舱冷流场与温度场的联合仿真分析。建立完整的人体热调节模型,利用传热学基本原理,进行太阳辐射、乘员舱内辐射的耦合计算,得出乘员舱内的三维流场和温度场分布以及假人表面的速度和温度分布情况,达到对乘员舱热舒适性进行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汽车空调除霜风道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3种汽车空调除霜风道模型,用以研究除霜风道内空气流动情况。利用商业软件Fluent,对速度场进行数值分析、计算流量。通过比较,得到效果较好的除霜风道结构。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体热调节模型的乘员舱热舒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乘员的动态热反应规律,以提高乘员舱内的热舒适性,综合考虑环境参数、人体调节、代谢水平、服装热阻等因素,建立车内热环境与人体热调节模型耦合计算方法,计算乘员重要热感应部位头部、胸部和四肢的皮肤平均温度动态变化情况,并分析人体热调节反应和热舒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乘员舱热环境与人体热调节模型的耦合计算方法可较可靠地分析乘员动态热反应和热舒适性;在暖风系统开启时,车内热环境瞬态变化,在不同乘坐位置乘员不同身体部位的皮肤温度变化存在差异;在热环境中,乘员皮肤温度上升,人体的热调节参数血管舒张量和出汗量增加,从而带走体内热量,维持体温恒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STAR-CCM+软件建立了除霜系统仿真模型,并对某款车型2种方案的除霜风管进行了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分析,确认方案2优于方案1.对方案2前风挡玻璃霜层厚度进行的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在20 min时A区、A’区霜层已经有90%以上除尽,35 min时B区霜层已经超过95%除尽,满足GB11555-2009法规要求.试验结果中霜层的融化趋势和分布与仿真结果相吻合,验证了仿真结果精确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汽车车内热-流场分布不合理而影响乘员热舒适性的问题,通过激光扫描和逆向工程建立原空调风道的几何模型,在建立合理的流体力学网格模型的基础上,采用Realizable 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和"壁面函数法"对风道内的流动进行流体力学稳态仿真计算,分析了原风道各出风口流量分配不合理的原因,并对原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改进,使各出风口的流量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保障乘员的热舒适性,为汽车空调风道设计和优化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汽车空调舒适性的影响因素众多,运用CFD技术对乘员舱舒适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出风口风速、不同出风口风温及太阳辐射对于乘客舒适度的影响,从而对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自动空调的标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汽车除霜系统性能CFD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CAD数据和其他分析所需数据,进行了3个阶段的CFD除霜性能分析,除霜风道分析、稳态流场分析和瞬态除霜分析.依据布置和接口来设计风道,掌控各个出风口的流量分配.通过稳态计算来预测汽车空调的除霜性能并进行了验算.用瞬态模拟获得前挡风玻璃上随时间变化的除霜效果表明,除霜面积和形状与试验结果相符,试验除霜速度稍快于CFD...  相似文献   

10.
通过STAR-CCM+软件对某重型车前挡风玻璃进行了除霜分析,以求出挡风玻璃附近气流的速度、车内流场的分布以及不同时间节点的霜层厚度,结果显示该车的除霜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需对其除霜出风口进行优化设计。随后,对优化后的结构再次进行除霜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优化除霜出风口后的除霜效果能很好地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分析方法及结果能够为重型车的空调除霜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在瞬态变化的车内热环境下的人体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及舱内热环境对乘员热舒适性评价的影响,以冬季某轿车乘员舱内热环境为研究对象,实车测试暖风系统开启后车内热流场的动态变化,建立乘员舱流场和温度场的瞬态仿真模型,综合考虑环境参数和人体新陈代谢等因素以及车内热环境与人体热调节模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仿真计算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基于人体热调节模型的仿真计算可得到车内热环境变化下的乘员皮肤温度变化结果;开启暖风后,车内温度在高度方向和前后排乘坐空间均存在显著的不均匀性,后排的热环境均匀性更好;人体散热对乘员舱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可以忽略,而暖风使不同位置处乘员的皮肤温度上升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基于flowmaster软件,建立冷却系统流动模型、发动机固体换热模型、乘员舱换热模型和主动格栅模型。分析格栅开启和关闭状态下发动机表面散热差异、冷却系统温度变化情况以及乘员舱温度上升速度。关闭格栅后发动机对外散热量明显下降,更多的热量进入冷却系统,促使水温升高,最终加快乘员舱温度上升速度。  相似文献   

13.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某重型货车空调系统和乘员舱中的气流进行数值仿真,其结果与试验对比,相差在5%以内.采用当量温度Teq,i作为评价指标,对乘员舱的热舒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各风道风量分配不均匀,乘员舱内部气流组织不合理,致使热舒适性较差.对空调系统进行改进,增加前吹面风道风量比例后,乘员舱的热舒适...  相似文献   

14.
宋晓梅 《汽车技术》1997,(10):14-18,61
对中型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功能及选型,空气循环方式,送气状态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此空调系统结构合理,性能先进,实现了中型汽车冬季采暖,除霜,夏季制冷,降温,除湿,使乘员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风窗视野,减轻乘员的疲劳,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整车车内空气质量满足强标要求,需要逐级控制乘员舱内饰零部件的VOC挥发量。建立了乘用车内饰零部件VOC含量分析的采样方法,同时分析了不同采样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对乘员舱中几种内饰零部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建立的采样方法正确、可靠、可应用性强。  相似文献   

16.
从安全角度考虑乘员舱是乘客的生命舱。利用HperWorks软件建立乘员舱正面碰撞仿真模型,依据乘员舱内部三维空间压缩量、左侧门框变形量、B柱加速度三个指标,分析乘员舱在正面碰撞中的耐撞性能。结果表明:在正面碰撞中,乘员舱在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最大压缩量分别是233.66mm、49.67mm和222.61mm,三维空间压缩量在允许范围内,但在X轴、Y轴方向仍有优化空间。从左侧门框变形量、B柱加速度变化曲线分析,乘员舱的耐撞性能也符合C-NCAP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汽车空调除霜性能对汽车驾驶和交通安全非常重要,文章利用CFD方法对某型卡车的除霜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除霜风道进行改进,最终得到了满足设计要求的除霜系统。  相似文献   

18.
人体表面温度分布的模拟对评价汽车空调舒适性至关重要。为简化人体模拟边界条件和分析车室内热舒适性,将人体视为匀质的内热源,基于人体生理传热方程,对轿车内人体表面温度分布和乘员舱内热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考虑了太阳辐射和人体与环境之间的辐射对人体和乘员舱内温度和气流速度分布的影响,分析了第二类及第三类边界条件设置对模拟人体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同时,通过编写UDF模拟人体和乘员舱的温度、气流速度、PMV/PPD和吹风感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人体表面温度分布模拟结果与文献测试结果基本吻合,采用第三类边界条件的模拟结果比第二类边界条件更接近文献测试结果。采用第二类边界条件,其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热流密度的选取,而第三类边界条件模拟更加简便;乘员舱内气流速度、人体温度、PMV/PPD和吹风感的分布良好。  相似文献   

19.
以CIASI保险指数的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和车顶抗压为例,对如何提高乘员舱耐撞性强度和车身轻量化进行研究。将有限元整车碰撞模型解耦成乘员舱简易模型,对乘员舱简易模型主要结构件进行DOE试验设计并构建Kriging近似代理模型,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乘员舱强度和车身质量进行多目标确定性和可靠性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乘员舱强度提高10.18%,并且相比初始设计减重10.0%,为对应保险指数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某轻型卡车空调制冷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KULI建立基于几何参数、实验数据和控制逻辑的仿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空调系统制冷剂加注量、乘员舱温升特性进行仿真并验证。在此基础上对乘员舱怠速降温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发现600s后的乘员舱头部、出风口温度瞬态仿真数据与实测值拟合度较高,最大偏差仅2℃。最后,利用该模型预判空调系统降温性能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并在吐鲁番地区的高温试验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