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城市居民出行时耗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出行时耗是城市居民出行特征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典型城市居民出行调查资料,深入分析居民一次出行时耗与城市规模的关系,分析居民全日出行总时耗以及分方式的居民全日出行总时耗。相应的分析结果有助于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的制订和交通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城市居民出行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从居民人均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分布和出行方式构成等3个方面入手,将国内城市居民出行特征与发达国家城市进行分析比较,又对国内相同城市不同时期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把握城市居民出行特性的发展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特征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内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大城市的部分出行特征已经开始与发达国家状况相似,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城市的出行特征则与国外差别较大。研究同时发现了国内城市居民出行结构中的隐患,指出了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6.
7.
以莆田市2009年城市居民出行调查的有关数据为对象,通过出行强度、出行方式、出行的时间分布、出行的空间分布等一系列指标总结归纳出莆田市城市居民出行的规律、变化特征及其原因。针对莆田市居民出行总量、出行距离、出行耗时、私人交通方式、高峰小时峰值等特点,对莆田市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该文根据杭州市2005年居民出行调查的相关数据,结合杭州市城市交通现状,对杭州市居民出行次数、出行时段、出行方式等一系列的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归纳杭州市居民出行特征的规律、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杭州市的交通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居民出行活动信息是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和居民行为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采用传统的基于入户访问和纸质问卷的居民出行调查方式存在受访者负担重、调查精度低、调查成本高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嵌入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模块的智能手机的居民出行调查系统。通过高频的手机 GPS 定位获取居民出行轨迹,设计基于规则的轨迹数据处理算法,自动提取出行信息。以上海市杨浦区同济新村为例,对比传统问卷调查和基于手机的调查所得的出行数据。利用调查结果对基于智能手机调查的出行生成模型进行系数修正,并对传统调查方式的误差进行分析。发现传统调查的总体误差在33%左右,其中非基家出行的误差更是达到近159%。最后,基于手机调查的数据,对区域内居民活动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阐述实时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子系统的基本功能与特殊性,然后对国外智能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中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实用技术及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对交通采集与处理流程中3个主要组成部分:交通信息采集、交通数据质量控制、交通数据集成和存储,分别进行系统框架流程设计,最后分析了ITS数据实时采集与处理的发展趋势,并对中国ITS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处理给出若干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停车特征调查是进行停车设施评价、规划所开展的调查项目。介绍了停车特征调查方法和后期数据处理,并对其中的问题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给出了可行的问题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试验中心自制电动刮水器耐久试验台的构成和功能,论述其硬件水循环系统及控制程序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公交调查数据背后信息挖掘的需求,论文首先介绍了公交调查数据挖掘的理论概念及任务方法。概述了公交调查数据挖掘的常规流程,并且在分析了几种公交调查数据挖掘模型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得出 k-means模型最适宜对公交调查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最后以达州市公交调查数据为样本实例,采用年龄、职业、每周乘坐公交天数、每月公交花费、偏好付款方式等几种属性,借以 SPSS Clementine 为软件平台、以 k-means 为模型对各属性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软件运行后得到相似度较大的几组类别,根据不同样本含量的几组聚类进行图表分析,分别得出优化公共交通服务的相应建议,达到最初挖掘公交调查数据背后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